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于唤醒 大凡人类,都有一种向上向善、发展自我的天性,并且蕴藏着相应的巨大的情感与智慧能源。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显现为进取心、积极性、创造性等积极表象的情感、智慧能源往往处于沉睡状态。所幸的是,教育于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标志性地贯穿始终,令这沉睡状态,得以减弱,乃至消弭。因此,教育自其诞生之始,就注定是一门关于唤醒的艺术。 然而,这又是一门永远发展着、且永无臻境的艺术,否则,人类怎会穷数千年之精气神,才以群星璀璨点缀历史的星空?虽以璀璨,却也只是点缀,而非弥漫。人才之难铸,显见。不过伴着历史的演进,人才观也随之发展,精英化教育与平民化教育的并行不悖,使每个人均有成为人才的可能与机会。于是,如我一样所有从事着基础教育的人们有了唤醒每个孩子的教育梦想。无疑,这一梦想是一种美。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言:“寻求美的过程,其本身也是一种美”,要成就这一关于唤醒的艺术梦想,其本身也需要艺术。 [管理案例] 案例一: 与有效相连接的校本培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大量突出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涌现出来:教师的教学在原有学科体系上引进了更多前沿的、综合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内容;一纲多本的教材,使得教师必须对各种课程形态和教材版本做出优化选择和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要求教师能恰当的、娴熟地组合和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变化,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面对诸多挑战,教师唯有选择终身学习,站在各学科的前沿,改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教学技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这必不可少的途径就是进行校本培训,然而,怎样的培训内容最切合教学实际,怎样的培训方式最有利教师成长,怎样的培训又最具学校特色,真正走上“校本”之路? 在行政组会议上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纲要等理论文献,二是印发一些教育教学实例,由学科部统一组织学习。方案实施后效果不佳。在广泛调查、了解、思考之后,我决定采用“互动生成”、“诊断反思”和“出校进修”等培训方式,将“校本培训”真正与“有效”连接起来,将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 “案例启发式”培训,一般由我或者一位副校长主讲一个案例,会场内各处按放七至八个麦克风,教师们根据案例可以随时提问,随时发表见解,台上台下相互交流、切磋。一个教师就是一个智慧个体,每个个体都能发光发热,但形单影只不足于相映成辉。我们不能做沙滩上的沙石相互碰撞,要做天空中的群星相互照亮!通过互动式校本培训,敦促教师围绕着培训主题,认真思考,进行思维碰撞,引发脑力激荡,产生思维火花,并在认真审视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基础上,提出各自见解,提升教育理念,挖掘思想深度,扩大思维空间,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诊断反思式”培训是基于“每一名教师既是培训者,又是被培训者”这一理念建构起来的。每周四晚上由某学科推荐一名教师上一堂研究课(执教科目及教师由各学科申报,教务处结合学校工作统一排定上课表,各学科轮流执教),全体教师参加听课活动,课后,各学科分组讨论,讨论的内容一为研讨该课的优劣,二是研讨该课对本人及本学科的启发。这样,使每一位教师同时担当了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双重角色。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理论认为:经验加反思等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我校在校本培训中构建实情实景的课堂教学,使各个教师随时提取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进行有效的判断,与自身教育经验相联系所作出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主动获取信息,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水平,促进知识重构与能力发展。同时通过讨论,又促使教师自觉地立足于学校,立足于各自学科,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中蕴含有许多真知灼见,产生自己的教育管理,提高了理论水平。 “出校进修式”培训是由于我校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积极联动周边地区,向外派出骨干教师,探讨、交流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就2005年下半年,我校连续派出多批师生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内蒙古、宁夏、重庆、杭州等地与友好协作单位进行插班学习或会课交流。