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公开课《将进酒》的一点想法 (2012-3-2 10:28:00)芳菲不尽
在谈对这一节想法之前,先说下公开课。公开课不等于表演课,不是按照彩排好的课程进度展示一番。公开课可以等同于研讨课,在公开课中,老师可以把自己对大到课程小到课堂的理解呈现出来,供给大家研究,或赞同或否定,在此基础上让听课的老师对教学有一定反思,只此而已,公开课的目的可以说就达到了。 回到本堂课来。在富有感染力的导语过后,自然是朗读诗歌。授课教师设定的环节为“初读文章,体验情感”。教师先请全班推荐的一位同学朗诵了课文,朗诵前老师没有强调朗读时应该注意的文本中所融入的作者的情感,学生朗诵时就没有很好读出感情。接着轮到老师示范了,老师必须朗诵得精彩,不然怎么示范呢?事实也没让在座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失望,其实仔细品味,李白的那种狂放中夹杂失落似乎还欠缺些。接着就进入了第二环节——诗歌解析了。可是,第一环节的任务还远没完成。教师精彩的示范朗诵显然是本环节的主要部分,教师理解了诗歌的情感成了主角,而开始朗诵的那位同学却成了配角。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体验作者的感情,操作过程却出现了本末倒置。 诗歌解读环节还是基本套路——逐句分析。授课教师在引入诗歌主要情感“愁”之后,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得出了作者感情变化的轨迹:悲——欢——愤——狂。这一环节,授课教师的两个问题及其参考解析值得我们推敲一下:其一,作者真的既“欢”且“乐”吗?这不是与“愁”不符吗?参考解析为,“这种‘欢乐’并不是发自内心,正如李白说的‘人生得意须尽欢’一样,李白却并不‘得意’,可见这种‘欢’并不发自内心,而是对‘愁’的发泄而已,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其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话体现了李白怎样的心态?参考解析为,“这两句话自古以来成为历史上不得志之人的自我安慰的妙偶佳句,它给人以自信的力量,展现了李白自信乐观的一面。” 我们先来分析《将进酒》中“愁”的原因。李白人生是个矛盾体,他一方面放浪不羁渴望出尘脱俗得道成仙,一方面又不能摆脱世俗建功立业心理的影响。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李白忽而狂放洒脱,忽而热心功名,功名不成才表示不屑。《将进酒》一文表现的即是这种心理矛盾,喝醉酒的人失去对意识的控制能力,内心的喜怒无常才会展露无遗。我觉得此文就是李白内心喜怒无常的外显,也可以说此文就是李白醉酒后的满腹牢骚或醉话疯话,只是他写得比较高明。再来推敲上述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直关文章主旨,如果简单地按照“以乐写哀”的常规思路,将“欢”说成并不发自内心,说李白并不“得意”,就有点为了找答案而找答案的嫌隙,这种做法就很容易忽视李白性格的矛盾。第二个问题的例句是一个千古流传的名句,当然现代人都理解成做人做事需要自信乐观。如果放到诗歌的语境中去,恐怕作用只是作者借来安抚内心的矛盾,自我安慰而已。以我的理解,这堂课的线索就是梳理醉酒之后作者所表现出的时喜时悲的莫名情绪,只是这莫名情绪平常一直深藏在作者内心,然后醉后吐真言。 学生问答问题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学生在回答“愁”的原因时,动辄就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成语,这几个成语在鉴赏其他诗人时也高频率用到,而没有去具体分析诗人的处境,死板硬套。究其原因,我们在带领学生鉴赏诗歌时进入一种模式化怪圈,鉴赏步骤乃至鉴赏用词都千篇一律,连诗人性格也简化处理。于是,学生在欣赏诗词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情感其实是最丰富与复杂的。 逐句讲解课文时,我偶尔会走神,偶尔也会犯累,偶尔会看下时间。设身处地,我们的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听课时,我在想,如果教师能够对作者作品多点自己的了解和见解,对课程多点自己的琢磨,对现成的教学套路多点怀疑,对听课的学生多了换位思考,那问题就好办多了。可是,我们一点没多,反而少得太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