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开远

 cwg5215 2012-04-15

[转] 我们开远 2012-4-15 09:43

 

     开远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低纬度、高海拔地理位置和季风活动的影响气候特点表现为:夏长无冬,秋春相连,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常年多干旱;立体气候典型。雨季集中于5—10月,雨热同期而无酷暑,年均气温19.8℃,年日照2200小时,全年无霜期340天。

开远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离城区20公里的小龙潭,褐煤储量达12亿吨,是云南目前最大的露天煤矿,年开采量630万吨,现建有60万千瓦的坑口电厂。由于煤电充足,为数百个工矿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丰富的粮食、甘蔗等又为食品工业提供了原料保障,现已有水泥、化肥、制糖、造纸、酿 酒、食品等行业的工业初具规模。

开远的气候偏于亚热带,加上邻近越南,这使得开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菠萝、香蕉、芒果、桂圆、桃、梨、李应有尽有,任人品尝。在各式各样的水果中,当属开远自产的的蜜桃最令人难忘。它通体碧青,全身无毛,歪嘴,汁多,清甜。每年六七月,在连续的雨季来临之前,蜜桃上市。物美,价自然不低。可这并没有挡住本地及从外地慕名而来的购买者。一时间,人们变得大方起来,纷纷慷慨解囊,生怕错过了这段时间,因为等雨季到来,就是掏钱也买不到了。人们的疯狂购买,自然要属桃农最高兴。桃的畅销给他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他的劳动也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享受,岂不是皆大欢喜?2008年开远市举办了首届蜜桃节。
我喜欢吃香蕉,但却喜欢吃芝麻香蕉。开远的香蕉全是从河口贩来。个头虽没有北京精品店里的那样大,却也香甜可口。我总挑那种皮上带小黑点的吃,据对吃颇有研究的姐姐说,那是芝麻蕉,最香最甜最好吃。

开远历史上好象从没有出过什么著名人士,除了它是通往邻近各镇的必经之地,人们才会想起开远原来还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它是群山中的一个小盆地,当地人称作“坝子”,四面环山,没有象滇池、洱海那样闻名遐迩的高原明珠,有的只是蕴量丰富的地下水。但冰凉的地下水丝毫无法缓解盆地的酷热。每到夏天,那密密的热,让人心情烦躁,偏偏太阳还不看火候,成天毒辣辣地晒着。人们只有躲到阴凉地,躲到房屋中。因为开远虽然热,却决不热屋子,凡是有风的地方,凡是屋子里,都是凉凉的。

  开远有全国唯一的窄轨铁路--滇越铁路(小米轨)。滇越铁路的一头是昆明,另一头是河内,开远正好在中央。去河口的人们喜欢在开远稍事休息,带动得开远人也把去河口视作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情,好象不去就不算得开远人。河口是云南与越南分界的最前沿,据说,一条河流过那里,以河心为界,这边是中国,那边是越南。滇越铁路也分界,一棵大树正长在铁路中央,把两个国家分得一清二楚。正因为有了滇越铁路,使开远可以“藐视”周围的小兄弟:除了汽车,我还有火车到昆明,到越南!别小看这宽仅一米的铁轨,要知道,在过去与越南友好的日子里,它向外运送了许多出口物资。即使在没有了往日辉煌的时候,它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运送旅客方面,极大地缓解了汽车的压力。我过去每次回开远,就爱坐小火车(开远人把窄轨火车戏称为小火车以别于出省的标准轨距的大火车),爱把坐车时那种摇摇晃晃,在车中可以看到几节车厢之外的神奇感觉讲给要好朋友听。小火车还有着大火车所没有的寂静。坐上夜里出发的火车,且不管它驶向何处,在沿途经过的小站,一个个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火车会在根本没有人上下的站停下,躺在铺上听到的只有停车发车时车长吹响的哨声,伴随的是夏日淡淡的夜来香。有时,看着空空的车厢,想着下一站可能又没有人上,不料,车未停稳,就会跳进一群人,打破车中长久的寂静,直到他们安顿下来,伏桌而眠,周围又重归安静。来来回回,不知多少趟,我就爱在小火车的旅途中想着我的念头,体会着这独特的火车经历,一直到我再没有去坐小火车的借口,再没有必要去跑那段熟得不能再熟的路程。

开远烧烤,为开远特色小吃,在红河州内均有名。选一口好锅,根据锅形、大小,将一张桌子中间划出一个洞,将盛有炭火的锅放置于桌子中间,放上烤架即可。经营者坐一方,负责为客人烤制食物,客人围坐桌子另三方。食物有肉类,有蔬菜,还有酒类、饮料和茶水,种类繁多,任由客人选择。食物烧烤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辣椒、调料等,香味扑鼻,味道鲜美,喝上点酒,边烤边吃,边吃边谈,很是休闲。开远烧烤一年四季都有,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一般从晚上天黑开始,也有全天营业的,烧烤成了开远夜生活的一大特色。