回来后撰写学习心得,向全体师生汇报,共享学习资源。拓展了我校师生的视野,丰富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改实施水平。 “课改”真正要改变的是教育者的理念,校长的精神引领就在于唤醒全体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冲动与渴望。 案例二:一盆迟开的菊花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路上永恒的主题。爱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相信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但面对或调皮捣蛋或成绩差强人意或者个性过强等等一些“另类学生”,很难保证每一位教师能像爱其他学生一样爱他们,是这些学生没有优点?不是,而是我们教师没有睁大双眼去寻找!是他们没有潜力?不是,而是我们教师没有耐心等待!而在没有睁大双眼和没有耐心等待中,一朵朵鲜花还没有来得及开放便可能凋谢了。也即是说,在教师爱与不爱之间,鲜花便会决定自己开花还是凋零。如何能唤醒教师对这部分“另类”学生的爱呢?我作了长达近半年的准备…… 又是一个星期二,一周一次的校本培训时间又到了。 这次与以往稍稍不同,我在讲台上摆放了一盆盛开的花。从教师们的眼神中可是看他们有些纳闷儿:一直追求朴实的校长今天怎么也学会装扮了?有一位教师就直接利用安放在会场内的麦克风提出了心中的疑问:唯有在秋天才盛开的菊花,怎么会在这阳春三月天怒放着?怎么会有这不按时开的菊花?是塑料的,暖棚里培植的吗?他的提问引起了教师们热烈的讨论,这正我所需要的情景,于是我便像往常一样又一次讲起了教育小故事: 前一年一入秋,朋友相送了四盆菊花,有两盆按地怒放,另外两盆却迟迟不肯开放。我舍不得将它们丢弃,放在家中全当看绿叶,哪知年底第三盆开了。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便给于第四盆悉心照顾:每天拿到太阳下使它能接受到阳光的亲抚,每一天在太阳下为它浇上稍微温热的水使它享受到甘露的滋润。或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亦或是我的真情打动了它,它别无回报,唯有用芬芳的花香、美丽的花姿来答谢,终于在温暖的三月开花了,就像是市场上反季节蔬菜一样,它成了人们眼中的稀有的珍品! 讲完后,我要求教师讨论十分钟,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十分钟之后,便有十多位教师发了言,他们认为:在教学中,我们也有这份耐心、悉心对待一些“另类学生”吗?或许我们许多教师也有这份爱心,但关键是这样的耐心、爱心、悉心能坚持多久?我们往往缺少那份恒心,往往会虎头蛇尾,终究不了了之;品学兼优的学生无疑是教师手中的“宝”,教师对打他们倍加呵护,关心备致,即使犯了点小错误也视而不见。而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即使是同样小的错误哪怕是更小的错误,也横加指责,使他们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试想,校长的那盆菊花如果没有受到那份特殊的照顾的话,恐怕早就夭折了吧,哪有三月的芬芳呢?对于那些有灵性却不安分的“特殊生”,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又哪会成为人们稀罕的珍品呢;事实上,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中国就有齐白石,年少时只能以木匠为生,五十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终成一代国画大师;而外国就有爱因斯坦,年幼时数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没有阻碍他成年以后智力的蓬勃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家”桂冠无可非议地属于他。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一块玉,一块可雕之玉,对他们一视同仁。并要坚信,在爱滋润下,“另类学生” 终有一天都会成就自己,成为社会可用之材,像那那第四盆菊花一样,成为三月天一道尤其亮丽的风景。 每周讲二至三个教育小故事培训方式已坚持三年了,校园的巡视,与教师学生的谈话,听课或参与活动,阅读的报刊杂志都是故事的来源。每一个故事便是一份启迪,启迪教师们的教育智慧;每一个故事更是一份唤醒,唤醒教师们的教育之爱! 案例三:为成长配色 我们渴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说着“我能行”、“我成功了”走出校园,走向更高层次的殿堂。但是在教材的不断更迭中,在学习内容难度的不断增加中,在十年间学生人数翻了一番可高中招生数却不见明显长势的状况中,在评价体制仍以考试为重头戏的现状中,使许多孩子学习上丧失了尊严,在生活上远离了乐趣,学习生涯成了他们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这让我心痛!如何改变?让我们东洲中学成为孩子们主动求索知识的乐园,成为攀登发展的起点,成为生活的天堂,让每一个孩子在校园中都骄傲地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家长走进校园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于是通过班主任例会、年级部和学科部主任联合会议、行政组会议等多次专题研讨,达成一致共识:每一个教师撇开以文化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标准,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设置各种活动,为成长配色,使每一个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的才华,随时以“我是很棒的”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交往中。 