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发布时间: (根據10月12日講課錄音整理) 希言自然。 飄風不終朝①,暴②雨不終日。 孰爲此③?天地而弗能久有,況於人乎④? 故從事而⑤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⑥同於失。 同於德者,道亦德之;同於失者,道亦失之⑦。 今天,抽一点時間,因為道德經解讀到這裏,學習到這裏比較重要,有的內容,我們需要在這兒強調一下,便於大家的理解和把精神消化在我們的心身之中。所以這次還是抽點時間,虽不能全篇講,對於這一章,沒有時間全篇講,但是關鍵的提示呢,在這裏想講一下。 我們“解读经文,希望大家要對這方面要加以注重。其中一個,就是常意和修意的互参方式。第二個呢就是要積極地参与解读方式。我們要真心實意地,心身合一地參與到這個解讀經文的全過程當中,這個參與非常的重要,你不參與,你不將身和心,合一地參與到這個過程當中,解讀的過程當中,就很難運用道德經的能量,將我們本身这个的場性,內在的環境,所有的戶牖,無論是體表的戶牖,還是身內各個空,各個虛、各個中裏面的戶牖,把它激活,把它展開。所以這個參與解讀的方式非常的重要。第三個方面呢,就是一個启发提示方式,這也是古往今來講經,讀經,學習經文的一個重要方式。其中呢包含了老師的啟發,同學們互相之間的啟發、以及提示,互相的提示,上下的提示,隱顯的提示,隱顯的啟發。這些方式呢,我們要注意把握,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徼和妙的把握。我們才能夠從經文的某一個字,或者某一句話,一步就參到這個倉庫之中,寶庫之內,而啟迪我們的心靈,展開我們的道德,使我們沐浴在其中。第四個方面,主要就是实践自悟的這個方式。實踐自悟的方式,可以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沒有這個實踐,我們只在文字上做遊戲,也就是假把式。光說不煉,那麽我們內部就不能夠發生同步的變化。這個邊實踐邊參悟,把這個靈悟加以啟動,結合到我們對《道德經》的解讀當中。可以加速我們本身內在心靈和身心,可以說包括了心啦,性啦,命哪,這三大系統的整體參与以後呢,通過這個實踐和自悟的方式,有助於我們深刻地去了解和掌握經文的本義深刻的內涵。再一個呢就是(第五個方面)讨论交流式的方式。這個方式 非常重要,古代稱之為禪辯,這種方式我們在課堂裏都已經開展了,但是,我們還要繼續地深化完善,把它全面地加以掌握。在這幾個方式當中,我們不要偏頗,不要挂一漏萬,要整體地把握住。全面地展開,那麽我們這個《道德經》的課堂可以說,也就能夠很好地深化下去,全面的展開進入佳境,使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夠在這里面,在这个個課堂,在這個《道德經》的課堂受益。真正地把《道德經》展開來,把能量釋放出來,把裏面的哲學思想,人文思想,傳統文化的思想,都能夠提純出來,進入我們的心身之中,進入大腦之內。幫助我們完成人格的完善化,提升道德修養的層次。使我們的道德人生和道生观,這一個實踐過程,进一步步入佳境。 其中需要提一下的就是這個常意和修意的互參方式。我們要注意温故知新、返朴归真。因為這一部《道德經》啊,可以說已經經歷了幾千年了,文字所在載的信息和語言,由於社會的發展,語言的變異,已經使我們很難很快地去掌握,古代文字所含的真實的內涵,和其中的意蕴。所以一定要溫故。這個溫故呢,也就是說,將我們的意念,這個心、這個性、這個身,都調適到一種反樸歸真的狀態,去參閱比較接近當時文化背景,社會環境,這樣一種狀態去瞭解這個文字的真實的意義。把這個文字意蕴的拓展,要複歸到故和始,这就是说,當時文化背景的條件,而將我們已經擠滿了大腦意識庫裏面的一些文字解意以及社會知識,這些意思呢要加以捋一捋,梳一梳,把它梳順。這個順暢以後,對我們返樸歸真地去瞭解《道德經》的文字、詞義,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近代以來啊,每一個字可以說反復多變,已經變化了好多的字義詞義。