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丸,补脾养中气 作者:唐略 要想中气十足,就要养脾 这是前年的事情了。居委会的孙大妈向我诉说她在生活中的一个苦恼:她总觉得,她的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有些“中气不足”。 “怎么个中气不足呢?”我问。 “唉,”大妈叹了口气,说,“这孩子,总是很拘谨。你看别的小伙子,谈笑风生,挥洒自如,那么自信,那么潇洒。可我这孩子,蔫蔫儿的,胆子又小,这么大了还是很懦弱,没有一点男子汉的阳刚气概。” “可能是身体有问题,身体上的问题对心理影响还是蛮大的。改天找机会我瞧瞧吧。” 第二天,我就见到了孙大妈的儿子。二十刚出头,黄黄瘦瘦的,背略微有点驼,说话细声细气的。在临床上,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典型的脾虚。 有人也许要问了,一个脾虚,能对人有这么大的影响么?当然有! 在人体五脏中,脾属土。在自然界,土生万物;人体是个小天地,其中也是土生万物,每一个部分都离不开脾土的作用。是脾每天孜孜不倦地把饮食中的“水谷之精微”转输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去滋养我们的身体。而且,脾位居中央,相当于一个“中央处理机”,人体的新陈代谢,升清降浊,全由它在中央控制着。脾脏滋养人体、控制人体的力量,就叫“中气”。 在中医里,脾有这些特征: 首先,脾主肌肉。这很好理解,脾脏健康的人,饮食容易消化吸收,自然肌肉发达丰满;脾脏不健康的人饮食难以吸收,营养不足,肯定肌肉不充,身体羸瘦。 脾主气。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然而,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权力,还得依赖于它幕后的支持者,这就是脾。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所以脾气生肺气。脾虚则肺虚,肺虚则气虚。所以,脾虚的人,容易表现出气虚症状: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老犯困,挺不起胸,抬不起头,说话软绵绵的……这些症状,尤其是年轻人的这些症状,都需要通过养脾去解决,养脾才能养肺,养肺才能养气,把气养足了,人就能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了。我见过很多病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背就驼了。有的医生认为成年人驼背是骨骼定型,我则认为,驼背是由于气虚不能把人的身子撑起来造成的,只要补气,把气调顺了,就会让驼背慢慢矫正过来。在临床中,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人。 再有,脾藏意。脾健康,就会有坚定的意念,他认准的事情,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脾虚的人则往往相反,意念很容易动摇。比如,如果他说他兄弟的身高有一米七八,有人怀疑说:“有那么高吗?”意念不坚定的人,在别人的质疑下就会让步,说:“大概我记错了。可能一米七六吧,至少也有一米七五?”这样一来,反倒没人相信他了。而意念坚定的人会坚持说:“就是一米七八,不信我叫他来你量量看!”这样,他就赢了。当然,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大多数脾虚的人往往对自己总是不够自信,而脾气健旺、中气十足的人,则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满怀自信地跟人讨论。恰好,中医讲,脾在“五德”中对应于“信”,这个“信”,不仅指对他人的“诚信”,还指对自己的“自信”呢! 所以,脾脏健康的人,中气自然足,肌肉就会结实,一举一动虎虎有生气,说起话来也响亮而自信,这就是人们平常说的“中气十足”。否则,如果脾脏不健康,或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人就会黄瘦、怯懦、行动猥琐,言语怯懦,处处不自信,这就是“中气不足”了。 只有时时处处中气十足的人,才能成为人生事业的佼佼者、成功者。