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R 變奏曲:Sony SLT A55V 詳細測試報告 Mirrorless 的出現,的確為單反帶來一定的衝擊 ,Sony 雖然一手打造出無反的 NEX,不過又怎會因此而放棄傳統單反市場?為了結合兩者的優點,廠方最近便推出了全新的 SLT 系列,利用半透反光鏡設計,實行為單反拍片走出一條革命性出路。 半透反光鏡技術重現 Sony 的 SLT 是 Single Lens Translucent 的簡稱,顧名思義是以半透反光鏡取代傳統單反的反光鏡設計。看似全新設計,不過原來半透反光鏡技術已有多年歷史。首部使用 Pellicle Mirror 固定薄膜反光鏡的相機是 Canon 於 1965 年推出的 Pellix,而隨後亦有不少機款採用近似概念,當中較為人所熟悉的不只有 Canon 的 F1 High Speed(1972)、New F1 High Speed(1984)、EOS-1n RS(1995),亦有 Nikon 的 F High Speed(1972)、F2 High Speed(1978)及 F3 High Speed(1996)等,大部份均為主打高速的專業機款。 Pellicle Mirror 跟一般單反反光鏡設計上最大不同是半透光,相機拍攝時不用升起反光鏡,大部份光線依然會通過半透反光鏡進入底片進行曝光。好處除了快門時滯更低之外,亦更容易造到連拍上的高速,而連拍時觀景器更不會出現遮黑問題。不過有一得總有一失,半透反光鏡亦產生了其他問題,例如觀景器相對較暗、入光減少,影像質素有可能因多通過一片鏡片而下降等,以上種種原因,都令半透反光鏡技術一直未能於單反大幅普及。 進入數碼年代,今次 Sony A55V / A33 的出現,正好讓技術得以「重生」。有別於底片年代,相機利用半透反光鏡設計,現在已不是單單主打連拍上的高速,更重要的是一併解決現時單反 Live View 或拍片時 AF 自動對焦的遲鈍問題。而利用科技,廠方某程度亦解決了半透反光鏡技術的缺點,例如相機便以一個高質的 EVF 電子觀景器,取代了光度不足的光學取景。
直迫旗艦單反:10fps 極速連拍 以近似的規格,A55V 與 A33 除了感光元件像素之外,最大分別便是相機的連拍速度。以今次送測的 A55V 為例,其 10fps 的連拍便跟旗艦 Canon EOS 1D Mark IV、Nikon D3 等專業機款平起平坐(定位較低的 A33 最高為 7fps),同級之中可說是暫無對手。A55V 能夠以 10fps 的極速拍攝,背後最大「功臣」當然是採用了半透反光鏡技術,10fps 連拍期間相機取景畫面不會出現一般單反的「遮黑」,只不過由於相機依然配備了機械快門,畫面的流暢度便稍有下降。值得大家留意的是,相機的 10fps 連拍為連拍優先模式,相機對焦完成後便會一直連拍,過程中並不會持續對焦,較適合拍攝距離上變化不大的主體。至於要於連拍期間同時進行追焦,相機分別便備有 Hi 及 Lo 兩個模式,最高可以 6fps 拍攝,以一部中階機來說,速度依然算是不俗。 一對即中:極速 AF 拍片 高清拍片雖幾乎已成為單反的的「標準」功能,不過由於相機拍片期間「被迫」以 Contrast AF 的方式進行對焦,反應大多是既慢且笨,光線不足下,甚至經常會出現前後搜尋的「迷焦」情況,大大降低了拍片功能的實用性。與其改良一般 Contrast AF 的速度,Sony 便決定於設計上來個大革新。利用半透光反光鏡可將部份光線投射至相機 15 點對焦系統的特點(中間垂直 3 點為十字感應),相機便既可拍片,又可實時以更快更準的 Phase Detection 方式進行對焦甚至追焦,設計上可謂一舉兩得。 對於使用了 Canon EOS 5D Mark II 一段時間的筆者來說,使用 A55V 拍片絕對是一種全新體驗,相機的對焦 A55V 能拍出高質素的影片絕對是無容置疑,而針對對收音更有要求的用家,相機亦支援另接一支專用的外置收音咪。雖然只配以一支 DT 18-55mm f/3.5-5.6 Kit 鏡進行試拍,不過影片色彩豐富之餘,解像及銳利度亦見充足,利用片幅較大的優勢,相機更可輕易的造出淺景深。美中不足只是相機拍片的散熱問題,以辦公室室溫的 25 度為例,相機以 Full HD 連續攝錄約 3 分鐘便會發出過熱警示(相機進行攝錄前於關機狀態,並未作任何 Warm up)。而攝錄至 4 分鐘左右,更會因此而自動停拍。雖然過熱問題於拍片單反中並非 A55V 獨有,不過相機的感光元件過熱保護機制卻是略為保守,期望廠方未來可透過 Firmware 升級,釋放出相機在拍片上的更大優勢。 Sony SLT A55V 規格