要真正的準確地掌握老子在書寫這一部《道德經》當時的文字所載信息的真義的話,必須要有一個返樸歸真的過程。這個樸,就是樸素。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文字實際上還沒有現在多,他僅运用了當時所出現的和使用的文字,而書寫了這一部《道德經》,但是這些,當時文字不多的、字數不多的這種社會現象、文化現象,後來演義開來,這些不算太多的字,演變到後來,這些字的意思也出現了許多的分枝,一字多义。可以說許許多多的意韻,都從原來簡樸的這樣一個字裏面,演義開來,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多变的格局。所以我們呢,要能夠掌握老子道德經的本義,那就非得要有一個歸樸的過程,返樸歸真的過程。所以建議大家如果說有興趣研究的,有條件研究的,最好身邊備一套《說文解字》辭典,不懂的時候可以查一查,翻一翻。因為漢代是继秦朝,紧接着秦朝後所出現的一個社會,《說文解字》是漢代的一位作者许慎所著的,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可以說花很長的時間,輯錄了這一部字典。可以說將戰國春秋,東周列國,戰國春秋和秦朝以來的一些文字,它的字義,詞義呢,都輯錄在其中,是最接近當時社會歷史背景的一部專注性字典。而在漢代以後,進入了後面的歷史時期呢,文風大變。這個演義和變化呢就出現了一些非常典型的轉換過程,使人也難以掌握老子道德經的本義,就象通行本它就是漢代以後就變化了,變得世俗了,變得可以兼顧於、實用於社會一般的常理了,而逐步地將它的意義改換成了常人能夠解讀懂的智性居前這樣一種文字。實際上就丟失了當時古朴而慧性這樣一種文字記載,文字記錄的這樣一種方式。我們要注意到這些歷史上所轉換的特性和特點,這樣對於我們準確地解讀《道德經》是很有幫助的。 這是在這個方面借這一點時間,給大家一個交流。特別是我們準備參與到這個解讀方式過程當中的一些同學,我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解讀的過程當中,因為大家的參與,大家都來講,就逼迫著我們多看書,瞭解歷史,多翻字典,多從各個角度整體地去參照這個《道德經》來解讀,理解,思悟。有助於我們參與解讀的方式的一些同學更全面地更系統去掌握整部《道德經》的慧和智是有幫助的。那麽這個參與解讀的一些同學呢,在準備文字和資料的時候,注意這一個方面,盡量的做到直指《道德經》的本意內含之中,這樣既能提高自己,也對大家是一個極大的幫助。這是說在前面的幾點。 今天主要在討論前。為了規範大家的討論的這個思路,因為我們的智識啊,需要有一個規範,就象我們的心意一樣,需要秉持規範,用禮德來制約一樣。為了防止大家在解讀的過程當中,用智过重偏離主題過遠,所以特地抽出這一點時間來講解一下第一句。“希言自然”。也是說,為今後大家參與式的解讀的同學也好,大家自己解讀也好,提供一個參考,看對大家加深理解解讀《道德經》,慧智同观是否有所幫助。 我們的《道德經》學習到這裏,我們不難看出,如果從《德道經》的排序來看呢,可能《德道經》很多的同學已經拿到了這一部書,拿到的同學不妨翻一翻這一本書,這個手讀本,頌讀本。我們可以看到,《德道经》从第六十五章,或者說從《道德經》的21章開始,就是從這個道的“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這個地方就开始,從這一章開始呢,就步步深入了,深入什麽呢?深入對道的解析了。用孔德之容來 講解了進入道境的必備的條件和前提以及基礎。這個孔德掌握了,那麽就能真实地步入,實際上這個孔德包含了兩層意思。太極圖的黑境裏面,我們守這個黑,知這個黑,證這個黑,抱這個黑。求證過程當中,在物元的組織結構系統,已經達到了孔的狀態,完成了我們體內大系統的我們孔的求證,再也不是門和窗了,而是成了孔了。這個組織結構形式,達到了這個標准,要求。而且我們對心、對性的德性的培養,也達到了一種无所不容的狀態。這個时候才能够真正地聞道。從這一章開始呢,實際上就把我們引向直指道的本源,往這個方向在領。