分享

千万别让宝宝受抗生素伤害

 紫香 2012-04-11

宝宝突然感冒、发烧,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宝宝生病可不是小事情,心急如焚的妈妈迅速带着宝宝奔赴医院,吊瓶赶紧挂上,抗生素立马吃上……且慢,妈妈的行为真的对宝宝有好处吗?抗生素真的是最保险的万能药吗?


抗生素,在很多人眼中也是消炎药的代名词。青霉素、红霉素以及大家熟悉的头孢类药物,都是抗生素,它们是人类健康的功臣。然而,抗生素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被滥用,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

抗生素罪状逐个数

    一旦宝宝生病,“忙”加“盲”的妈妈们很容易把抗生素当成救命稻草,一到医院就要求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对此专家提醒,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宝宝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妈妈们千万别“迷信”抗生素。

    有医学专家评价:在美国买枪容易,但买抗生素却很难,而中国正好相反。专家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别让抗生素害了孩子

别让抗生素害了孩子

    为什么宝宝最容易中抗生素的招?主要是由于儿童在器官生理功能上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新生儿,最需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经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在儿童药物性肾损害中,大约有近五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

    监测数据显示,由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症状为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的占67%,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系统反应的占8%。还可能产生头痛、头昏、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

    滥用抗生素还会伤害宝宝的耳朵,北京市聋儿康复中心的聋哑孩子中,有一半以上变聋的原因跟滥用抗生素有关。来自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数字显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人,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的比例。

小心以下误区

    一是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保险药”。一些家长对医生说:“孩子体质差,经常发烧、咳嗽。您给开点消炎药,孩子有小病就在家吃药,不到医院来了。”还有一些人把抗生素当成“保险药”,即便病情没有用抗生素指征,也用上抗生素。

    二是认为“顶级”抗生素最能“杀”细菌。价格最贵的抗生素就是“顶级”的,杀菌作用最强、疗效最好的吗?其实,抗生素的价格与临床疗效没有必然联系。例如,有些价格便宜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可能更好。一些价格较贵的广谱抗生素虽然对各种类型的细菌都有效,但对其耐药的细菌也多,且不良药物反应也较多。

    三是任意用药、停药。很多病人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抗生素起效有赖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四是随意联合使用抗生素。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生素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生素。这样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或使疗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责任编辑:admin)

*****************

五种情况不要用抗生素 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要了解哪些情况下不需要给儿童使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 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  

五种情况不要用抗生素

  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要了解哪些情况下不需要给儿童使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  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病毒感染本身有一个自限的过程,应注意让儿童多饮水和休息,而不是加用抗生素。

  非细菌性腹泻  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如过敏刺激、饮食不当、消化不良、使用药物、天气突变等原因引起的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而感染性腹泻中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如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也不需使用抗生素。但是,若孩子为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菌痢、霍乱等),则应使用抗生素。

  过敏性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多数不需使用抗生素。过敏性咳嗽多为慢性咳嗽,属于刺激性干咳,多在清晨或夜间加重,运动后发作明显,抗生素治疗无效,但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缓解。当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如发烧、流涕、头痛等)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感染后咳嗽。感染后咳嗽由感染引起的气道炎症伴或不伴短暂性气道高反应所致,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呈阵发性,早晚厉害些,可以持续3~6周,甚至更长时间,不需预防使用抗生素。

  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夏季热有严格的季节性,要区别于其他疾病所致的发热。很多家长误以为是感冒,给小儿服不少感冒药甚至抗生素,结果适得其反。

  预防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并非“保险药”,在没有任何适应症的情况下,不要为孩子预防性使用。

孩子使用抗生素注意事项

  为孩子使用抗生素,一定要辨明症状,选择用药。医生通常根据小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诊断,确定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疗。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病原菌选择抗生素。孩子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季节,易感的病原菌不同,且不同的病原菌所致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医生和家长可根据临床经验推测病原菌的种类,或结合病原学检查,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不合理地联用抗生素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会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机会。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原菌不明或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又或者较长期应用抗生素细菌产生耐药性可能者,可在医师指导下联合使用抗生素。

  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切忌不要随意更换、停用。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频繁更换抗生素,反而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如果是急性感染,用药48~72小时后效果不明显,症状没有改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调整用药。也不要症状刚刚消失,就停止用药,一般抗生素应使用至症状消失或化验结果正常后3天方可停药。

  儿童应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四环素、磺胺和氯霉素,还有喹诺酮类药物,比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毒副作用大的抗生素。

  由此可见,家长们要做足功课,以科学的态度应用抗生素,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让宝宝远离“耐药”。

别让孩子成为“耐药宝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