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闷热的夏天,或许只有古老的书院才能平静燥热。

 

夏天随着梅雨季节来了。显然,苏州早在前些年就失掉了"梅子黄时雨"的味道,要寻访古意,要借问闲愁,或者要体味"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梅雨天,也许只能到贺铸的诗歌中寻觅了。

这个闷热的夏天,或许只有古老的书院才能平静燥热。

书院这个词语,很多人是陌生的。人们不知道,这种教育形式曾鲜活地存在过上千年。一千年里,由民间始创的书院从乡野山间走来,迅速在中国大地崛起,并很快成为主流教育。江堤先生在《书院中国》写道:"天下纷争,乱世中的文化英雄择胜地、立精舍,以一种极端个性化的独立文化品格横空出世。他们的野性和对官位文化的反叛,将最初的书院文化进行了豪情满怀的表达。"

我拿起杨镜如先生《千年府学》系列丛书之时,满心装着的便是紫阳书院了。

紫阳是朱熹的号,以紫阳命名的书院有多所。分散在苏州、徽州、杭州、汉口、漳州等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州的紫阳书院了。苏州紫阳书院是清康熙五十二年由江苏巡抚张伯行创建的。办学历史延续了一百九十一年,共有二十八位山长,其中著名的人物有沈德潜、钱大昕、石韫玉、俞樾、冯桂芬等。当时,苏州紫阳书院名列全国23所省级书院之中。乾隆皇帝曾到此巡视过六次,这一殊荣只有杭州敷文书院能与之媲美。

紫阳书院改制于鸦片战争之后。当时洋务学堂大量兴起,改革旧式书院成为大势所趋。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下诏将各省城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2年,诏令改紫阳书院为校士馆,1904年江苏巡抚端方于紫阳书院院址改建江苏两级师范学堂。

紫阳书院,近在咫尺。"白鹿遗规"的匾额今何在?这块匾是沈德潜在乾隆十六年讨来的。乾隆皇帝还另赐沈德潜诗:"水碧山明吴下春,三年契阔喜相亲。玉皇案吏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相逢的喜悦、亲切垂爱之情尽在诗中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夏日炎炎,校园中人影稀少,昔日的紫阳书院如今只剩尊经阁的础石了。能做什么呢?用眼光抚摸这些有感觉的石头,我想起了泰戈尔的诗句:天空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对紫阳书院而言,也许另一版本更好: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我已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