再一步步地深入, 一步步地展開。 象第六十七章“执一”,也就是原來《道德經》的第22章,“曲则金,枉则定。”都是在引領我們如何從更深層次上,去證得這個道,這個曲則金,是希望我們掌握自然的整体變化的基本規律、基本公式。也就是這個圓規,打一個簡單的比喻。就象是這個圓規,圓規有兩點,一個紮在圓中心,另一個是在周圍畫出一個圓“⊙”。也就是我們無極圖當中所說的一點,要有這個曲,這個圓周率、这个“周天”。這個金呢,是指的我們的圓周要達到高標准,金銀銅鐵錫,這個圓周我們要把握正確的,而不是银性的,也不是銅性的,也不是鐵性的,也不是錫性的。這個圓周(周天)要達到金的標准(金丹)。因為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只有真金的大周天,才接近道,才符合道,符合道性,才是道的規律。如果我們只是畫了一個象錫一样的(铅汞烹炼不足),金屬當中錫的形式的一個圓周,那麽就特別的不穩定。例如,這個錫塊,如果說在零下30度以上,它就會松散變成灰,自己就化了、散了,但是金呢卻不同,無論是高溫還是低溫,他不增不減,他不會改變它本身的性質。所以我們在求這圓周率(周天),把握這個道的變化規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纯金的狀態。要誠信這個金,达到高質量的金,證得高質量的金性的這樣一個曲線(周天),摸准它的變化規律。在這個曲線圓周率上面,求出真東西,質量高的,這樣一個變化過程。而不能象我們現在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候想著在道裏面,有時候想著沒在道裏面(错时乱日)。這樣若即若離(火候不全),這樣就很難求證這個曲線的金性,而只能求得鐵一樣、錫一樣的曲線。這個沒辦法去更深入地去求證這個道,難以回歸自然。所以說,一定要誠金歸之。而不是誠銅歸之,誠銀歸之,誠錫歸之。強調了要誠金歸之。這就是質量,我們內證的質量,我們孔德的質量,是這個誠金歸之的保證。 从“诚金归之”一直到本章,第六十八章“同道”,也就是《道德經》第23章的“希言自然”,和緊接著後面,第六十九章的“混成”也就是《道德經》第25章的“道法自然”。這個气势非常的磅礴,一气呵成,将我們对道的阐释推至了顶峰。不信我們將這幾章連起來朗頌一下,參與到裏面去朗讀一下,這個一步接一步,象浪濤一樣,來展現给我們的是一个非常磅礴的,壯闊的一個闡釋的過程(内证同步在其中)。就把我們引領到了道的境界。 但是,在這一章中,突然第一段,就開始給了我們一個難關。希言自然,這個希言自然我們如何去解讀,對於我們下一步,真正地去進入它,非常的有幫助。對我們解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會有所幫助。這一關如果過不好,下面幾章啊恐怕也還難以真正地去領悟,和解讀(更难实证),就會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好象明白又不明白,所以有必要在這裏把“希言自然”提出來,給大家講一下。首先呢,我們按照這個哲學慣例方面,人文文學的這個慣例方面,先一個個地解一下這四個字。 希:這個希,它有罕見的意思,有鮮的意思,有少的意思。有遠的意思。例如這個《論語·先進》裏面就曾經說過,“十世希不失矣。”孔子曾經注說,這個希就是少的意思。這是當時時代對這個“希”的一種(常道)解釋,是比較準確的。唐愈也寫过一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裏面也有一句:“有志乎古者希矣”。也是罕見,鮮,少,這麽一個意思。還有什麽“地廣人希”等等。都含有這樣一個罕見、鮮、少、遠的意思。 其中這個“希”還有一種仰慕的意思,我們要注意了。有仰慕的意思。象這個“希顔”就是仰慕顔淵。以後人們泛指仰幕賢者;還有“希天”就是仰慕上天;“希古”就是仰慕古人;“希風”就是仰慕風操;希賢就是仰慕賢者。 還有一個關鍵的意思,與我們解读《道德經》密切相關的修意來解讀這個“希”,那就是“無”。希,含有無的意思,比如說:希聲,大音希聲,就是说無聲,沒有聲音。