而中气不足的人,则难免总是被人瞧不上眼,被人排挤和轻视了。要使自己由中气不足变得中气十足,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学会养脾就行了,养脾就是养中气。养中气,不仅能改变人的体质,而且能改变人的气质,最终能改变人的命运。 参苓白朮丸,补脾养中气 要想整个人变得中气十足,就得养脾,那么如何养脾呢? 养脾最核心、最重要、最通用的中成药是参苓白朮丸。此药出自宋朝官方药典《和剂局方》中的一个方子,当时叫做“参苓白术散”,后来做成丸药,大量生产至今。一千多年来,它给天下古今苍生带来了多少福音,已经不可考证了,它的效果使它一直活跃在中医师的处方中、药店的显眼位置以及寻常百姓加重的常备药箱中。 孙大妈的儿子,我就是建议他吃参苓白朮丸,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坚持吃下去。听我这么一说,孙大妈有点慌了,问我说:“要吃多久呢?”毕竟是劳苦百姓,生活中处处要精打细算的。现在市场上很多药都很贵,长期吃下去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我很理解她的苦衷,说:“这个药不贵,十来块钱一盒够吃好两三天呢。你先买两盒看效果吧。效果好的话再买。” 参苓白朮丸的主要成分是:炒白术、人参、茯苓、甘草、山药、炒白扁豆、莲子、炒薏苡仁、陈皮、砂仁、桔梗。这是一个精巧无比的养脾奇方:其中炒白朮是健脾的主药,在中医里叫做“君药”,是整个方子的君主。其他药物都是辅佐这位君药的,使炒白朮健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脾最怕的邪气是湿邪,但在脾虚的情况下,水谷之精微不能及时运化,滞留下来就成了湿邪,直接伤脾,这在中医里叫“湿遏脾阳”,就是湿邪把脾的阳气遏制住了,阻碍了脾的功能。所以,方中茯苓、薏苡仁、炒白扁豆都有健脾渗湿的功效,能去掉脾脏最怕的湿邪。脾为五脏之一,五脏皆能藏精,所以也不能一味渗湿,还要注意去滋养它,山药、莲肉都有滋补脾阴的功效。这两组药一泻一补,相得益彰。同时,这个方子的前四味药,又构成了中医里有名的“四君子汤”,是专用来补气的,跟这么多补脾的药一起,必然补脾气,也就是补中气。光补中气还不行,还得让这些气能顺利地运行,所以,方子里又加上陈皮和砂仁这两味芳香的药物来理气、行气。方子里还有一味桔梗,这味药是入肺的,能升提肺气。 为什么要用桔梗呢?原来,在中医里脾属土,相当于大地,而肺居五脏的最上部,相当于天空,用桔梗升提肺气,就是沟通天地,使人体小天地得以和谐。而且,肺主一身之气,要养人体的中气,也是要脾肺同养的。古人创造一个方子是很不容易的,其间丝丝入扣,有着严密的思路和逻辑。 大概两个星期后,我去居委会办事,孙大妈一,见我又是递烟又是倒茶,客气得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此刻,我心中暗喜,肯定是她儿子吃了药有效果了。没等我问,孙大妈就连珠带泡,没完没了地说开了:“孩子吃了参苓白朮丸没几天就有胃口了,一顿比以前能多吃一碗呢。而且,以前每天总要大便两三次,都是稀的,现在每天只有一次了,而且成型。就像吃饭不香啊,大便稀啊,之类的,以前我们都不以为这是病,也没好好治,现在吃了您的药,这些小毛病先没了,所以我相信,您这药啊,还真对准我孩子的病了,坚持吃,以后会更好……” 我对大妈说:“效果当然是会有的。您的儿子,食欲不振、大便溏,次数多,还有其他的很多问题,都是脾虚中气不足的表现。参苓白朮丸给孩子健脾,效果首先会在饮食和大便上表现出来。至于脸色、气质、体格等,虽然跟脾相关,但要转变过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不过只要脾养好了,把这些转变过来是指日可待的。” 大妈高兴得合不拢嘴,眼睛都眯成了一条弯弯的缝。看着她这样高兴,我更高兴,便一边喝着茶,一边告诉她近期如何调养他的宝贝儿子: 服用参苓白朮丸一段时间后,胃口会变好,这是脾脏功能恢复的标志。这时候,千万不要大快朵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样会增加脾的负担,甚至前功尽弃。最好吃个八分饱就行了。很多人这时候还想吃肉,甚至想吃肥肉,也可以适当吃一些,不要过量即可。因为这时候人体需要肉类的滋养,就不要亏待它了。当然,在这期间,多锻炼是不消说的了,工作、学习也不要停下来,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做吧,相信随着中气的提升,随着体质的增强,一些都会变得顺利起来,好起来。 