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活动课

 xzq666999 2012-04-19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活动课是必需的一环,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课堂教学的知识通过相应的活动课,使学生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记忆,升华了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知识面。因此,它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

  一、教学氛围要和谐 

  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控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来解除学生的紧张的心理。在上活动课时,老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分组时,让每个小组都留一个空位,使自己在每个组中都有一席之地。学生开始讨论,老师可以随意地坐下,用一两句幽默的话冰释学生心中对老师筑起的堤防,让他们觉得老师离自己很近,仿佛一位大朋友,这样活动起来就能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了。同时,老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小组的动态,适时把握学生间互相传递的信息,以此来调控整个教学过程。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活动之中。

 

    二、确保学生主体地位

    在语文课活动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应该将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而表演则是的最好表达形式。这种形式寓学于乐,寓教于乐。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又可发挥学生的特长,活跃学生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在活动中,根据课文内容编一些课本剧,小品等,挑选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让他们登台献艺,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如学习《这条小鱼在乎》一课,通过小男孩不停的弯下腰,捡起浅水洼里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并且头也不抬地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着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这些动作和语言让同学们演一演,才能真正感受到小男孩关爱生命的美好品质。这样这堂课的主题就跃然纸上。再如学习《地球清洁工》找同学们来扮演小动物们,每一个小动物都说出自己的本领,一定要注意语气。这样就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球清洁工们所起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保护和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语文活动课中要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把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既有直接明示,又有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和疑问时,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作用,这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活动课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和指导密切联系,不过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

    四、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语文活动课必须设法通过丰富多样、新颖多变的情境使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活动内容采用游戏、表演、操作、竞赛、考察等多种活动方式,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如在活动课《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那萌芽的小草,初绽的小花,湿润的泥土,和煦的春风,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情不自禁融到活动之中。再如学习《山行》这首诗,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绘制一幅图画,将连绵的寒山,悠悠的白云,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延伸向远方,火红的枫叶,用明快的色彩,清晰的线条,构画成一幅壮美的秋色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培养了他们的爱美情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上好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开展活动,使语文活动课真正起来,就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力的目的。既可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又能长知识、长能力、增智力,还能使语文活动课与语文课有机配合,相得益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