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仙家室”藏身市区

 远近轻重 2012-05-07
神奇“仙家室”藏身市区
2010-06-22 09:01:52                          手机看新闻

    也称“仙吊石”,传为五代紫霄真人谭峭修炼之地

  青山绿树间,位于丰泽城东社区的这座“仙家室”如石窟寺。

  □早报记者 张素萍

  通讯员 刘英英 文/图

  这是罕见的“仙吊石”:三块岩石托起一块巨石,形成一处天然石洞。

  传说,此石室是五代时紫霄真人谭峭的修真之处。

  据载,清代此石室变成一私塾,培育了不少英才。

  这就是考古队员在泉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

  这一罕见“仙吊石”,也称“仙家室”,位于丰泽华大街道城东社区。

  专家称,“仙家室”是一处泉州地区较为少见的石窟寺,它利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巨石和山体的间隙中修建,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巧手,具有较高文物价值。

  发现

  岩石托起巨石

  构成“仙家室”

  这块“仙吊石”在清源山主峰东侧的南岭东南处。它重约百吨,上拱下平,由三块岩石呈三角形托起,形成一处天然石洞。

  为何叫“仙吊石”呢?原来,巨石底部有向里凹陷纹理,这种纹理类似用仙绳吊起巨石而引起的凹陷,故称“仙吊石”。

  那为何又叫“仙家室”呢?华大街道办民间民俗研究员、东方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魏朝阳说,因附近村民以“仙吊石”为屋顶,以三块天然支撑的岩石为柱,用毛石做墙,建成面积为35平方米的石室,故称“仙家室”。

  记者探访时看到,“仙家室”由三块高2米多的竖石以鼎足之势立在大石台上,稳稳托住重百吨的巨石。三竖石的周边,砌有毛石作墙,其上有石窗,其中有石门,其内是一天然空间,其外有平台,台边有古木。

  环顾四周,群峦叠翠。对面就是后渚港,看海色天光。石室旁环台梯道,与台下曲径相通,景致幽深。

    据传

  五代紫霄真人

  曾经在此修炼

  传说“仙家室”是五代时紫霄真人谭峭初到泉州时的修真之处。“仙家室”西南方,还有一由山石天然成形的佛龛,称“仙姑龛”,据传是古代山民奉祀仙姑入山施药救人的圣地。

  魏朝阳介绍,唐末五代,紫霄真人谭峭,隐居庐山栖隐洞。有一天,八仙之一吕洞宾路过庐山,便上栖隐洞寻访谭真人。刚好谭真人外出不在,吕洞宾就留诗洞壁上:“我室适君东海边,天台承露结金丹。夜深鹤静秋光碧,万里清风尽入山。”诗后题“无上宫主访谭真人作”。

  谭真人回洞时,见题诗后很惊喜道,“宫主无上,应是宫字无宝盖头,那就是‘吕’字,这是八仙洞宾所写的诗,可惜失之交臂,既然吕仙师指点我重寻修真洞天,便应立即启程前去寻访。”

  谭真人祖籍泉州晋江,而晋江就在东海边。因此谭真人回晋江后,便到清源山寻访修真福地。他一路寻访,先到“紫泽洞”,发现与诗句所写不符。第二天一早,他沿清源山脉向东侧走,看到东南边山头顶有一座大石台,上面有三块岩石,呈品字形,托着一块形如面包的大山石。这山石就是重约百吨的巨石。

  登上大石台后,东边是大海,只见“一日波中出,两江汇海忙”,后渚港景色尽收眼底。谭真人触景心动:三块岩石,品字形,不就是“”字吗?正是吕仙师大名(吕祖名,字洞宾)。而吕洞宾题壁诗头两句刚好与此景如此相像,此室适合真人修真“结金丹”。

  于是,谭真人选中此处为修炼之地。接着,砌石围亭,设石窗石门,“仙吊石”下三脚室,就这样成了名副其实的“仙家室”。

  十年后,谭真人才回到更为安静的“紫泽洞”精修。史料记载,宋开宝六年(937年)谭真人在清源紫泽洞驾鹤西归。因此,后人知谭真人居“清源紫泽洞”者众,而知谭真人曾居“清源仙家室”者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