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体工商户(民生)

 王彦吉 2012-04-20
个体工商户,这个群体恐怕是中国金融业最忽视的群体,也是未来最可怕的成长群体

  消费时代,是谁的盛宴?衣食住行,是谁在支撑?3000万个体工商户,甚至更多的未来的草根创业群体,才是最可怕的成长源泉。

  在这个客户群体的挖掘与把握上,没有一个大型银行比民生银行更彻底、更有远见。到目前为止,针对遍布全国的小微企业,贷款额度50-200万的最庞大的民间借贷群体,成系统、成建制的构筑金融策略的,只有民生银行。餐馆、咖啡厅、包子铺、粥店、药房、足疗店、修鞋铺......这些遍布全国的个体工商户企业,才是实实在在的弱周期。给这些企业提供系统金融服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金融业,就是一个排列组合游戏。100万个客户,同时针对一个银行进行多对一的金融服务,仅仅是初级业态。进一步的升级,是一百万个客户之间的商业交互,通过注册银行完成长期的金融业务,这才是源源不断的商业利益,也就是中间业务的源泉。个人用户,同企业用户相比,有一个巨大的局限性,那就是,个人金融业务的密度,同企业金融业务相比差距很明显。海量企业用户之间,持续不断的交互性金融业务,将是巨大的财富之源。个体工商户,初级的现金频繁交易的金融业态,在未来,将逐步转化成为更为高级的金融业态。类似,民生乐收银这种金融服务,将成为日常业务往来的主要金融渠道。而全产业链客户资源掌控、布局,将会创造难以估量的商业价值。

  企业客户集群的构建,不能局限于巨型、大型企业,这样做,无法形成企业间中间业务的指数规模飙升。必须,要从行业领军企业开始,逐步向下扩张,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内企业客户集群。目前,民生银行对这种发展趋势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理解层面了,已经形成明确的事业部战略,大举扩张进入传统金融业覆盖程度较低的行业,领先于同行很远了

  曾经,对金融创新理解很深刻的招商银行,在这个客户群体的业务理解上,还停留在贷款层面。为什么这么说?招行,对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较低的小微企业,在企业开户上都是很保守的。小微信贷业务,在国家层面开始大力支持,资本消耗降低趋势日益明显后,招行开始逐步涉足小微贷款业务。你控制不住过百万的小微客户群,做不到客户日常业务开户行设立在招行,你怎么培育这个中间业务市场?明显是未来零售业务发展的最重要趋势,还没提高意识,重视其战略发展的重要性。民生,追赶招商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目前,各地商业银行进入小微业务的打法,还是从其他银行获得该企业的征信评估,仅仅针对贷款业务,作抵押借款的较多。真正开展信用贷款,根本就没这风控能力。有这个能力的,还被解读为次级贷,这就是很可笑的风控理解。  

  个体工商户、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巨型,企业一步步成长升级的路径中,两头的客户群信贷风险最低,中间的最高。正如大嘴所说,50-200万的贷款坏账率最低,其次的是10亿以上的。微型、巨型信贷风险很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最高,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人们总是误解。200万以下的信贷,基本上是民间高贷最集中的市场区域,往往贷款人都要提供房屋、固定资产抵押,银行对这类客户不受理,就只能沦为民间高利贷的鱼肉。这部分客户的正常金融业务的经营风险很低,特别是有抵押的风险更低,相当于当铺业务。

  民生坏账率,即使飙升,也很难出现在商贷通业务的核心客户群,特别是把客户基础继续扩张后,将户均贷款余额继续降低,将更不容易出现大规模的坏账。真正危险大的是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这对任何一家银行都是一样的。

  经济环境极不景气时,千万、亿级的信贷项目,很有可能导致中小企业老板跑路,不可不防个体工商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