开远的烧臭豆腐闻名周围各镇。所谓“烧”,其实就是烤。弄个铁棍焊起来的支架,?燃起炭火,就可以开张了。道具绝对简单,东西却毫不逊色。鲜鲜嫩嫩的豆腐经过无数个人的手,经过无数次我也不知道的化学反应,终于等到它长毛发臭时,就可以用来烧烤了。还有干豆腐,把豆腐晒干了,拿来烤。白生生的豆腐在炭火上“滋滋”地叫着,颜色逐渐变得金黄,结结实实的身体逐渐变得松软膨胀,一种独有的香味也逐渐在周围的空气中弥散开来。这时,豆腐就算熟了。干豆腐烤熟的时候会膨胀的大大的,像爆米花。别人也许会痛惜好端端的豆腐给糟蹋了,唯有吃过烧臭豆腐的人才能体会那臭极而极香的滋味。在炎热的夏天,吃完凉米线,总要来点烧豆腐。这东西不撑肚,养嘴,解馋而已,不愁吃不进去。通常呼朋唤友,一群群人高高兴兴聚拢上去,是最有乐趣的。臭豆腐是以“个”计价的,吃了几个就付几个的豆腐钱。计数的事,吃的人不用操心,自有老板在。他或她会在和你闲聊的时候,嘴不停,手不闲,神色自若,不忘在你拿起另一个豆腐的瞬间把一粒玉米粒扔进一个小碟子里。等你起身告辞时,数一数碟子里有多少玉米粒,按粒数收钱。没有怀疑,没有争执,仿佛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特别是老九家和总站的,最出名呢就属小米辣甜酱油,那些爱喝酒的人,喝着酒可以在豆腐摊上坐一天。老九家的还有荷包洋芋。把洋芋切片,炸成像荷包一样鼓鼓的,金黄色的,很是好吃。我自己有试着去做荷包洋芋,只成功了一点点,浪费了三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洋芋。      包浆豆腐。长方形一块的,不放油在钢丝网上用碳火慢慢烤,过一会就变的好胖,吃在嘴里还有浆暴出,非常好吃,会有点烫。



开远小卷粉。也是一道云南著名小吃。是开远市独有的小吃。是用大米浆现蒸成米粉,包以馅心,现做现吃的风味佳点。到开远不能错过,比越南小卷粉还好吃,佐料可自己配,也可由店主配,很是喜欢老开一中那家的小卷粉。每次回家,宿舍的都会叮嘱我带小卷粉来给她们。他家的五花稀饭,肚子不饿时,要一碗小碗的五花稀饭就能饱了。香芋紫米露,香香甜甜,紫米很有嚼劲。



开远凉卷粉。开远特色小吃,选用优质卷粉,拌以葱、姜、捣碎香花生米、汤料等制成,味美可口,消暑去热,为开远人夏天最爱呢小吃。在婚宴、招待客人时,凉卷粉是不可少的一道菜,大街小巷饮食店、摊点均买,且生意兴隆。此小吃亦受外地游人的青睐。以红疆饭店的最为有名。

开远米线。品种繁多,都是大碗装,很实在。米线的“精、滑、爽”,汤很甜,回味无穷,以至于从小吃米线长大,不爱吃米饭,只吃米线。炒米线、煮米线,凉米线,其中煮米线中,有小锅米线,砂锅米线,铜锅米线,小土锅米线,土鸡米线,鳝鱼米线,菊花米线。



开远长久小吃店的沙锅饭。配菜的品种多,选择多,凉拌的味道很是好。沙锅饭所选的米比较好,不粘锅,不胡不油。

鲜榨果汁。我们开远的鲜榨果汁,用很大分量的水果拌上一勺碎冰一起搅,原汁原味。我喜欢到冰凉一夏的。

修配厂的玫瑰冰水,酸角冰水。夫妻店,一直始终如一的保持愿味。榕树角的木瓜凉水,雪花冰,冰稀饭,都是甜而不腻。这两家店是我小的时候就在卖了。

艽(音jiao)头也算是开远独一无二的。小学写《家乡的特产》这样的文章时,老师就会让我们写艽头。艽头是一种根茎植物,其叶子与韭菜非常类似,以致有人认为艽头就是韭菜,其实两者相差太远。艽头是根,形状类似蝌蚪,只不过颜色是白的,好象刚出土的蒜头,并且艽头分层,一层裹一层,层层相裹,严严密密,所以它在土里长大,心里却是一尘不染,正应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说法。开远人一般把艽头制成咸菜。经过盐、糖、酒等调料的腌渍作用,一个来月,白色的艽头变成金黄色,生涩变成酸里带甜,嚼在嘴里,卡嚓有声,实是佐餐的理想小菜。艽头独特不仅在于它味道的奇特,更主要的是它出产地的稀少。据我了解,除了开远及周围少数几个滇南城镇有艽头生长,省内其它地方都不长艽头,更不用说别的省外了。所以,艽头是开远的一绝,是开远人的一个骄傲。当出口日本的时候,开远人理直气壮地标上了“中国.开远”,并取名为“白玉珍珠”。的确,那一粒粒黄中透亮,剔透均匀的小小艽头不正象勤劳的开远人汗水换来的无价之宝吗?

