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花脸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少林秘门八段锦
2012-05-06 | 阅:  转:  |  分享 
  
2o1o.3功夫

l

瞄豳l

少林图圃八段锦



、八段锦简介

八段锦作为我国古代导引术,其健身效果显著,

流传广泛,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瑰宝。

八段锦的“八”字,不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

且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循环运转。正

如明代高廉所著《遵生八笺·八段锦导引法》中提到

的:“子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I-是

良因。”“锦”字是由“金”、“帛”组成的,以表示其精美

华贵。此外,“锦”字还应理解为是单个导引术式的荟

萃,如丝锦那样绚丽精美。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宋代洪迈所著《夷坚

志》一书中。据该书记载:“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

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

者。”这些记述说明八段锦在北宋时已流传于世。

八段锦分为坐式和立式两种形式。下面介绍的

八段锦为立式八段锦,是我师尹公长松秘传给我的,

与众不同,学者自珍。

二、八段锦练功总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足固肾腰。

攥拳怒目增肝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八段锦分段口

诀及练法图解

【预备式】

两足并立平行站,

全身放松顺自然。

头正身直松腰腹,

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手下垂,

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

静默呼吸守丹田。

如图1。

1.两手托天理三



十字交叉小腹前,

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

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

~呼一吸一周旋。

文义军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如图2~图4。

‘7

l

功_夫

2.左右开弓似射雕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如图5~图8。

3.调理脾胃须单举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

18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如图9~图12。

2010.3

4.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下。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如图13、图14。

5.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仆步可自选,双掌扶干膝上边。

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

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如图15~图18。

2o1o.3

6.两手盘足固肾腰

两足并立平行站,全身放松意自然。

两手上举向后仰,呼气弯腰盘足圆。

起身再吸意在腰,双手紧贴在肾间。

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命门。

如图19~图22。

7.攥拳怒目增肝力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

拳束抱在肋间。

拳引内气随腰转,前

打后拉两臂旋。

吸气收回呼气放,左

右轮换眼看拳。

哼哈二气随拳发,收

脚按掌式还原。

t.a图23~图27。

功夫ld;困图一

8.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

呼气上顶手按肾,落足呼气一周天。

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

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如图28。

【收式】

两足并立平行站,九九归一顺自然。

头正身直松腰腹,两膝微屈似踩棉。

双臂松沉劳宫对,意念内守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如图29。

:’19

献花(0)
+1
(本文系花脸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