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罗盘详解-第三十七层 缝针二十四山向2007-10-08 12:09:39 来源: 藏风得水 评论:0 点击:593
【详解】所谓缝针,是对以指南针方位的杨公正针为主体而言,中针的子午,在正针壬子和丙午的界缝,缝针的子午在正针子癸和午丁的界缝,因此中针和缝针都是缝针,为了区别二者的称...
【详解】所谓缝针,是对以指南针方位的杨公正针为主体而言,中针的子午,在正针壬子和丙午的界缝,缝针的子午在正针子癸和午丁的界缝,因此中针和缝针都是缝针,为了区别二者的称谓,位处罗盘三针之中的另名中针,即赖文俊布衣子所创制的人盘。除杨公正针称地盘的位处内圈,其位处外圈的缝针,仍名为缝针,即杨公晚年创设的天盘。罗盘三大针的正规名称是:
内盘,正针,地盘,另名子午针,杨盘。
中盘,中针,人盘,另名赖盘。
外盘,缝针,天盘,另名杨盘。
缝针以指南针所指南北,在中针子癸午丁在缝针壬子丙午的界缝,因而称缝针。这种解释也是适当的。
现代中国罗盘的始祖是土圭,土圭沿用了数千年,东晋郭璞《葬书》说:“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宋廖禹《阴契阳符》说:“则向首之支干宜审,格以土圭。”直到民国年间,乡村民间还是用土圭(更名日晷)利用日景方位校正时钟。
所谓日景方位,《周礼·冬官·考工记》说:“匠人建国,水地以悬,置以悬,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书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是别四方。”中国古代风水术说:据今人考证,方法如下:在水平的地中央立一柱,通过悬绳使其垂直地面,然后允察太阳在日出与日落时柱子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这两个影子与以柱为圆心、柱长为半径所画的圆的两交点连线即正东西方向。再参考正午时的柱影和夜晚极星的方位来校正。
上述的方法是不可以别四方的,因为地球自转的假想地轴不是垂直于太阳与地球的连线,而是地轴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六十六点五度的倾斜角;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是沿着一个椭圆的轨道运转,所以地中心垂直柱的投影是因地球自转时间和公转椭圆轨道位置的不同,它的投影位置也随着不同,上述交点的连线就不一定和日景东西方平行,因而上述方法是不可以别四方的。
“夜考之极星”也是不正确的。古人在未观日景制造土圭之前,漫漫星空,有什么方法知道北极星位于北方呢?既然知道北极星位于北方,就不必观察日景了。不难理解,古人是先通过观日景,利用水地立柱的日影在夜间发现北极星的,或利用水地立柱的日影制造了土圭发现北极星和二十八宿的。
日晷的构造是日晷中间有一根约一寸长的可竖可倒的小圆杆。以圆杆为圆心的圆周边缘刻有三百六十五度并注记了二十八宿,在二十八宿的内圈记有十二地支,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远离城市的乡民,听不到城市的午炮,就是利用日晷观日影指向何方能大致把时钟校准。
日晷是土圭的后代,根据日晷的构造,不难推测到古人如何观日景制造土圭的。
首先是“水地以悬”,在水平的地面悬上一柱与水平地面垂直,以柱为圆心,以柱的最长日影为半径(不得短于第二长影),在水平地面上画上圆,在圆周上划分若干等弧长的分划(对应圆心角相等),然后每天观日出、日没及日中的日影,将日影的长短及柱影所指方向,在水平地面上做上日影记录,这样就必须建立许多的日景场。如果有了席,可以在席上逐日做上记录。
这样以每日最长的日影为日出和日没方向,以最短的日影为午中。再利用滴漏或其它户或记录日出至午中和午中至日没需要的时间,将每日的日景结合滴漏就可制定每日的时数表,发现每日二十四小时的相对规律。
随着逐日的日景记录,就发现了日出至日没过程时间最长的冷天日(冬至)和时间最长的热天日(夏至),并发现若干日数(三百六十五日)冬至至冬至、夏至至夏至的日影吻合,再利用夏至日出日没和冬至日出日没的方位(即日影东西位置)的平均值,创造了先定东西后定南北的以日景方位正四方的土圭。缝针二十四山的方位就是日景方位,也就是土圭的方位,与土圭所以不同之处,是土圭只在十二支的十二个方位,而缝针随着正针的二十四山也加上了八干四维共成二十四个方位,土圭是依靠太阳光正方位,而缝针是依靠正针的指南针正方位。