当然,参苓白朮丸虽好,也不能吃个没完。等到脸色开始转变,不再那么蜡黄了,开始有血色的时候,就可以停药了。人体有着强大的自愈功能,通过药物扶助他恢复正常后,就得抛开药物,自行恢复。当然,停药也不能猛然停掉。停药好比停车,不能急刹,而要通过减速的方式,越开越慢,最后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停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减量的方式慢慢停药,使人体有一个缓冲期和适应期。以参苓白朮丸为例,开始停药的时候可以改为每天一次,两三天后再改为隔一天一次,最后,如果没有出现反复或异常,就可以完全停药了。 现在,在小区我还经常见到孙大妈的儿子。两年过去,他已经小有成就了,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大踏步,说起话来也沉稳有力,谁也不相信他过去是那么个又黄又瘦的小子。看来,不仅“女大十八变”,男大也能十八变啊。是变好呢,还是变坏呢?那就要看我们自己如何调养和把握自己的生命了。 你脾“虚”吗?长夏如何养脾? 脾气虚是指脾功能不足,致运化失和的病证,特点是食少,饮食不香,食后腹胀,人懒乏力,四肢没劲,脉弱,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形寒肢冷,大便稀溏,腹冷浮肿,面色白的脾阳虚病证。脾气虚的人要及时调补,防止向更严重的阴阳失调发展。 长夏如何养脾? 1.长夏吃豆,益处多多 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多吃豆,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适宜夏天吃的豆包括: 黑豆:养脾益肾 绿豆:清热除湿、健脾 白扁豆、四季豆:健脾 赤小豆:健脾、养血、养心 红饭豆:健脾养血 薏苡仁:健脾利湿 荷兰豆:健脾益气 豌豆:滋养肝脾 青豆:滋养肝脾 以上这些豆可与大米一起熬粥,或炖肉吃均可。 另外,深埋土中的食物也养脾。 五行之中脾属土,多吃一些深埋土中的食物也非常养脾。如胡萝卜、花生、土豆。 2.长夏属湿,勿忘健脾还要燥湿 长夏天气多阴雨绵绵,潮湿,湿气通于脾,易出现脾虚。此时,脾气不足的人可以趁势补脾。健脾燥湿可用白术、山药、薏苡仁熬汤或山药、薏苡仁、白扁豆炖肉服。 3.长夏多湿浊,要注意醒脾 三伏天容易出现恶心,不想吃饭的现象。这是因为长夏阴霾天多,湿气重浊,脾为湿困。可吃薄荷、荷叶包饭,或生姜,目的在于以芳香之气醒脾,健脾化湿。 醒脾的妙招 ◎可喝芳香之饮。 ◎可用薄荷、藿香、佩兰泡水饮或自制香包佩带身上。 ◎可吃清暑利湿之品,如绿豆汤、绿茶。◎荷叶粥、芦根、竹叶、西瓜等。 ◎保证睡眠充足 ◎在太阳穴搽清凉油 ◎易恶心者可服藿香正气水、生姜汤或做菜多用生姜。 消暑圣品 1、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功效:仙草有很高的营养与医药价值,具有清凉、利水、解毒、镇静的功效。具有降脂、降压、降糖,清洁心脑血管,是预防现代城市人三大疾患的良品,而且还能祛脂、祛痘、美容健身。 据《本草纲目》记载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烧仙草在台湾及粤港澳地区流行。烧仙草口感柔软、凉爽、香甜鲜嫩。不但能消暑止渴,又可美容养颜、降火护肝、清凉解毒。它富含果胶,人们戏称为天然果冻,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绿色食品。在夏天,一碗凉凉的仙草冻,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血气都清除的一干二净,是炎热消暑的圣品。
几十年前的人们吃仙草,主要是把它切成小方块,再简单地加上糖水和碎冰,冷吃热吃均可。今天街头买到的烧仙草,配上黑珍珠、薏米、龟苓膏等,成为一道美味解暑的甜品。 “烧仙草奶茶”DIY: 备料:仙草粉50g(即黑凉粉)、薏米、大红豆、牛奶(牛奶、奶茶、蜜水可三选一)。
