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于倾听交流是“一把手”的基本功

 收藏快乐 2012-05-01
  各级党政机关的“一把手”位高权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和事业的发展。“一把手”要做到忠于职守、尽心尽力,既能在台上讲话、又能在台下倾听交流,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本功,是贯彻民主集中制、抓班子带队伍的必修课,也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恢弘气度和广阔胸怀。

  现在,有一些地方和单位的“一把手”,只顾着自己在台上滔滔不绝、发号施令,缺乏在台下的真诚倾听与交流。常常借口工作忙、时间紧,不愿意交流;或者陶醉于已有的权力地位,居高临下,使谈话少了平等融洽的气氛,导致无法交流。一个人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离不开众人的帮助。“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只有静下心来倾听交流,“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才能洞察变化,吃透情况,赢得大家的尊重、信任和支持,发挥出集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是“一把手”带好队伍、做好工作、造福百姓的重要基础。

  倾听交流有利于深入了解实际。“一把手”的职责说到底是出主意、用干部。这两条都离不开对全局情况的了如指掌、了然于胸。走到干部群众中倾听交流是掌握情况的好方法。“能下人,故其心虚;虚其心,故能取广;所取广,故其人愈高。”情况了解的越全面越准确,主意才会出得越高明,干部才会用得越恰当。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大都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情况。但是,座谈会范围再小,也是公众场合,许多情况难以掌握。如果能够多些虚心诚恳的个别交流,往往能听到久违的真心话,了解到难得的真情况,这是任何其他形式不能代替的。

  倾听交流有利于避免偏听偏信。“一把手”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信息,难免使其左右自己的看法和决策。如果总是不辨真伪,偏听偏信,一再地发表不符合实际的意见,作出错误的决定,必然导致威信下降。领导一时拿不准主意不可怕,怕的是对情况了解不深入、不全面,就以偏概全、擅做决定。经常地相互交流,听一听大家的意见,一起辨别信息的对错真伪,对于作出正确的决策,利莫大焉。

  倾听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领导班子成员各自有不同的经历、阅历,有不同的专长和分工,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有专门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一把手”多与他们交心谈话,既能从中学到各种知识,也会激发出灵感的火花。“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个“君”并不一定是指地位、学识比自己高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再难的事,多虚心向大家请教,多找几个人聊聊,就能找到解决的途径和办法,使人豁然开朗。

  倾听交流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一把手”耐心倾听、热情肯定大家的工作,既是做领导的美德,也能够带给同事和下级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良言一句三冬暖”。信任带来温暖,尊重产生力量。善于倾听交流,还能使同事、下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到“一把手”那里讨主意、得帮助。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作决定、定取舍,克服困难、推动工作,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冯建平

  (作者:中共山西省晋城市委副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