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全力推进农村公路示范工程

 理云轩 2012-04-19
   一、临沧公路建设基本情况

  2006年至今,临沧市共实施通畅工程1914公里,实施通达工程6410.5公里,乡(镇)公路通畅率和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均达100%;通村油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建设农村客运站51个,率先在全省实现每个乡(镇)建有客运站的目标;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亭)314个。乡(镇)通班车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75.7%。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以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农村公路全面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四轮驱动,强势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政府推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公路建设放在重中之重,定期不定期召开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问题。成立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乡(镇)也逐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实行党政班子领导挂钩制度。

  ——政策调动。立足临沧实际,因地制宜,先后制定了《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临沧市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关于禁止公路两侧违法建筑的意见》、《临沧市加快农村客运事业发展的意见》及有关建设技术标准规范,对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农村客运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并就多渠道投入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典型带动。在每个县(区)重点打造了2-3条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工程,全市重点建设27条(段)、909公里农村公路示范项目,成效明显。同时,注重现场观摩,加强学习交流,2007年以来,先后七次在各县(区)召开现场会议,全面总结推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农村客运发展的做法和经验,认真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社会联动。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采取群众点题、敞门议事、大家决策、民主监督的方式,集中时间开展议事,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用地、拆迁等问题,引导农民自愿出义务工,建设和管理养护农村公路。

  (二)四个结合,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结合自然条件、人口状况、交通流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实际,科学制定了《临沧市农村公路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和《临沧市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标准指导意见》,明确通畅工程一般采用部颁四级公路标准,实行路面结构多样化。通达工程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承受能力,以路基改造为主,路面视资金筹措情况灵活确定。通村油路建设,以完善公路排水、路面建设为主,增加防护设施、安保工程;坝区、车流量较大、居民集中的路段以部颁标准沥青(水泥)路面为主,半山半坝区路段以水泥预制整齐块体弹石路面为主,山区路段以半整齐块体弹石路面为主(其中经过村寨路段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发展需要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镇上山等战略部署,农村公路建设始终服从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需要,在蔗糖、茶叶、核桃、烟草、旅游等产业发展区域优先布局,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相结合。全市所有乡(镇)都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并通过村“两委”举荐、村民公决的形式,选优、选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完成所有列养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的发包工作。同时,制定不同的管理养护办法,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动群众,加强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强化大中修养护,与交警部门联合开展危险路段排查,加大安保工程实施力度,努力确保农村公路畅通安全。四是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客运发展相结合。不断健全完善“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城乡互动、全社会共同行动”的工作机制,以农村群众“赶街车”、周末“学生车”为突破,延伸城市公交线路,实行冷热线捆绑经营,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进一步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出行不安全问题。

  (三)把好三关,严格控制工程投资和质量。

  一是把好施工图设计关,强化设计调查,做实做细有关资料,在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认真审核、优化设计方案,合理有效控制工程投资。二是把好监督关,严格执行转序制度和日常跟踪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监管。三是把好验收关,按照施工图设计和相关技术指标要求,强化验收检测,不达标准坚决整改;通村油路项目实行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缺陷责任期为一年,质量保证金为结算投资额的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