這個“希夷”,就是空虛寂靜,無聲無色無相。象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都是在道德經裏面有的。象“知我者希”,也是道德經裏面有的。 我們首先把這個無,在這裏,在大腦裏面框定一下,在這個希和無之間畫一個等號。這樣便於我們從修意上解答這個希。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言”,言,是一般的指事,具體的事。在甲骨文里面,上面是一個舌頭的舌字,畫得象個舌頭,然後下面一橫表示言從舌頭出來。從"言"的字,與說話或道德有關。實際上古人呢,這個言本身就和道德有關。他不輕言,因爲言者就應該有道德。這個言字看起來是舌頭下面一橫,就表示言從舌頭說出來。但是它含有道德的意思,而不僅僅只是一個說話。但是現在呢,這個言字已經基本上是說話的意思了。而失去了原來的那個言由心發,言者,心聲也,失去了那種本義。這個特點我們要注意。 象《說文》裏面,《说文解字》里面就曾說:"直言曰言,論難曰語"。這個“直言曰言”,就高度地概括了當時人不象我們現在的人開口說話,先在肚子裏面九轉十八彎, 要很複雜地去考慮它的後果,考慮他的這個結果、影響等等,而是心由心聲而發,直接從嘴裏就說出來,代表了他的心裏面的意,代表了心裏面的思,而不是經過了加工的,他就是坦誠的直言,而不是轉彎抹角的,粉飾打扮以後的一種語言。所以這個“言”呢,我們把返樸歸真歸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上去理解,就比較容易把握住,象《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這一本書上面,也談到了這麽一句,"志以發言"。那就是說這個“言”代表了智,是心智裏面的聲音發出來,來表敘出來。象《左傳·昭公九年》這一本書裏面,“志以定言”也是這個意思。《國語·周語上》的上面呢也說到了,"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這就是說,當時呢“因言獲罪”,人們都不敢直言,心裏的真話都不敢說,所以“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走在路上都是以目相望表意而不敢說。就象飯店裏面挂的牌子一樣,在這個四幾年(四十年代)的時候,不是很多的飯店都是這樣嗎?“莫談國事”,這個就是莫敢言的表現。象這個《法言·問神》這本書裏面,也談到了這麽一句話,“言,心聲也”。《莊子·外物》篇裏面也有“言者所以在意”。也就是說,言是發生在意的活動之上,表敘裏面的真意,這才是準確的言。 當然,後來這個“言”字延伸起來,延伸以後呢,就發展到了很多的意思,包括了議論,談論;記載,訊問,告知,告訴。陳述,敍述,說明。等等很多的意思。在這裏難以全部把它列舉出來,我們還是按照前面所講的,還是根據上面那個原則,解讀《道德經》的原則,就是返樸歸真,歸到比較古樸的當時用這些字的真意上來,這樣更接近道德,接近《道德經》的本義,所以其他的我就不詳細地去談它了。 這就是“希言”這兩個字的意思。 那麽“自”呢?這個“自”,《說文》裏頭說它是鼻子,“自,鼻也”。這個段玉裁曾經加了一個注。說,許在這裏,說這個“自”與“鼻”義同音同,但是呢,真正用“自”爲“鼻”的呢又絕少也。(“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而用自爲鼻者絕少也。”)實際上這个姓段的,加注的人,他已經不是漢代之人了,所以他在評論這個《說文解字》的時候呢,也就無法把握當時社會背景的用這個“自”來指鼻這個意思。因爲《說文解字》距離他加注這個年代已經有些時候了,東漢時期的許慎,和這個段玉裁呢,不是同一時代的人。實際上我們現在,現在還遺留一個習慣,這個自就是指鼻,在古代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從這個習慣上可以看出上一點。一般,人類的本能,這個一般,比如說我們在某一個地方,有很多人在一起,我們說,叫一個人的名字說,周義芳是哪一個?