杨筠松初用的地理术罗盘是根据发明磁针后的司南六壬盘改制的,把司南的天盘十二干维与地盘十二支合并为二十四山,子午方位是依靠指南针正向的。在二十四山下面附有七十二龙,就是今天中国罗盘的正针,即地盘,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定向都是用这两个圈,唯金星坐度用周天二十八宿分度。
在地理术实践中认识到堂气,即地理术的周围自然环境与太阳光的重要性,才创制以日景方位的双山缝针,专用于外接堂气的消砂、纳水,因此,正针和缝针都被称为杨盘。
缝针和正针一样以十二支气为主体,正针的八干四维是一干维辅二支,如正针壬宫,右半宫辅亥,左半宫辅子,正中无气为大空亡。而缝针是一干维辅一支,如缝针壬辅子,癸辅丑,艮辅寅,甲辅卯,乙辅辰,巽辅巳,丙辅午,丁辅未,坤辅申,庚辅酉,辛辅戌,乾辅亥。因此,壬子同宫,癸丑同宫,艮寅同宫,甲卯同宫……
所谓同宫,是缝针壬子同正针子宫,癸丑同丑宫,艮寅同寅宫……如壬子同宫,缝针的壬初正对正针的壬中,缝针的子终正对正针的癸中。正针的子气是从正针壬中至正针癸中,正对缝针的壬初至缝针子终。所以称为同宫。缝针所以称为双山,也是因此而得名。
所谓三合,是指坎离震兑四方,即水火金木四局的生旺墓,如水局长生在申,帝旺在子,墓库在辰,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这是以地支而言四局三合,在缝针是坤申同宫,壬子同宫,乙辰同宫,所以在《青囊奥语》开头就以干维言四局,即坤壬乙文曲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贞,巽庚癸俱是武曲位,乾甲丁贪狼一路行。文曲是说以九星命名水局,廉贞是说火局,武曲是说金局,贪狼是说木局,是以九星命局名,而不是什么“九星法”。
双山三合五行,就是说缝针的双山,组合的生旺墓三合,每组三合在水火金木四局五行的属性。如坤申、壬子、乙辰三组双山中,坤不属土,申不属金,乙不属木,辰也不属土,而申子辰、坤壬乙都是同属水。就称为双山三合五行,而这种五行必须是双山,也必须是三合,才可以称为五行的水局。
凡属双山,三合五行都是属于缝针,正针没有,中针也没有。中针虽有子癸、丑艮、寅甲……同宫的双山,但在地理术是没有作用的。王彻莹、赵九峰的所谓“双山三合五行长生法”,用双山立向,正针没有双山。称水口为丑艮、戌乾……都是不合法的,中针虽有丑艮、戌乾,但是消水是不用中针。
缝针双山是郭杨曾古法地理术专用于外接堂气,即是专供消砂纳水的专用针,因此,郭杨曾古法地理术称为双山三合五行长生法是不全面,也是不太恰当。郭杨曾古法地理术,以乘生气为主,即是以格龙乘龙气为主。消砂纳水是其外接堂气,适应自然环境,是郭杨曾地理术为达到乘生气的手段,是外在条件,是外因。格龙乘气才是内在条件,是内因。所以郭杨曾地理术应该称为“乘生气法”,称为双山三合五行长生法是不太恰当的。
缝针二十四山的应用:
缝针二十四山是杨筠松首创的,当然是为郭杨曾地理术的需要而创制,因此,郭杨曾古法地理术者才可以理解缝针双山,应用缝针双山。其它地理术者是不理解缝针双山的,更谈不上运用了。
郭杨曾古法地理术的中心内容就是《青囊奥语》和《天玉经》,一句话就是七十二龙,因此缝针双山是为七十二龙服务的。七十二龙是格龙乘气、内乘龙气的主要工具,缝针双山是消砂纳水,外接堂气的主要手段。反此,即不成为古法地理术了。
郭杨曾新法地理术的八门三奇、归藏连山周易卦、禄马贵人……就已经插入了玄学内容。“生旺死绝同归库”的立向秘诀,也将古法地理术引入歧途。
冒“杨公真传”的明代王彻莹《地理直指原真》,清代赵九峰《地理五诀》,其立生、旺向,没有生旺水朝堂也称“生来会旺,旺去迎生”。流神宜流天干,不宜出地支,就不理解缝针双山了。既称双山,如壬子是同宫于正针子宫,缝针子,固然是正针子宫,缝针壬同样是正针子宫,有什么天干地支的区别呢?特别是“百里江山一向间”,可以移动墓碑或转移大门的向,就可以化凶为吉,这还能够乘什么生气吗?
凡属卦例地理术,那就更不用说了。
净阴净阳的辅星卦,立了阴向,阴水阴砂就称为吉水吉砂,那怕阳水是清澈秀丽源远流长也是凶水,阳砂是尖齐高耸方圆秀丽也是凶砂,要用什么缝针双山呢?而且缝针双山不是全净阴净阳的,如乾亥双山。乾是属阳,亥是属阴,岂不是阴阳驳杂了。特别是《解定》介绍缝针双山是净阴净阳法的地盘,阴阳驳杂的缝针双山,怎么可以作立向的地盘呢?
再看一看罗盘上面注记了的九星法,是以地母卦为主体的,它固定了艮巽兑为三吉,及并其纳卦丙辛丁为六秀,所以只需求有三吉六秀的砂和水,任凭立什么向都是吉利的,因而也用不上缝针双山。
由此看来,缝针双山是专为郭杨曾古法地理术而增设的,其它地理术是用不上的,其它地理术者也不懂什么是双山还是单山。从《解定》和《透解》就可以证实这一论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