烧仙草做法: 1.锅里加1升水烧开,同时把50G仙草倒入装有150ML水的碗,并搅拌均匀;待到水滚后慢慢地倒入搅拌好的仙草糊(要边倒边搅拌,不然仙草会下沉,粘在锅底)。等锅里的仙草全烧开,将其倒入容器,放凉成型;成型后放入冰箱; 2.红豆、薏米洗净提前放在水里泡开(建议泡久点,比较容易煮烂),泡好后捞起备用;分别将红豆和薏米放进沸水里煮熟了捞起,沥干水,可依个人口味往红豆和薏米里加点糖或者蜂蜜; 3.把仙草切成小块,铺上薏米和红豆,然后浇上牛奶,即可实用。 2、姜莲妙用 功能:增进食欲:由于夏天炎热,人体受暑热侵袭,出汗过多,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人们习惯贪凉,易产生暑湿,影响脾胃。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刺激胃黏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解毒杀菌:夏季人们喜食冷饮及凉菜,生姜所含的挥发油有杀菌解毒作用。 驱风散寒:人们夏日易贪凉,常会出现脾胃虚寒等症,生姜有温中、散寒、止痛作用,可避免上述现象发生。生姜中的挥发油可促进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心脏、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 选姜秘笈:要选那些看起来水灵灵的,皮薄肉嫩,带有粉红色的嫩芽;而且身材不能太肥胖;最重要的是折断后,横切面没有丝。 3、酸辣子姜 材料:子姜500克 做法: 1)子姜洗净后连皮切成薄片,放在大碗里放点盐拌匀后腌几分钟后,用力把姜片挤出水分后放在另一碗里(挤掉一部分姜汁,吃的时候就不会太辛辣)。 2)往碗里倒点白醋,白糖,把姜片拌匀后,腌半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功效:开胃助消化,如果加陈醋和红糖,有美容祛斑作用。 禁忌:阴虚,内有实热,或患痔疮者忌用。久服积热,损阴伤目。高血压病人亦不宜多食。 生姜不宜在夜间食用,其姜酚刺激肠道蠕动,白天可以增强脾胃作用,夜晚则成了影响睡眠伤及肠道的一大问题,故夜晚不宜食用,民间俗语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是有一定道理的。 吃姜一次不宜过多,以免吸收大量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4、子姜鸭 材料:鸭肉500克,子姜适量,干辣椒适量,油、料酒、酱油、盐 做法: 1)鸭肉洗净切小块,备用。 2)子姜切薄片,辣椒切段备用。 3)热锅放油,将洗好的鸭肉倒进锅中翻炒,加适量盐、料酒。将鸭肉的水分炒干。 4)放入姜片同炒。姜片香味溢出,放入辣椒。 5)加适量水(没过鸭肉即可),放两勺酱油(或老抽)加盖焖3-5分钟。稍稍收汁出锅。 功效:此菜中子姜和鸭肉味道和谐,十分开胃。鸭肉具有滋阴补虚、利尿消肿之功效,可健脾、补虚、清暑养阴、大便秘结,鸭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比猪肉低,易于消化,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 5、莲子两吃 功能:莲子是莲的成熟种仁,性味甘平,归脾、肾、心经,有养心安神、健脾止泻、益肾固精的作用。如虚烦惊悸、失眠不寐、脾虚泄泻、食欲不振、肾虚遗精等症,多吃莲子有益。 《本经》称莲子“主补中,养神,益气力”。《本草拾遗》称莲子“令发(头发——编者)黑,不老”。《本草纲目》称莲子“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 现代研究显示,莲子中的钙、磷和钾含量非常丰富,每公斤莲子中含有蛋白质81.3克,脂肪9.8克,糖304毫克,钙436毫克,磷1.397毫克,铁31.4毫克,还含有其他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荷叶碱、金丝草甙等物质,除可以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外,还有促进凝血,使某些酶活化,维持神经传导性,镇静神经,维持肌肉的伸缩性和心跳的节律等作用。 对治疗神经衰弱、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高血压等也有一定功效。丰富的磷还是细胞核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帮助机体进行蛋白质、脂肪、糖类代谢,并维持酸碱平衡,对精子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6、鲜莲子红枣杞子煲鸡 材料:母鸡半只,鲜莲子150克,红枣12粒,枸杞子少许,姜1片,盐适量 做法: 1.