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观念下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009-04-12 13:58
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郭峰
教育创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和灵魂,是当今时代特点、国际竞争态势对人才和民族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教育创新主要通过教学创新来实现。那种“银行储蓄”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能实现教育对象的人性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等价值特征。因此,进行教学创新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构建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模式。
策略之一:教学观念个性化 教学观念是制约构建教学模式的首要因素。因而,构建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模式的首要策略就是确立个性化的教学观。从人的发展来看,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滋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土壤。所谓个性,是指个体的人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既包括人们彼此相同的共同性,也包括人们彼此不同的差异性,这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们的共同性并不否定或抹杀人们彼此不同的差异性。因为作为促进个体发展的教育包含着两个矛盾方向的变化而又重新系统化的过程,即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化是一种求同的过程,旨在保证个体为社会所接受并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个性化则是一个尊重独特性的存异过程,旨在激发个体的自主精神与首创精神。个体的发展是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中和谐发展。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发展人的个性的过程,把富有个性的人作为教学的培养标准,注重多样化、个性化。在教学过程中将受教育者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在知识、能力、情感、伦理等方面得到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个性化的教学观应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民主性 个性化教学是真正的民主教学,民主性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在本质上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学,让其充分和谐、自由地发展。 主体性 主体性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与学生自主的活动、创造的活动,这种活动能引起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的反应,从而使个性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 和谐性 和谐性是指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各方面个性的和谐发展,并不是对所有的个性都加以肯定,而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抑制和克服不良的个性。 个性化的教学观要求教师的角色由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这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与教学科学的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要重视个人的自我意识、个人的自我教育、个人的实践或职业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的是一个反思者的形象。这种反思既有对过去的理解、批判性反思,也有对学生及教育环境的反思;既是个人独立的反思,也是团体合作的反思。这种种反思共同交织于教师的行动中,使得教师的行动系统地、理性地、螺旋式地向个性教学目标靠近。
策略之二:教学目标全面化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归宿,是确立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学目标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计划经济时代,学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建立了单一的过分强调专业教学的体系,这套“专才型”的教学目标体系,在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各行各业急需各种专业人才的背景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培养“专才型”的教学目标体系已充分暴露出其知识体系单一、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创新能力差等弊端。这就要对现行的教学目标进行审视,构建培养全面发展、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教学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全面化应当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又是一个重视培养人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情感体验、坚强意志、良好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过程。这二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协调平衡,这种全面化的教学目标体系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因为,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一般说来,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越系统,能力就越强,那么他的创新能力就越强。但是,二者并不是成正比发展的,比喻说“高分低能”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人的创造动力是由非智力因素提供的。人的创造动力系统由以下三大要素组成:其一是内驱力,它是由创造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构成的;其二是情动力,创造的热情和激情是主体创造动力机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三是意志力。这三大因素构成了创造的动力系统,使人的创造能力积极有效地转化为创造行为。
策略之三: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把现代技术引进教学领域,以便把手工业性质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造成为现代、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构建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首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可以使学习者从多种感官来获得多种体验,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尤其是仿真技术应用于教育后,可以提供比较真实的学习情景,使学习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其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可以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信息的传递速率也大幅增加,相当于延长了人们的学习时间。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卫星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再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育者获得更多的解放。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育者的重复劳动现象异常突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保存教育者的劳动成果,使劳动产品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减少了重复劳动现象,节约了教育者的劳动力,使教育者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最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习更加自由、更加个性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使学习者在任意的时间、任意的地点,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更有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养成。
策略之四:教学形式实践化 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少,教学脱离社会实际需要,忽视了学习研究的普遍意义在应用、最高境界在创新。我们知道,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所必需的内在条件的综合,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知行结合,仅仅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不可能形成能力。而实践活动是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意识、态度和方法。这既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也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知识经济时代是高等教育由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只有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从实践活动的方式看,大学教学的实践环节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具体而言,尤应重视培养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和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学问,形成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这对学术的发展和学生将来的创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状况直接关系着他们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关系着学生将来的创业。大学生的这些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的教育功能,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实际才干。
策略之五:教学方法综合化 现行的教学模式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法,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不重视研究过程和实践环节;忽视应用、发展、创新。这种灌输式教学造就了学生的全盘接受、盲目崇拜、思维定势、唯命是从,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此,构建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应把现行的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转变为以研讨为主的综合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双向、探索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对研究法、发现法、暗示法、范例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在运用以研讨为主的综合化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讨论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展开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彼此接纳与完善。研讨的目的不是为了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应允许各种观点的存在。在这里,没有强求一律,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得到认可和欣赏。教师用自我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在研讨过程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教学方法的综合化将突出受教育者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策略之六:教学环境和谐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自由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先决条件,学校里的学生被教育成遵从权威的人是社会缺少创造性人才的根本原因之一。瓦解、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和谐、尊重、宽容这样一个凸显学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教学环境中才有可能。 教学环境作为一种潜在课程反映着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和管理制度、办学特色、全校师生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浓厚、热烈而持久的精神氛围等,教学环境以其特有的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学生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实现着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塑造。其具体功能体现为:其一是陶冶功能。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景氛围,使受教育者受到熏陶感染。这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影响,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专家论坛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等。其二是导向和激励功能。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是强迫灌输的,而是通过学校环境中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教育影响作用,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要想充分发挥教学环境的影响作用,须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使之和谐化。在设计过程中应体现以下原则;其一,整体优化原则。在设计教学环境时,要妥善安排好构成教学环境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使之达到有序的优化状态,发挥最佳效能。其二,真善美统一原则。教学环境的设计要体现出求真、向善、创美的统一。把有关的知识技能渗透到有关的教育情境、教学策略之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道德文化的建设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以其自身的魅力去陶冶感染学生。其三,控制转化原则。设计教学环境时必须对外来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之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其四,突出层次性原则。在设计教学环境时,让每一个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的学生,让每一个智力程度参差有别的学生在爱好的领域里都得到亢分的自由发展。
策略之七:教学评价多样化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行的教学评价主要以笔试为主,“三好学生”及奖学金的评定、人才市场的选择均以笔试成绩为依据。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手段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应突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指导思想,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要评价教学的结果,还要评价教学的过程;不仅要评价学生在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从平时考察、作品评价、解决问题、面试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教师在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在指导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活动中,在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过程中,能够获取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大量信息,学生创新活动的成果,如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发明创造等也能提供大量信息。因此,增加平时考察、作品评价、解决问题、面试等多种评价手段,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