很可能哪個周義芳,叫周義芳的人呢可能就很自然地把手擡起來,把自己的食指就指著自己的鼻子說:是我。很自然地就指向自己的鼻子。所以在古代,這個現象也說明在人的潛意識裏,一個本能的動作在表敘自己的時候常常也就是自己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這就是我。所以說,在當時那種最古樸那種狀態,說文的作者,這個許慎啦,他在解釋這個“自”的時候,他是吸收了當時文化背景狀態下,普遍的一種現象,這個“自”,也就是鼻,他是同義的,相象的,也是吸收了這個意思。當然在後來,人們加了演化了,把這個鼻字呢,專指只作爲一種器官,加了個"畀"。 這個“自”有什麽意思呢?我們看一看,這個“自”有始,起始開頭的意思。象《韓非子》這一篇裏就提到。“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愛之自也。”這也就是起始開頭的意思。這個“自”在這裏,還有一個就是“起源”的意思,起源見於《禮記》這本書裏,“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也”。這裏就表敘了這個“自”是起源的意思。所以我們在解讀這個“自”的時候,這個鼻,這個始,這個開頭,起源,是我們要把握的解讀這個“自”的關鍵。我們把這個把握住了,我們再來理解這一個過程的話,就可能會更準確一些。更有把握一些。 其他的這個“自”呢,還有:自己,自我,本身;由,從;當然;本是,本來;仍舊,依然。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就有這麽一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這就是一種依然在哪里流淌,沒有什麽改變。等等的意思吧。既有常義的又有我們修義的。我們的修義主要把握的就是這個鼻、這個始,這個開頭,這個起源,這是關鍵。 在這裏呢我們不妨把這個“鼻”字也返樸歸真地去看一看這個鼻,再看一看这个鼻字的含意,这有助于我们解读"自然"的真意。 這個鼻呢,就是上面一個自己的“自”然後下面呢又加了一個畀。就形成了我們現在這個鼻。“自”呢,其實是鼻的本字,最原始的字。只作自己,當這個“自”作為一個不專門表述自己以後,就另造了一個鼻字。畀就是給予、付予的意思。指一呼一吸,自相給予(内呼吸中真息的升降)。就形成了這個鼻子的鼻。這是它的一個演變過程。這個鼻實際上雖然演變過來了,但它還是含有一種初始,發端的意思。像《方言十三》這本書裏面就曾經講到,“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這就是鼻祖的一種來源吧。這就是說的初始意思了。 《汉书·扬雄传》書裏也有“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這也是說的初始,發端。這個鼻在這裏就這麽一個意思。但其他的,作為名,呼吸器官來說,那也就是掌握呼吸,掌握嗅覺的這樣一個器官。但從更深的層次裏面我們還要把握呢,艮為鼻,象《易經》裏面的噬卦裏面就有,肤滅鼻,就是艮為鼻。為山,它就是中岳,中岳之山。位居中央,五行属土,信德之象。這一點我們要掌握好,而不要單純地從它的這個器官的會意上去理解這一個鼻,而要从修意和古代人们遵从的一种初始发端之象的、这个修意上去理解好这个鼻。这样就自然的把这个“自”自己的“自”和这个鼻呢完整的掌握在一起。有利于我们深入地去解读《道德经》某些用到这个字(自)的部、地方。(《说文》:鼻,主臭者也。《老子》:"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白虎通》: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荀子·荣辱》:鼻辨芬芳腥臊。) 那么这个“然”呢?这个然就是烧的意思,《说文》里面说:"然,烧也"。现在这个“然”是四点水,但是在东周列国时期、甲骨文时期啊,这个“然”字啊,下面的四点都是一个火字。后来才演变成为这个四点水。 那么,我們就遵從它的原意來理解这个自然。