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波湖渝 2012-05-06
       摘自:2012-05-06  网易 
 
      【内容提要】“生态危机”、“失去家园”,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中国西部,正进行着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生态移民。宁夏实施生态移民30多年,涉及多达110万人的异地安置。这意味.......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生态危机”、“失去家园”,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中国西部,正进行着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生态移民。宁夏实施生态移民30多年,涉及多达110万人的异地安置。这意味着全区六分之一的人正在抛弃故土。摄影/纪向钊 王鹏 郭杨 编辑/吴婷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生态移民,指原居住在生态脆弱区以及重要生态保护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整体性人口迁移。2011年初,宁夏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投资105亿元,将35万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等地,再用5年时间帮助移民致富。图为2011年11月14日,宁夏同心县黄谷村,村民已经陆续搬走,只有不愿意离开的老人和无人照看的儿童还生活在这里。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被联合国列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目前这里还有超过105万人的扶贫对象,其中35万人极度贫困。图为2011年8月12日,解放新庄村一个普通村民家庭的晚餐。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自2008年,宁夏生态移民主要考虑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无法保障、生态不断恶化、人类无法生存的地区的贫困群众。图为2011年8月12日,解放新庄村一位村民在苦水井旁打水饮牲口。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在这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坚强地生活着。只是“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一直是西海固的基本现状。图为2011年8月11日, 宁夏海原县西安镇白吉村,村民在山坳间的一处水塘边饮驴。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种地和养羊是宁夏山区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由于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每年的收成并不高。图为2011年11月14日,白崖乡西沟村村民正在采收马铃薯。摄影/郭杨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情况在这里异常突出。图为2011年11月14日,西沟村村民马耀山领着他的两个残疾女儿。由于无钱医治,到了上学年纪的孩子只能由同样残疾的父亲照看。摄影/郭杨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这里长年干旱,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图为2011年11月14日,开城乡上青石村,当地村民从一小河沟处取饮用水,这条河沟是当地仅有的水源。摄影/郭杨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宁夏生态移民涉及到的村民多为回族穆斯林。图为2011年8月12日,宁夏同心县田老庄乡解放新庄村,穆斯林群众在做礼拜之前洗小净。 摄影/王鹏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即将搬出的35万生态移民,涉及宁夏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1655个自然村,被纳入移民范围的村民将告别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图为2011年11月14日,西沟村村民在乡镇干部的组织下,即将前往400多公里外的移民新村。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2011年11月14日,西沟村村民在拆迁自己的房屋,准备搬迁。村里每户村民几乎都将自家房屋上的砖瓦、门窗、大梁等建筑材料拆下搬走。 摄影/纪向钊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西沟村村民马梅,在刚被拆掉的家门口。她17岁嫁到这里,十年前丈夫去世,一个人借钱帮三个儿子娶了媳妇并还清欠款。马梅是当天搬迁的16户人中哭得最难过的,三次离开院子后又转了回来。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宁夏当地每家需缴纳搬迁费12800元,每套安置点新房为5万元,除去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自己还需交12800元。图为2011年11月14日,西沟村一户村民家住在半坡上,因为搬家的卡车无法到家门口,他们要将搬走的东西提前运到坡地的路边上。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2011年11月14日晚,西沟村搬迁的村民陆续上车,村民马梅上车后倚在车窗边。 摄影/纪向钊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当地将建设7.9万套共计407.5万平方米的移民住房;规划开发农田25.5万亩,改造农田32.6万亩。移民新村建有整齐划一的新房,水、电、路、学校、卫生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图为2009年3月25日,宁夏同心县石狮镇惠安移民新村的孩子们放学后排队回家。 摄影/王鹏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宁夏移民实行县外移民与县外移民相结合的政策,其中,县内安置占35%,县外安置占65%。图为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新村。 摄影/纪向钊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据了解,移民搬迁入住后将享受每户一栋房、一座设施拱棚、一座养殖圈棚、一座卫生厕所、一台热水器、一台太阳灶和一个卫星接收器。图为2012年3月8日,固原市泾源县村民迁入约400公里外的灵武市移民新村。 摄影/纪向钊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政府的安置点多建在黄河边,长远来看,各地争抢黄河水将成为突出问题。图为2009年12月27日,红寺堡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泵站输水管道,奠定了移民群众的发展基础。红寺堡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摄影/王鹏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搬迁后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是“分配不均”,按户每家发放一套54平方米的房子,而每户家庭人口数量不一样,最多的家里9口人。图为2011年10月30日,银川市金凤区生态移民安置入住仪式举行,宁夏彭阳县小岔乡移民领到新家的“钥匙”。 摄影/王鹏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很多村民迁入移民新村后,开始做生意,包括妇女。政府也提供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图为西沟村村民穆守旺家开的小超市,平常由他的妻子负责经营。 摄影/纪向钊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相比老人,年轻人大多期盼着搬迁到靠近城镇的新村。图为2010年2月22日,宁夏银川市闽宁镇豫海村新婚夫妇苏志刚、母瑞花小两口在移民新村的新家。摄影/王鹏

  遗弃的家园:政府主导生态移民 宁夏110万人离故土(组图)

  集中安置的优点之一就是相对解决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图为2011年10月31日,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柳家姐弟俩在新家做功课。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令国民的生存空间快速收缩。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转述专家的话称:由于广大西部和生态脆弱地区难于承载现有人口,全国22个省市需要迁出1.86亿人。囿于薄弱的接纳能力,届时全国将有1.5亿人口沦为生态移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