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明县质量技监局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建设10年磨一剑

 xionghuihuan 2012-05-11
崇明县质量技监局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建设10年磨一剑
发布日期:2011-03-13 访问次数: 1 字号:[ ]

积极服务崇明生态岛建设,助崇明经济腾飞

              ——崇明县质量技监局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建设10年磨一剑——

 

崇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崇明县政府的关心指导下,近年来与崇明县农委等相关委局通力合作,以积极建立标准化示范区为抓手,突出农业标准化重点,有力推进了崇明县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20101228日,崇明县创建国家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启动,标志着崇明向着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发起了冲刺。2011216日,崇明国家级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协调会在县政府召开,县府办、崇明质量技监局和县农委等有关单位经过沟通与协商,决定建立国家级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联席会议制度,并下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质监局,崇明农业标准化建设在新模式下快速推进。

农业是崇明经济的命脉,崇明质量技监局从2001年开始在崇明辖区内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由低到高、依次渐进,政府推动、产业联动的方式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从首次申报创建中兴镇花椰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至今,建立了国家、市、县三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0个(其中国家级、市级示范区各5个,县级示范区70个)。作为崇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牵头单位,崇明质监局从三个方面找准方向,积极做好相关推广工作:

(一)严标准,打基础,夯实“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基石。

1、积极筹划示范县创建2010年初,为有效地开展创建示范县工作,崇明质监局局长林俊强约请市局标准化处处长,会同上海市和崇明县农委,组成考察团赴河南省漯河市首家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进行实地考察,认真学习了漯河市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了崇明县创建示范县的有利条件和存在困难,结合崇明生态岛建设实际,提出了将崇明打造“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的宏伟目标,为巩固发展农业标准化建设成果和生态岛建设找准了最佳结合点。

2、科学确立发展方向。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研工作,崇明局将《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与崇明农业标准化工作现状从生态与标准化结合的角度进行了认真分析,在市局的支持指导下,提出了“以特色项目规划为点、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镇为面、生态岛产业链发展为线的点面线相结合”的创建模式,确立了“完善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强化基地认证、培育农产品品牌、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促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3、详细制定创建方案2010927928,市局副局长沈伟民率标准化处相关人员与崇明县副县长杜松全、李志宏分别就崇明县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了交流。两位副县长均认为,示范县的创建对于崇明的发展是个机遇,与崇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海岛”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而且创建示范县不但可以提升本地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带动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循环经济等项目的大发展,全面提升崇明县农业整体素质。对示范县的创建工作表示十分支持。930,副县长杜松全专门召集我局和农委有关人员一起讨论示范县的创建工作,对示范县创建工作所涉及部门、工作要点、时间节点等进行了协调、部署。115,在市局标准化处领导的指导下,崇明局对创建示范县方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和补充。129,受县政府委托,在市局标准化处的带领下,我局和县农委一行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项目。1214,该项目正式获得国家标准委批复。1228,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启动仪式在鸿华度假酒店隆重举行。国标委主任纪正昆,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伟,国标委副主任孙晓康,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小路,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奇,副县长杜松全、李志宏和市县相关委局的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二)抓质量,重效益,促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发展

1、严密组织,确保了示范区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市局要求,为提高示范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市局组织各区县局对今年即将验收的国家级、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行交叉检查。为此,从2010年初1月份,崇明局就组织职能科室,每周深入绿华柑桔生产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上海市无公害绿芦笋标准化示范区、上海市无公害生鲜奶标准化示范区进行检查指导,对照示范区验收细则逐一检查示范区工作落实情况,及时指出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疏漏与不足,及时加以改正,使示范区的工作更为周密与扎实。在4月市局组织的示范区检查中,获得了较高评价。

2、认真细致,确保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顺利验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质量技监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通过示范区的积极努力,由上海申烨奶牛专业合作社和上海绿笋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承建的上海市无公害生鲜奶、无公害绿芦笋标准化示范区,于201082627日高分通过验收。专家组认为两个示范区圆满完成了3年创建目标,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丰收,对两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上海市无公害绿芦笋标准化示范区,近年来在培育品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该示范区生产的“白狗”牌芦笋于08年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091月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0912月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由崇明县绿华镇人民政府等单位承担的第六批国家级柑桔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于2010927高分通过国标委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示范区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健全,标准实施推广有力,达到了示范的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生态效益显著,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为进一步推进崇明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我局在反复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申报了“绿色芦笋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和“白山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两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这将大大提升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创品牌,求突破,扩大崇明农产品的社会影响。

1、运用世博会的良机推广自主品牌。今年由于本地糯米等原材料价格上升,崇明老白酒的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我们充分抓住了上海世博会的这一契机,把崇明老白酒这一品牌通过世博会展示给了世人。在我局的推动扶持下,自20096月上海农家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农本”牌崇明老白酒正式成为市政府招待用酒后,今年该公司生产的崇明老白酒获得了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授权,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为崇明县地理标志产品走出海岛、走向全国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2、运用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培育自主品牌。在推进和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崇明质监局还以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崇明特色农产品,积极培育自主品牌。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家、市、县三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0个,制订了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4项,有87个农产品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家合作社通过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认证),7个农产品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4个农产品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目前已形成花椰菜、芦笋、翠冠梨、柑桔、水稻的种植和崇明老毛蟹养殖规模,培育了一大批优势农产品品牌,形成了一条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新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崇明农产品的社会影响,对创建“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0通过各方努力,崇明县中兴镇无公害花椰菜国家标准化示范区、长兴与横沙柑桔生产国家标准化示范区、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养殖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已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目前,崇明县正在创建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市级示范区4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培育了“白狗牌”牌芦笋、“馥怡”牌翠冠梨、“心怡”牌花椰菜等一批崇明特色农产品品牌,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户收入。

下一步,在县联席会的统筹安排下,围绕2013年通过国家标准委的考核验收,获得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称号的目标,崇明质量技监局将进一步积极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标准推广实施力度,更加广泛的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充分发挥质量技监业务优势拓展质量技监农业标准化服务领域,提升农业标准化综合效应,为崇明经济的腾飞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