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 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凌霜枫叶 2012-04-12

  

数学

年级

二(1

 

3.15

主备课人

徐本琴

  

除法的初步认识

 

新课

二次备课人

徐本琴

学情、教材分析

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
同样多。
  2
.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设计思路

1、  利用图例、学具、多媒体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2、学生独立、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教学重难点

学会平均分,

课前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随笔

一、准备

二、创设情境,利用课件导入新课。 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
.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
.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
.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此题的“插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
.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3
.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
.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教师小结

 

 

 

 

 

 

 

 

 

 

 

 

 

 

 

 

 

 

 

 

 

 

 

 

 

 

 

 

 

 

 

 

 

 

 

 

 

 

 

 

 

 

 

 

 

 

 

 

 

 

 

 

 

 

什么叫平均分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平均分就是每份数同样多。

 

 

 

 

 

 

 

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做一做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独立

 

 

 

 

 

 

 

学生练习后更正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更正

5

 

 

10

 

 

 

 

 

5

 

 

 

 

 

 

 

 

5

 

 

 

 

 

 

 

 

2

 

 

 

 

 

 

 

6

 

 

 

 

 

 

 

 

 

 

 

 

 

 

 

 

 

 

 

 

 

 

6

 

 

 

 

 

 

 

 

 

 

 

 

 

 

 

 

 

 

 

 

1

 

教学反思

《平均分》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分?浅显地理解怎么去分?重点和难点就是什么是平均分。在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一个春游的情景,给二年级的五个同学分配食物。我预设可以出现多种分法,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却很自然地进行了平均分,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自己在教学中缺乏“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的比较,如果开头由不平均分开始引入到平均分,这样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会更加清晰和深刻,理解起来更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