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性寒味苦。功效为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喉痛,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成分药理] 含总生物碱约0.93%,其中苦参碱(Matrine)0.52%,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0.35%,以及含槐树素(Sophoraponicin)、紫檀素(Pterorepine)、红车轴草根甙(TrifolirhiZin)、山槐素(Maackian)、广豆根素(Sophra)等。 给小鼠港灌服广豆根浸剂60g/kg,用药11~21天,对接种的子宫颈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也达到25%以上。从广豆根中分离出来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不但对肉瘤180移植的小鼠有延缓死亡的效果,且对大鼠的实体型和腹水型吉田肉瘤以及对腹水肝癌的大鼠有明显的延长其死亡的作用。平均60%的大鼠没有死亡而能治愈,在治愈的大鼠血清中发现有抗肿瘤抗体。近年有人用广豆根提取的含氧化苦参碱药物,选用小鼠 LA-795肺癌细胞,比较药物在乏氧状态与富氧状态下的毒性。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广豆根提取物)对乏氧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药物对乏氧细胞的毒性为有氧细胞的36倍,认为对肿瘤有特殊的治疗价值。山豆根2g/ml对急性淋巴型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脱氢酶均有抑制作用,故提示其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广豆根中所含的紫檀素、槐树素和红车轴草根甙、山槐素等对小鼠肉瘤180也有抑制作用。山豆根对肿瘤细胞的DNA和R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激发或增强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提高T细胞比值,增强或调整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还能调节内分泌,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由此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现代应用] 1.鼻咽癌 由山豆根、半枝莲、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等九味药组成,制成片剂,每日4次,每次4片,15天为1疗程。治疗鼻咽癌226例,总有效率87.3%,对照组总有效率仅14%。 2.宫颈癌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报道:山豆根、草河车、夏枯草各100g,按一般中草药片剂制法,生片0.5g,配合外用药治疗宫颈癌48例,近期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6.7%,在所治各型宫颈癌中,以糜烂型的疗效最好,菜花型次之。外用药:莪术、山慈姑、生南星、苦参各100g,硼砂25g等。先将莪术、山慈姑、生南星、苦参等加水煎煮2~3h,制成浸膏粉后,再与其他药物共研细末,混匀,过筛。撒布于宫颈癌创面,每日 1~2次。 3.膀胱癌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用广豆根、喜树碱联合应用治疗膀胱癌40例,临床冶愈2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方法:口服片豆根浸膏片,每片相当于生药5分,每日3次,每次4片,或用200%广豆根注射液肌注,每日2次,每次4ml。喜树碱膀胱灌注:剂量及次数因反应大小而不同,一般为10~2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40ml,每周3次,或15~3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50ml,每周2次。采用改进的甘油灌肠器自尿道口直接推注入膀胱,经常变换体位,保留2~4h以上,膀胱灌注25次左右为1疗程,部分病例给予瘤体或根部喜树碱注射治疗。 4. 食道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 有报道用山豆根、黄药子、夏枯草、败酱草、白鲜皮、拳参等中药制成片剂对食道癌前病变进行阻断治疗,各组人群5年内发病情况统计,用此方制成的片剂组共统计重度增生者568例,食管癌发病15例,发生率为36%;安慰剂组共统计566例,食管癌发病33例,发生率为58%。食管细胞学复查结果,组方片剂组与安慰剂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用法:组方片剂,每日8片,连服3~5年。 5.滋养叶细胞肿瘤 省某妇幼保健院报道用山豆根制剂治疗滋养叶细胞肿瘤100例,其中恶性葡萄胎90例获临床治愈79例(占87.8%),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绒毛膜上皮癌10例,获临床治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50%。用法:山豆根注射液每支2ml,内含药量相当于山豆根生药2g。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日 1~2次。 此外,还可治疗白血病、肺癌、咽喉癌。
[毒副反应] 一般反应较轻,但久服或大量使用易致呕吐。少数病人有轻微胸闷、心悸、恶心、腹痛及白细胞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