母鸡洗净后斩件焯水;鲜莲子去壳洗净(如怕苦可去莲心);红枣及枸杞子用清水洗净浸软。 2.将鸡、鲜莲子、红枣、枸杞子及姜片放入电砂煲中,加入清水1升煲2小时。 3.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心益肾安神 选莲子秘笈: 新鲜莲子带壳,表皮颜色呈淡淡的嫩绿黄色,表明莲子米较嫩,适合生吃;而莲子表皮的绿色呈深绿色,则表明莲子米已开始变老,莲子芯会苦,生吃口感比较差,但清火的功效比较强。若呈颜色较深的绿黄色,则表明莲子米已老了,生吃的话就会像木渣。 广东人喜欢用莲子煲汤或糖水,而不是生吃,因此不少老人喜欢表皮颜色绿黄色或棕色的莲子,说这种莲子煲汤味道浓,吃起来比较粉。更有人一次买下很多,放在冰箱冷冻层里,可以存一年。这样就不必买干莲子了。 7、百合莲子银耳羹 材料:银耳花3朵,莲子20克,干百合20克,冰糖100克,枸杞10克,清水适量。 做法: 1.把银耳用温水泡发约半小时后洗净,剪去根部,然后用手撕成小片;莲子用小刀去外壳,去芯,百合和枸杞也分别用温水泡发 2.把撕成小片的银耳放入砂煲内,倒入足够多的清水,开大火煮开后盖上盖子转文火煲2个半小时(注意不要溢锅哟) 3.待银耳煮至浓稠后,放入冰糖搅拌均匀、然后倒入莲子,盖上锅盖小火煮半小时 4.最后放入百合和枸杞再煮15分钟左右即可熄火,将煮好的银耳羹放入冰箱冷藏后食用口感更佳。 功效:滋阴润肺、益气养心 中气——看看《难经》怎样说 直觉告诉我 《难经》为秦越人所作 其中8难曰: “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 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 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 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36难曰: “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 肾两者,非皆肾也 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故知肾有二也” 66难曰; “十二经皆以俞为原者,何也 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 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 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为原 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上中下三焦之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 五脏六腑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内经曰: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 内经曰: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 肾间动气,腹主动脉之气也;寸口脉气,桡动脉也…… 一如我们所论:元气、中气、冲脉之气、正气、三焦之气、脐下肾间动气,是皆心气也 内经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冲为血海——皆曰心血管也 扁鹊(秦越人)所以名闻天下,能够全科治病,既能作内科医,又能作为带下医、小儿医——随俗为变,全仗他明白脐下肾间动气(冲气心气三焦元气)之生理也!——执此一理,即是《病从心治》!执此一理,即是《中气论治》! 纲举目张,从此可以天下无病矣 补脾就这么简单 补脾的方法很多,中成药归脾丸也是补脾的, 也可以用些简单的食疗方法 比如:可以用怀山药100克、薏苡仁150克、芡实50克,研成粉末, 每天一调羹,和小米或者大米熬粥 每天服用一次,坚持服用一两个月 有朋友会问:“早饭还是晚饭服用?” 答案:随意,看您早晨还是晚上方便熬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