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声乐的科学认识《二?》胸腔共鸣不存在

 笑熬浆糊a 2012-05-13

对声乐的科学认识《二 》胸腔共鸣不存在

(2009-03-22 17:11:38)

胸腔共鸣为什么不存在,先看下面的图 对声乐的科学认识《二 <wbr>》胸腔共鸣不存在

 

   我们听到的声音的立体感、上下通、球形、管子形、位置在上在下、靠前靠后等等,实际是大脑和耳听觉上的听觉认识误差。例如:“头腔共鸣”-----声音有超脱歌唱者头顶的感觉,声音呈立体状,在听觉上给人以音色明亮,位置高.“ 胸腔共鸣”----振幅大,在听觉上给人以声音厚重,位置低,好像平行于歌唱者身体周围。以经常会把这种听觉上的声响作为低声区。

   肺里的气是通过膈肌、肋间肌、腹壁肌等的运动。使气流由肺呼出到喉腔,经声带闭合振动产生了基频音。因为声带又处在气流的上升方向,基频音也是气流,向上是气流的主方向。在人体上,声带产生的基频音气流不能逆流回肺部。气体也不能从肺壁外流到胸腔里,若气体真的流到胸腔里那么你就会身体不健康了,赶紧去医院,医生会说你得了气胸。

    William .Wiener著《歌唱—机理与技巧》中也讲到:“如果胸部是一个音板,那么歌手们赤裸着身子,就会获得更大的音量…  然而我们全都知道,他们(西格弗里德歌手)裹着熊皮唱和他在任何其它情况下唱时,完全一样响。 ” 这个试验我们都可以来做:我们可以用分贝仪来测试,穿着棉衣和赤裸上身发音,你会发现分贝仪测量出来的数字即声音的音量是没有任何变化的。                   

   从物理声学原理讲,声音的传播是以音源中心点,呈球状圆形传播。由于介质的不同,那么在传递中,声音的能量(听觉上的音量)会因介质的质量不同会增大或衰减。软介质对声音的衰减度要大于硬介质。胸腔里塞满了肺、心脏等软的物质。就像音箱里的海绵,琴房里装修的隔音板,它们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从物理声学原理讲这些软组织的的器官(或上面提到的海绵与隔音板)它们的作用是在衰减音量而不是扩大音量。我们听到的所谓“胸腔共鸣”的声响,也只是人耳对声音的音型所造成的听觉误差,所以胸腔共鸣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发声中引起的轻微振动是存在的。就象在发声中有时也会引起的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象手,脚的振动一样。但我们不会说有“手共鸣”和“脚共鸣”。              

    声音在人体上是以口腔和咽腔为主要谐振腔我称它为双谐振体腔,所有歌唱的声音都是从口腔里涡旋后出来。所以都是把麦克风放在嘴前,不会因为要听“胸腔共鸣”就把麦克风放在胸部,要听“头腔共鸣”就把麦克风放到头顶的。不信你可以试试。

 

  卢兰青

                                                          

文章转载 请注明出处:http://blog.sina.com.cn/lulanq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