这个“然”,这个“然”它就是一种燃烧。《孟子》这部书里面,有“若火之始然” 。《管子·弟子职》这篇文章里面也有:“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就是说下面烧着火,上面蒸着东西。这个然,古代常见的还有:“然海”就是古代传说中的油海,这个油海,油田里面形成油都浮在上面,这个水就可以燃烧,就称之为燃海;还有“然脂”点油的,能够点燃火的这个油脂或者蜡烛用来照明的;“然灰”也就是死灰复燃,那个灰啊里面还有火星重新再燃烧起来;像“然除”就是燃毁的意思,烧毁的意思;“然火”,就是点燃火的意思;“然炬”,就是点燃火炬的意思;“然脂”,就是泛指点燃火炬的意思。还有一种“然犀”,比较少见,传说点燃犀牛角,犀牛的角可是很贵的一种动物的角。把他点燃以后呢,就可以照见怪物。人看不到的东西,把它点燃以后,人也就看到了。以后呢就演变成为一种能够明察秋毫,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的就称之为然犀;还有“然灯”就是点灯,象我们常常看到的燃灯古佛这么一些文章。 这个“然”呢,还有“耀”,照耀的意思。象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这一篇文章当中,"然目之绮,裂鼻之馨。也就形容了照耀在目前,非常的绮丽,而哪种香味呢,好象能够充满鼻腔把鼻子都撑裂了一样,是一种形容。 但是这个然,照耀的意思还有个“明白”:《淮南子·览冥》中也说过:“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这一段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有明白的意思。因为不然哪儿来明白呢?然,点燃了,燃烧了,才产生了光明,那当然也就明白了。 好,我们再来把“自然”连起来看一看,看是什么意思。这个自然,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可以说都是现代人的常义的说法,真正把《道德经》当中的自然,解析透的好象还没有。现代解释这个自然,就解释为什么呢?“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也就是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的确后代也就么理解的,形成了很多“自然”这样一个概念。象宋代的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里面就提到了“自然之理也”。蔡元培,近代的蔡元培在《图画》里面的“近于自然”。那麽這個自然真的就是僅僅的常義嗎? 我們再把它通通的连起来再看一看,看能不能好理解。 希言自然:我们先把“希言”看一下。所谓希言,就是无心声,无法用语言表述自然,在这个无心声,没有办法用心和声,无法用语言来表叙的一种现象,它稱之為希言。真正的自然是无法使用语言表达的。(内证进入自燃光明,无言可叙。) 那么再看看这个自然呢,要从上面我们解析的一些意思来看,那也就是最初始的,开端源起的燃烧,所释放的光明照耀一切,才叫做自然。(但它又不是常道中的“自燃”,而是道德实践者这个“自”,这个本身内宇宙光明的释放) 這個自然,在中央真信之地、回归道性的最初始境地,所释放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无量光明,能夠朗照万物众生,奉献于万物众生的就是自然。而不是常义当中所解释的自然,我们返朴归真地去回顾了一下,历史观地对希、言、自、然解读,然后联系《道德經》,一層一層地去展開。我們不难明白这个自然真义、本义。老子既然在《道德经》当中那么崇尚自然,怎么可能只是解释为自然是指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及整个世界物质世界自然界呢?老子的哲学思想观是包容了整个太极的自然哲学观。眼见的和眼不可见的,统统的囊括在其中,我们的後人没有达到老子的境界,不能够穿越太极玄,纵览阴阳,所以就站在這個白里面,曲解这个自然。