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我听到有几位妈妈,说起自己孩子的英语考试分数。这些妈妈的孩子,都是小学三、四年级。孩子的英语,虽然考到九十多分,但排名落后。妈妈看到班里那么多孩子考到满分,难免有那么一点点压力。 我先表明观点:我反对英语考试,我认为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只要认真准备几场国外英语考试(如托福、雅思)就可以了。我反对在五年级之前,给学生设置带有分数评比性质的英语测验。
我承认考试有用。有人说,英语考试,能帮孩子“纠正错误”。但我想反问:学外语,出错又怎样?干嘛不给孩子预留出错空间?再说,是鼓励孩子不断使用英语重要,还是纠正孩子错误重要?就算要给孩子纠错,难道非要采取打分的形式吗? 班级考试,更多体现出“比较”的色彩。我不赞成“比较”的存在,我更不赞成“儿童与儿童”的比较。强调“人比人”,是教育的最大祸患。 人,是不能被比较的。况且,一纸试卷的分数,能比出什么? 记得 2005 年,我有个学生,在北京市重点中学念高二,期中考试之后,全班 50 多个孩子的各科期中成绩,被抄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班会课上,班主任逐一念名字、念分数,从第一名念到最后一名。我这个学生,总分排第六位。 不管出于怎样的“都是为学生好”的目的,这么做都是不合适的,都是对孩子感情的漠视。老师在念的过程中,除了少数人得意,其他人要么不服、要么自卑、要么嫉妒。如此难堪的教育方式,培养不出“精英”,只能培养“愤青”。
时代进步了,现在很多学校不再公布分数,可仍有部分家长,总是喜欢打听。我认识一位妈妈,特爱打听别人家孩子分数,但有一次,她自己孩子没考好,在校门口,遇到熟人问自己孩子的分数,便心生懊恼。考好了,希望别人都知道,考坏了,就不希望别人问,这是何苦呢? 我培养过很多高三尖子生,他(她)们的成绩,不比任何人逊色。我经常跟这些孩子说:不要和周围人比,眼光不要局限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眼光要放到国际上去。 教育的功业,在于“化蛹为蝶”。孩子就像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成长为美丽的白天鹅。在成长道路上,每个孩子的步伐,都是不一样的。步子慢的孩子,不等于走不远。 只要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只要孩子没有松懈偷懒,只要孩子不沉迷电视,只要孩子爱问问题爱读书,妈妈就不必忧虑,妈妈就不必担心孩子的名次。 在孩子“化蛹为蝶”的伟大历程中,妈妈要给孩子一个保护期。在这个保护期内,妈妈要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妈妈要告诉孩子:你是独特的,你是可爱的! 变成蝴蝶之前,大家都是蚕蛹,谁也不会飞,谁也不比谁厉害多少,没必要互相比较。等变成蝴蝶之后,更没必要比较,因为各有各的天空,各有各的事业。这么看来,从小就这么比来比去,真的很多余。 多么希望所有的学校,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宣示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不能被比较。 |
|
来自: MouseHappy >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