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3日 星期一 陆氏伤科是上海伤科八大家之一,2011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 陆氏伤科,源远流长 陆氏伤科创始于明末清初,始祖陆士逵先生。传至第六代陆银华、陆铜华兄弟时声名大振。陆银华(1895-1967)在继承祖传独特正骨复位及膏、丸、汤、散秘方等疗伤术的基础上,又深研名家王清任之说,在治疗头部震伤、泌尿系统损伤等伤科疑难奇症均有独到见识,名振于江浙一带,时称“浙东第一伤科”。 陆氏伤科在临床上既重外治,又重内治,接骨入骱手法娴熟,对脑震伤、骨痨、骨髓炎及各种脏腑气血动乱指正等重视辨证内治。 上世纪50年代末,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伤科陆氏第七代传人陆云响医师立足于中医经络学说,依据伤科传统治伤理筋的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对祖传银质针(原称长银针)绝技的取穴、针法、针术做了大胆的尝试、改进和发展,将其应用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在迅速缓解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颈肩部严重疼痛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以银质针治疗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腿痛、关节酸痛等疗效显著,使许多病人免于手术之苦。 目前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伤科由陆氏伤科第八代传人陆念祖担纲。陆念祖主任医师行医40多年,在静安区中心医院创建的肩周炎专科现已成为上海市特色专科;“陆氏肩关节黏连松解手法”经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全国领先的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特色,被称为“上海滩的肩周陆”。 巧使银针,针到病除 “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是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的医疗特色之一。陆氏伤科银质针由白银制成,质地软,不易折断;传热快,热感应强;针粗约1毫米,用来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能起到“以针代刀”的作用。现以肩关节周围炎和腰腿痛为例进行介绍。 1.银质针配合松解手法治疗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多发于40~60岁,是以肩痛和活动障碍为特征的骨伤科常见病。多单侧发病,常因受寒、手臂上举姿势不当引发肩部酸痛,以后疼痛逐渐加重,或为钝痛,或刀割样,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活动肩部疼痛加重,疼痛放射至上臂、前臂及手部,最后表现不能梳头、穿衣,手不能扎腰带,生活难以自理。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彼此影响,互为因果。临床检查,肩部肌肉僵硬萎缩,尤以三角肌为明显,肩前侧及外侧有压痛感。 中医认为肩周炎系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肩部经筋,以致气血不和,经筋拘急而发病,故又称肩痹症。陆氏伤科用银质针透刺,对改善轻度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具有取效迅速、疗效显著的优点。对于中度患者,采用此疗法同时结合陆氏手法松解,一般治疗1~3次后,就能恢复肩上举功能。而对于重度患者,结合现代医学的短效全麻技术,只需1次手法松解配合1次银质针疗法,即可恢复肩关节功能。 2.银质针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腿痛 腰腿痛的病因很复杂,很多人认为骨质增生(骨刺)或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是造成腰痛或并发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机理,也有人认为软组织粘连变性才是疼痛的病因。根据临床观察,不论何种原因,患者都有腰部或腰骶部酸楚疼痛,虽然痛的程度不一,但反复发作时多数病人疼痛常传射至臀部,引起臀痛,有的还发展到大腿后侧痛、小腿外侧痛、外踝下方痛和足痛等,即常说的“坐骨神经痛”症状。有的病人还出现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或麻木麻痹,步行无力,足踝或脚趾不能屈起等。有的病人疼痛向上传射至背部,引起背痛、背部沉重感、冷水浇背感、吊紧感、麻木感、背挺不起等症状。有的疼痛向大腿内侧放射,造成腹股沟痛、下腹痛、尾骶痛等。根据不同症状医生诊断为腰椎骨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关节炎等等。追究病史大多数患者有一次或多次扭伤,或者久坐史,由于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变成腰腿痛,当身体过度劳累、职业姿势不当以及气候变冷、潮湿会使疼痛加重。 中医认为腰腿痛归属于痹证,或者损伤积累,瘀血凝滞,经络经筋受损;或者肾气疲惫。陆氏伤科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通络,活血化瘀止痛。银质针进针深,直达病处松解神经根的粘连,起到手术刀的作用。奇特的针法和取穴配合陆氏正骨手法推拿,迅速缓解肌肉痉挛,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的相对关系,减轻神经的压迫,使病人霍然轻松。很多患者因此免除手术开刀之苦。对手术后疗效不佳或者复发的病人,采用银质针治疗,也很有效。 一部系统反映350余年陆氏伤科特色疗法的学术专著《陆氏伤科银质针疗法》日前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陆念祖为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每周一上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