连这个“道”都不可言说,不可描述,恍兮忽兮,才能捕捉到这个道。老子所讲的自然,自然也就不会是现代人解读的自然。這個觀點我們要确立起來。(修意的自然是根本) 老子所想表叙的自然,实际上是指在中央真信之地,回归道性的最初始境界、境地。在那种境界状态下,所释放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无量光明,朗照万物众生。奉献于万物众生,這才是老子想表叙的“自然”。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最好的例子,这个太阳。通过前面的孔也好,曲也好,再来看这个太阳,再来了解这个“自然”,是很有帮助的。这个太阳啊,她位居于我們太阳系的中央,她不斷地燃烧自己,发出光明,无私地朗照着整个太阳系的万物和众生。這是不是“自然”呢?就是一種“自然”!她自己在燃烧自己做出奉献,服务于万物众生,这就是“自然”!这是太阳的一种最直接的,我们可以看到的“自然”。我们人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吗?有太阳这样的胸襟吗?无私无欲,不求回报,将光和热、将光明洒向我们地球的万物众生?我們常常奢談“自然”,但實際上看一看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太阳系当中的这个太阳,她位居于太阳系中央,常年累月地燃烧自己,发出光明,我们看一看,我们的心修,達到太陽的這样一种狀態了沒有?我们的心,到现在这个中央的心,还没有能够发出这个光,也就是说,它还没燃烧起来,发不出光。(无自然,也就无法朗照内天地) 那麽我們看一看,我們如何去理解老子所谈的自然呢?太阳只是太极图这个“白”里边的、显态的“自然”。这种自然并非老子要阐释和表述的“自然”。这个太阳啊,她只是太极图里面的那个显态的、白境中的自然,这种自然呢,并非老子在《道德经》当中要阐释和表叙的“自然”。就象刚才所讲的,老子是纵观阴阳,穿越了这个太极玄,拆掉了这个太极弦,复归于○,复归于无,复归于自然状态下而写这一部《道德经》。老子在《道德经》当中已经讲到了,道不可见不可视,那么,他所讲的“自然”也就更不可能看到,不可视、不可见,不可言。而且他阐释了这个道法“自然”,即使我们有了道,成了道,还应该更进一步地去法于“自然”。可见这个“自然”是多么高的一种境界哦。那么这个“自然”怎么可能用言语来进行谈论呢。连道都不好用语言表叙,强名曰道,那么可见这个自然并不是我们常意所能解析的一种自然。 在這裏不妨講一個故事: 曾经记得,许久以前,有一次,在唯望唯忽之中,在窈呵!冥呵之下!我们似乎看到一位老人,他慈祥地说:自然,然此也。 在冥冥當中,忽然,他那高大的身影,在一瞬间变化为一片光明,四周亿万的毫光朗照三千大世界。在那光明之中,无遗无漏,唯独没有他自己的身相。在那光明之中既没有灼热,也沒有耀眼,這個光明无碍地穿透过我们的身形,毫无滞碍,一切物质似乎都失去了她的固态的形象,一穿而过,纤毫毕现,沒有遗失沒有遺漏,这个光明,朗照着整个宇宙,整个宇宙全在这一片无量的光明朗照之中。使我們深深地地體會、领悟了真正的“自然”。 好,今天在大家讨论之前呢,仅就“希言自然”作一点交流,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也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展开,更准确地去阐释,《道德经》的这一章的这一个“希言自然”。從而更好的把握住解读全篇的文章,如何去解释这个天地,如何去解释我们的人,如何去重视,這個道,這個德,以及那个“失”,不可失,为下一步更深入地研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悟的,解读的,实践的基础。(深参其中的修意。) 好,就到这儿吧,谢谢大家,大家可以开展讨论了。我就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