于是,学校里许多活动开展了起来,并渐渐地成为了富有我校特色的常规项目: 平凡小语——在校学生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对激励学生进步的作用显而易见,但爱因斯坦、祖冲之还是离学生太遥远了,而校园里不乏优秀学生,不缺“豪言壮语”,只要有心,便可以像冬季腊梅吐露芬芳,而且因为平凡而可近,由于幼稚而可爱,于是每年一度的“平凡小语”的征集能牵动全校每一位师生,通过评比,优秀的便像摸象样地印制成标语在校园的每一个显要位置陈列,这在约束着入选者本人的同时激励着其他同学。 班级宣传栏——每一位学生的才华展示场所。一次一位学生来信反映:学校只有一处宣传栏,这对二千五百名学生的来讲是杯水车薪,虽然学校不断更换,但老师们的精力和宣传栏的面积不足以反映每一位学生的才华,建议每班建一个宣传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这一提议立即得到所有行政组成员赞同。于是,后勤部门利用教室前窗户与窗户之间的空间,为每班建起了两个宣传栏,同时要求每两周更换一次,发现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才艺,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上榜”机会。 节日活动——每一位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梦想引领,全员参与”是我们举办各种活动的宗旨。艺术节开幕式的主持人、演员、来信祝贺者全部来自于我校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著名艺术高校的学生以及北大、清华、人大、北外等一流高校近四十位校友,他们的到来和祝贺以及对学弟学妹的寄语给在校学生一个个梦想,激励他们奋发进取。而在艺术节的“千人竞唱赞东洲”大合唱比赛、“百米长卷绘东洲”现场书画比赛、“八方才艺展东洲”工艺制作比赛等前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各种活动。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也照此模式举办,“难忘的教育达到教育的终生难忘”在东洲中学成为现实。 学生校长——学生们的精神领袖。在我校领导组名单中,有四位特殊的人物,他们是由全体学生推选的代表,通过在学生代表会议上竞聘而来的学生校长,他们分工负责一个年级,可以在聘任助理协助工作,完成上传下达的任务,他们并不一定是成绩最优秀的,但他们必定会成为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也必定能成为具有相当管理能力的人。 学习是艰苦的跋涉,兴趣是沿途最容易被遗弃的珍宝。校长激情呐喊如能换得一点成就的话,我愿那是孩子的学习兴趣。 [专家点评] 主动发展的精神引领者 戚业国 有一个关于小闹钟的寓言故事讲到,上帝在分配年度任务的时候要求小闹钟新年里必须完成525600圈的循环跑,小闹钟讲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这么多圈,不可能!于是上帝的助手讲,不要给它那么多任务,只要求它全年不要偷懒,每秒动一动就可以了。结果年终总结的时候,小闹钟吃惊的发现,他完成了上帝给它的全部任务,当然也得到了上帝的奖励。 教育面对的是处于发展中的受教育者,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就是通过施加外部影响,进而引起学生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和转变,学生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没有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学习,所有的教育行为都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教育的根本就在于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学校管理就是要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群体期望、激发教师个人自我发展和推动学生自主发展的热情。张炳华校长在实践中喊出“教育的根本在于唤醒”这样的命题,无疑是对“自主发展”“主动发展”最好的精神引领。 东洲中学正是以这种精神为动能,形成以张炳华校长为核心的团队合力,抓住了三个发展的牛鼻子——学校的发展需要激活主动发展的“学习机制”,教师发展需要唤起教师的专业精神,学生的发展需要唤醒自主发展的需要。这些发展的动力基础就存在于学校组织中、存在于教师职业属性中、存在于学生个人的内心世界中。 学校领导者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学校组织的有效管理,形成主动发展的学校文化;通过对教师的有效管理,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对学生的爱;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兴趣和责任。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