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观察:菜价涨了,菜农慌了

 乌九图书 2012-04-27

经济观察:菜价涨了,菜农慌了

http://www. 天山网   2012年04月27日 16:19:26

    中新社成都4月27日电 (王光东徐杨祎)中国有句俗话,“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蔬菜价格上涨,受益的似乎是菜农。然而,中新社记者在中国第二大蔬菜集散地四川彭州市走访发现,大部分菜农对近年来菜价的巨跌巨涨产生不安全感,菜价涨,反致菜农慌。

    彭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转运站。仅2011年,彭州种植蔬菜面积达到80万亩,年产20亿公斤,每天有超过7000万吨蔬菜经由彭州发往各地,蔬菜及其制品还远销新加坡、日本等国。

    记者在彭州发现,目前当地各类蔬菜批发价格及鲜菜价格都有一定回落,而此前却处于一个较高的区间。彭州市三界镇丰碑村二组村民涂德荣正在田间卖自家种植的大白菜,不到八分地,大约能产8000多斤。他说,今天的白菜价格是每斤4毛,但村里其他人之前卖过7毛多。

    “这才多久,就差了一倍,涨的时候涨得飞快,降也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我们这些农民,根本就跟不上菜价变化。”涂德荣如是说。

    菜价“大起大落”,菜农最担心抓不到“好时候”。

    丰碑村十一组村民宁交万说起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莴笋的价格,此前最高达到每斤1.2元左右,最低却跌到了几分钱,“虽然前段时间行情好,卖得也好,但是这个价格浮动得太大了,如果不看个好时候,我们绝对要亏死。”

    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孟繁隆表示,蔬菜价格大幅波动,一方面是因为农民集中程度高,产量增加;另一方面跟年初的北方低温冻害天气及云南旱灾有关。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市场信息不对称。

    “更为重要的是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供需关系的变化不能有效地到达菜农这个层面。”孟繁隆认为,这就容易在没有极端天气出现的年份,收成好菜却卖不动,价格触底;次年,种菜的面积或者数量减少了,产量就相应减少,价格也就出现“跳起摸高”。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上月反弹0.4个百分点。其中,18种蔬菜批发价格连续多周增长,鲜菜价格上涨20.5%,蔬菜成为本次CPI反弹的“幕后黑手”。

    如何有效改善菜价巨涨巨跌,减少蔬菜价格对CPI的影响,孟繁隆表示,除了政府加大调控力度外,还应该加强信息服务,推广合作社等形式,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