有山,自然就要靠山吃山。山里最多的是蘑菇。云南人不象外省人那样,把蘑菇分为榛磨松蘑什么的,我们的分类完全是依据蘑菇的形状和颜色来进行。青的叫青头毽("毽"就是蘑菇的意思),黄的有奶浆毽、鸡油毽等,黑的有牛肝毽、干巴毽等,白的叫鸡纵(音zong)。可以用来炒、油炸、炖等,吃法因人而异,做法多种多样,只要想得出,都可以做来一尝。千变万变,不变的是新鲜野生蘑菇无法言语的美味和采蘑者脚上总也擦不干净的红泥巴。油炸的鸡纵是所有蘑菇中最令人不禁咽涎的一种。挑准山里人来卖鸡纵的时候,瞅个价即跌的时刻,与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买回一大堆还带着泥巴的新鲜鸡纵。回到家里,用刀小心地把蘑菇脚的泥刮调,再把自来水大小调好,洗净,撕成大小适中的条,放到油锅里炸,炸到半成熟,搁入各种调料,继续炸,一直到鸡纵变为金黄色。一大盆新鲜鸡纵经常只能炸出一碗,所以,每做一次鸡纵油,算上采购、清洗、油炸,整个过程往往要花费七八个小时。每次,当我吃着鸡纵油,听着周围一连声的赞叹声时,我总会想起妈妈、爸爸为我赶炸鸡纵油忙碌的身影。

开远旧有“七泉八景”之说,因生态变化,时移景迁,原有景点多已湮灭。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1980年以来,全市旅游资源在保持南洞等原有景点的同时,辟建了泸江公园、热带植物园、灵芝湖森林公园等新景点。“七泉八景”。七泉:灵 泉 ── 旧时城西门内灵泉书院 鳌 泉 ── 又名白沙泉,旧时城南文昌宫内 古灵泉 ── 旧时治西里许,日冲山麓 百岁泉 ── 旧时城东善觉寺侧,王国琰百岁坊下 冰 泉 ── 旧时在治南五里山下,乐蒙河滨 温 泉 ── 旧时在治南三十里揽盘寨前 玉杯泉 ── 旧时在治东之那德寨后山。八景:龙游南洞 鱼跃北江 晚日照山 晓月坠岭 温塘春浴 冰泉夏灌 火井烟光 禄丰积雪 (清嘉庆称为十景:东山玉带 西岭鹤氅 南洞通灵 北江赤壁 温水春浴 冰泉夏饮 火井浮烟 乌充落照 漾田燕洞 傍甸渔浦 )现今风景名胜区:南洞风景区 泸江公园 开远热带植物园 三角海水库 远近冲水库 大庄清真寺 云窝寺 腊玛古猿化石发掘地 飞渔泽瀑布 米朵溶洞 大黑山 文笔塔 狮子山 啊娜溶洞。

避暑胜地——南洞。国家AA级风景区,位于开远坝子的南端.开远古称“阿迷”,南洞雄居古阿迷八景之首,有龙游南洞之传说,据阿迷洲志记载,明朝状元杨升庵曾亲游此地,并欣然命笔,亲提“南洞”二字。1574年,云南巡抚邹应龙游后,更名“通灵。南洞自明朝以后即有人游览,清朝年间曾一度热闹,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南洞风景区是以山、水、洞和120多个科属植物所构成的立体风景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坝,山势起伏,奇峰耸峙,峭壁突兀,雄险壮观。流量稳定的三条地下暗河,汇集成了开远的母亲河-----南洞河。景区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地下溶洞洞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水的壮丽景观。桃源洞是滇南最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溶洞,洞内水清如镜,种乳石笋千姿百态,似入人间仙竟。洞外山清水秀,古木参天,亭阁巍峨,绿茵叠翠,流水潺潺,笑佛声声,鸟语花香。整个景区在山、水、植物、雕塑、亭阁的相互点缀下,组成了一幅壮丽而独特的立体山水画,是游览佳境,避暑胜地.

远腊玛古猿化石产地位于开远市北小龙潭煤矿,为上新世煤层。1956年首次在褐煤中发现古猿上颚骨化石,被命名为开远腊玛古猿,共存有小河猪、麂、四棱齿象等化石,是我国第一个古猿化石产地,泸江公园内的那尊古猿雕塑,就是取材于此。1983年公布为开远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虹桥很有历史纪念意义。位于开远市乐白道办事处田房村,建于1961年,为敞肩单孔大跨径空腹式石拱桥。长虹桥以桥势如虹而得名,修建之时,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掀起高潮。建筑工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克服三年困难时期的种种艰难,建成了当时世界第一的长虹桥。两边各设副拱5孔,每孔净跨5米;两岸各续引桥一孔,为国家一级保护桥梁。长虹桥那里的一个叫龙潭箐的小山谷。那里有泉水(泉水里还有独眼鱼呢),瀑布,很天然的一个地方.小时候我们是坐船去的,到一片沙滩地下船,就是一个山拗了。一条河水,有很漂亮的瀑布。直到现在我还认为是一个世外桃园,那里野炊,露营绝对是好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