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信用社优质客户流失折射贷款利率定价问题

 juluyuan 2012-04-23
农村信用社优质客户流失折射贷款利率定价问题
作者:张林,刘建…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点击数:772    更新时间:2009-11-17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支持县域经济和农村中小企业方面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山东菏泽人民银行单县支行近期调查发现,由于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在适应市场变化上存在缺陷,一部分依靠农村信用社发展起来的优质客户离开农村信用社而转到其他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给农村信用社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农村信用社优质客户流失情况

  据调查,自2006年以来,单县农村信用社累计流失优质客户13家,涉及贷款18500多万元。比较典型的是单县百寿坊有限公司,该公司是1999年成立,在其10年多的发展过程中,单县农村信用社给予了大力扶持,累计投放流动资金贷款达近亿元,这些资金为该企业的快速发展、上台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该公司的稳步发展也给单县农村信用社贷款收息和组织低成本资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两者在合作中达到双赢。但在2006年3月份,该企业却离开单县信用联社转到其他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截至2009年8月底,单县百寿坊有限公司被农业银行单县支行评为“AAA级”客户,该公司在农业银行单县支行贷款余额400万元,在建设银行单县支行贷款余额300万元,在工商银行单县支行贷款余额400万元,而在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零。调查发现,该企业离开农村信用社的根本原因是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太高,企业财务负担加重。如该企业2005年在信用社贷款余额为300万元,执行利率为9.36%,到期偿付利息28万元;而在商业银行同样的贷款,却执行5.58%利率,到期偿付利息为16.7万元,两者相比要多偿付信用社利息11.3万元。作为市场的参与者,百寿坊从信用社的客户中“出走”与以最少成本追求最大利润的市场规律相符。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是优质客户流失的主要原因,同时反映出当前农村信用社图变意识不强,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僵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存在问题

  (一)图变意识不强。县级信贷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明显解决,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功能的萎缩,农村信用社在县域信贷市场的垄断地位不断增强,导致信用社在利率定价上长期存在“皇帝女儿不愁嫁”意识,执行的贷款利率偏高。近年来,县级信贷市场供求发生了变化,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调整贷款结构,把支持中小企业作为信贷投放重点,信贷投放逐步扩大,民间借贷资金也较为充足,一些经营良好的中小企业较容易在民间借贷市场或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低于信用社融资成本的资金,所以减少在信用社的信贷规模或转移在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就成为这些企业的必然选择。而信用社却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仍然固守原来的认识,导致了优质客户“出走”。

  (二)利率支农观念淡薄。主要表现是利率定价僵化,没有对农村符合产业政策的优质客户执行优惠利率。目前信用社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档次过于单一,没有顾及地方扶持产业和符合产业政策的骨干企业的需要,没有对这些企业的利率差别要求作出市场回应,挫伤了贷款者的积极性,致使优质企业“出走”。

  (三)应变能力不强。主要是利率调整程序过于机械,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弱。据调查,自2004年10月执行新的利率以来,单县农村信用社只是在当时进行了贷款定价,到目前为止基本未作调整。目前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是依照其上级部门制定的利率定价办法与管理模式,没有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论证,根据辖区执行情况进行及时修订和完善,造成利率定价偏离当地资金市场实际。

  (四)政策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央行出台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等利率政策,在一定范围内给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自主权,农信社可抓住有利时机,明确支持重点,贯彻国家“有保有压”的信贷方针。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环境较为滞后,信用村、信用户及授信企业少,影响了浮动利率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效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政策效应的发挥。

  三、对策建议

  (一)农信社应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转换经营意识,根据信贷市场变化情况,对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作出适应性、针对性调整,切实解决利率定价过高问题,从而稳定优质客户。

  (二)农信社应强化利率支农观念,积极履行支农职责,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骨干企业要执行优惠利率,避免利率定价过死。在以优惠利率支农的同时要扩大对从事农副产品购销、加工龙头企业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在利率定价上给予倾斜,不搞“一刀切”。

  (三)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利率定价效率,借以增强适应信贷市场变化的能力。建立客户档案,根据企业的综合指标细分客户等级,对利率进行分别定价,对黄金客户要在利率定价上进行优惠,实行逐笔定价机制,并定期追踪监测和调整,积极改善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利率定价机制,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企业的利率反应,作出适时调整,保证在最大范围内避免出现优质客户的流失。

  (四)加快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发挥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继续做好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加大对企业授信力度,切实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从而真正发挥利率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保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