Sony SLT A55V 樣本照片 我們一共收錄了 12 張 Sony SLT A55V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1620 萬像 Exmor HD CMOS、Cyber-shot 功能導入 A55V 配備了一片 APS-C 尺寸的 1620 萬像 Exmor HD CMOS,像素提高,加上相機的入光量比一般單反稍低(因採用了半透反光鏡技術),相機於畫質上又會有怎樣的表現?於實拍相片中,相機便以畫質證明上述顧慮都是「多餘」,半透反光鏡不單未有對解像、色彩表現等造成明顯影響。相機於高感光的表現亦不下於同級對手,感光推高至 ISO 1600 甚至是 ISO 3200 亦有不錯的表現。A55V 的最高感光度為 ISO 25600,比較特別是只限於 multi-shot NR 模式中使用,模式會一口氣連續拍攝 6 張影像,再結合為一張相片(只限 Jpeg),目的是降低超高感光的雜訊。細心比較之下,其實可發現相機 ISO 25600 的細節雖有少許的流失,但雜訊只是輕微多於一般模式的 ISO 12800 拍攝,總算優點多於缺點。 除了一般的拍攝,A55V 於拍攝功能上亦相當多元化,例如有專門針對高反差拍攝的 Auto HDR 高動態模式,首見於 Sony Cyber-shot DC 的 Sweep Panorama 一掃全景等。為了迎合立體拍攝的大趨勢,A55V 亦如 NEX 5 / 3 一樣,加入了 3D 「一掃全景」功能,只不過相機未有加入在 TX9、WX5 上應用的全新的 3D「多角度全景」模式,用家要觀賞 3D 立體效果,便需要透過 3D 立體電視了。
輕巧機身、高解像 EVF、內置 GPS 省減了一般單反反光鏡的機械部分,同時將光學取景部份改為電子觀景器 EVF,A55V 的機身明顯比以往的 Sony 單反「清減」了不少。對於習慣使用 DC 的用家,相信大多會即時透過機背一個可作 180 度反轉的 3 吋 LCD 顯示屏(92.1 萬點)取景,貪其高質得來構圖上又極為方便。至於如筆者一類慣於以單反拍攝的用家,當然便會偏向採用相機的 EVF 構圖,由於 A55V 所配備的 EVF 擁有高達 144 萬的解像,畫面的細緻程度著實令人有意外驚喜。透過 CMOS 電子拾像方式,相機的 EVF 會隨著環境而調節光暗,例如於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便會將畫面「推光」,令取景上更為容易(當然會出現一定的雜訊)。而除了拍攝構圖,筆者發覺 EVF 原來於瀏覽相片或影片亦相當有用,特別於室外陽光直射下,觀看時便可避免機背 LCD 的反光問題。 機身細細,A55V 的功能卻出奇地多,其中機身內置 GPS 全球定位功能便首見於單反。利用 GPS 功能,相機可於拍攝相片或影片的同時,同時寫入座標資訊,事後再跟 Google Map 等地圖作相互連結,建立一個個人的影像地圖。當然,GPS 功能開啟時會比較為耗電,測試時試拍了半天拍攝百多張相片,相機的電源已消耗近半,打算外遊的用家,多帶一枚後備電池相信便會更為保險。
主要菜單
Sony SLT A55V 規格
Sony SLT A55V 樣本照片 我們一共收錄了 12 張 Sony SLT A55V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測試白平衡(室內熒光燈)
ISO 感光度測試
解像度測試 有讚︰
有彈︰
總結 單反功能走向多元化,而拍片可說是近年重點功能之一。A55V 的推出,可說終於回應了 Sony 用家一直以來的期望。雖比其他品牌稍遲起步,不過利用革命性的半透反光鏡設計,相機卻成功殺出一條血路。作為一部中階機,A55V 不單於規格及操控突出,質素上亦交足功課。而對於用家來說,最重要當然是價格夠相宜,以套裝僅 HK$ 6,790 的定價,難怪新機尚未正式推出,已為市場帶來一定震撼。 Sony SLT A55V 規格
Sony SLT A55V 樣本照片 我們一共收錄了 12 張 Sony SLT A55V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