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赚钱眼光、决定了我们的财富

 黄清风716 2012-04-20
财富就和罗马城一样,条条大路都可以通向它,而这些道路未必都是阳光大道,很多都是羊肠小道,或者看上去是一条绝路,
甚至本来就不是道,却让心有巧思的商人走出一条道来。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商道吧。我们今天来看看唐朝的商人在财富的征途上,是怎样从小路走出大路,从没路走出有路来的。 
 
案例一 将瓦砾场改造为金银库
 
唐贞观年间,有个叫裴明礼的山西人,没听说他有多能耐,倒是有个爱好,喜欢收集破烂,“收人间所弃物”,
积攒多了就卖掉,久而久之积下了一笔财富。发了小财,要不要继续做破烂王,在原有产业上继续做下去,开一家捡破烂连锁公司?
裴明礼的心思可不在这上面,他的眼睛瞅准了长安城金光门外的一块荒地,荒地上堆满了瓦砾,价很低,“非善价者”,卖不起价,估计地产商都没把这地当盘菜。
裴老板还是用捡破烂的思维,将这块地贱价买下来。地到手了,要清除满地的瓦砾,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劳驾搬运工?不行,
这得算算成本:人工若干,垃圾堆放费若干,清理费若干,还有长安市政府环保部门管理费若干……
 
不行,这成本太高了,得想个既能搬走瓦砾又不太费钱的法子。裴老板有办法,他策划了一个“垃圾大灌篮”有奖活动,
就是在荒地里竖起一根根土式篮球架,就是一根根杆子上挂着筐子,
然后宣布:“谁把瓦砾扔进筐子的,有奖。”“垃圾大灌篮”活动获得了长安市民和郊区农民的热烈响应,他们不计报酬,
不辞辛劳,来到瓦砾场,一次次地,十有九次徒劳无功地往篮子里扔瓦砾。有奖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荒地上的瓦砾在群众性活动中,
不知不觉地清理光了。而裴老板付出的成本无非就是付出“有奖垃圾大灌篮”的奖品,而“大灌篮”的命中率才十分之一。
瓦砾清除光了,接下来经营什么呢?放牛放羊!裴明礼将这地盘出租为畜牧业基地。仅仅赚放羊佬的租金吗?
非也,过了几年,遍地都是牛羊粪,裴老板就将果核撒在地里,用牛耕耘翻地几遍,第二年,果树长出来了,一车一车卖到市场上去;
赚钱了,又盖房子,院子里养蜜蜂,果树开花,蜜蜂传花粉,各项生产活动与商业活动良性互动,奏出一章财富的交响乐。
裴老板后来受唐太宗赏识,走入仕途,一直当到太常卿,专门管国家大典仪式的。
              点评:以上是《御史台记》里面的故事。裴老板最大的特长在于善于塑造创富工具。一块堆满瓦砾的荒地,在裴老板的蓝图上,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塑造,从荒地转型为牧场,再转型为果树苗培植基地,最后塑造成集果树、蜂蜜和出租为一体的大型农业集团。塑造盈利工具,也是商人的巧思之一。
 
 
案例二 从废弃的鞋子中找到经商成本
 
裴老板是唐朝初期的企业家,到唐朝中晚期,又有个叫窦乂的传奇创富人。当窦老板还不是老板的时候,
也就是他13岁的时候,他有个舅舅在地方上长期当干部,后来调回首都长安,这个舅舅从地方上带来十几车地方特产——丝鞋,
分给外甥侄儿们。窦乂的那帮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们,看见鞋子就是鞋子,纷纷上去争抢礼物;窦乂却看见鞋子不是鞋子,
能从鞋子上看出其他的东西来,他冷冷地站在一旁不去抢礼物,等大伙争抢完了,还剩下一车,窦乂就要了这一车鞋子,在大伙不解的目光中,
推着车子去了市场,贱卖了五百钱。这是窦老板的第一桶金,也太小了点,能做什么呢?拿着这点小本钱,他居然买了两把铲子,拿铲子干吗?
别急,十三岁的小窦同学还干了件让人更不解的事,当时正值五月初,长安城里到处飞榆荚,小窦似乎闲着没事干,便拿着扫把满街去收集榆荚,收集了十余斗。

捡种子捡出林业生意

两把铲子,一大堆榆荚,窦乂到底要干什么?接着他去找他的伯父,窦伯伯是朝廷里的官,检校工部尚书,手里掌管着一块地——长安城嘉会坊街区的一处宗祠。
窦乂跟伯伯说:“伯伯,侄儿我想借住您名下的宅子,用功读书。”那宗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况且年轻人读书也是件好事,
窦伯伯也没多想就答应了——还是朝中有人好做生意啊。窦乂提着铲子,背着几袋子榆荚来到嘉会坊街区的宗祠,
也没读书,却开垦院子里的荒地,他掘出一条条宽五寸、深五寸的浅沟,挖出来四千多条,把榆荚种下去。
原来窦乂是想发展林木种植业!生产工具——两把铲子,是卖鞋子的钱挣来的,生产资料——榆树种子,
是免费扫来的,生产基地是通过亲戚关系搞过来的,这三个因素缔造了小窦的梦想——经营林木种植。榆树长出来了,窦乂进行筛选淘汰,
剪除掉那些看上去不中用的树苗,让树与树之间的间隔距离为三寸,“相去各三寸”,但这些被淘汰的也不是一无是处,可以卖到木炭市场上去;
剩下那些茁壮的,就可以苦心经营。五年后,树成材了,粗大的卖到建筑市场上去,用来建房子;枝杆大的,卖到车厂去做车辆生产原材料。这么一下来,小窦乂赚到了四万钱。
 
              结语:商人的眼光往往是最直接的,裴明礼也好,窦乂也好,他们刚一接触到某些具有商业盈利潜质的外界事物,
就立刻在脑袋里完成了一份商业可行性报告书。从瓦砾场到农业畜牧集团,从一车鞋子到木材经营,中间隔着不知道多少曲折,
裴老板和窦老板却一眼从原始状态看到它的商业终端形态,然后果断地一步一步将看到的过程变成现实,于是,商业奇迹实现了。

什么是眼光,就是能从事物最初的状态,一下子看到最终的状态。什么是经营,就是果断地按照眼光所预测到的一步一步去做,去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