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春一 《红楼梦》开篇以《石头记》传言,空空道人听了如此说,思忖了半晌,想这《石头记》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篆成目录,分成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大仁大恶之论,也是希望当权者存一点仁心,保留《红楼梦》。 二 书中塑造了三个美好的丰满的人物形象:贾母、贾宝玉、林黛玉。贾母是一个豁达、善良、热情、忠厚的长者,治家有方,宽待下人,德高望重。初一这日,贾府众人在清虚观,因小和尚乱闯,与又打又骂的凤姐不同,关心疼爱一个不相识的小孩。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得知,与冷冰冰的王夫人、凤姐不同,热情非常,关怀备至。丫环紫鹃对宝玉说了一句林姑娘要回苏州去,宝玉登时傻了。贾母惶急,见了紫鹃,一把抓住。忙问:说了什么,快去道歉。得知是一句玩话,说:我当有什么,只是一句玩话。因金钏对宝玉说了一句“往你东小园里拿环哥彩云去”。与又打又骂又赶人的王夫人不同。 贾母豁达大度、不拘小节,在家宴中,年长的婆子比年轻的主子还尊贵,婆子入座,主人站着。 贾母教育后代与暴打孩子的贾政不同,喜爱活泼健谈,注重说理教育、重视环境教育,不许宝玉随便外出。 再则,贾母心中已有人选,那就是林黛玉。林黛玉是侯爵的孙女儿,前科探花的女儿。虽然父母去世,但两块招牌依然闪闪发光。林黛玉初进贾府,众人见他年貌虽小,但言谈举止不俗,贾母甚爱,饮食起居一应皆如宝玉,比亲孙女还亲,身边只留宝、黛。若把薛、林二人比较,宝钗可说是百里挑一、甚而万里挑一的贤内助。但林黛玉是天上不多,地上罕见的万山丛中一点红似的绝代才女。贾母晚年的幸福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贾宝玉唱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最能表现林黛玉性格特点的是凤姐生日那天,贾宝玉偷偷地出去祭奠金钏返回。贾母等责怪后,黛玉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子朋也不通得很,不管在哪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上来做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四十四回}宝玉忙要一碗热酒敬凤姐心里不知是啥滋味儿。众人不知偏她看出来,看出来就看出来罢,偏又说出来。说什么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当惜春画画要告一年的假时,黛玉说,都是老太太一句话闹的。直截了当地批评贾母,贾府上下,只有一个林黛玉。贾妃省亲时,要宝玉当面做四首诗。黛玉替宝玉作了一首,用纸条扔过去,贾妃能看不到么?总共六个人,那三个老老实实的。面对这个大胆、调皮、才华横溢的小表妹——祖母的心肝宝贝,装着看不见吧。 林黛玉甚至敢在夜晚到宝玉房间,根本不避嫌。 三 宝、黛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宝、黛是不愿分离的鸳鸯;宝黛是比翼高飞的凤凰!两人思想观点相同,性格相近,博学多才,聪明活泼。两人皆不用为衣、食操心,终生研究学问,乃人生之大乐也! 宝、黛在贾母的关怀影响下,健康地成长,意气风发,睿气逼人. 自私、刻薄、无情、杀人不见血的王夫人才是宝黛悲剧的制造者。风烛残年的贾母在贾妃病逝,锦衣卫抄家 主张宝、钗结合的王夫人,借此机会,谎称贾母遗言告诉贾政,用贾政逼迫宝玉。后果是一个气病卧床,一个是傻里傻气。王夫人不仅如此,恐怕还对黛玉说了什么,一是为了宝、钗婚礼顺利进行,二是泄多年做媳妇的怨气! 高傲自尊的林黛玉,在万般无耐的情况下,选择了——宝、钗新婚之夜,在可爱的、有美好记忆的桃树林里上吊自杀! 黛玉的惨死,是对王夫人及封建礼教的控诉;黛玉的惨死,给宝玉带来撕心裂肺地震撼;黛玉的惨死,使宝玉痛不欲生,痛定思痛,更看清了王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 把黛玉愤而走向绝路,改成因疑心而生病,因病重带气而死。让宝钗好好地活着,这就大大地淡化了爱情悲剧,也大大淡化了曹雪芹的思想意识。 高鹗出色地完成了政治任务,也促使后人无休止地争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