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的口才和论辩能力,是每一个现代人在社会上谋求成功而直接面临的课题。口才和论辩类图书也就应运而生。但是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此类图书都以国外的书一统天下,象卡耐基的《语言的突破》《征服人心的演讲》、美国辩论大师丹诺的书、拿破仑·希尔、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等的有关演讲、推销、游说的书籍更是充斥坊间。而属于中国本土的口才、论辩类书却凤毛麟角。最近一本挖掘我国古典资源、堪称本土口才与论辩MBA案例库的书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等古代游说、雄辩故事凡上过学校的人都知道;这些故事都出自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新近出版的《谋略与雄辩宝典-〈战国策〉精华全解析》一书就以《战国策》三十三篇为主线,每篇选取最精华的案例,然后对案例进行切合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新解析,对当代人提升口才和论辩等成功素质具有非常独到的效用。
众所周知,《战国策》是彪炳千秋、影响深远的一部论辩宝典、文学宝典,它记录了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活跃自由的战国时代的谋臣策士们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谋略权术和词锋凌厉、汪洋恣肆的雄辩口才,是当时的雄辩家、纵横家们用言辞游说政要、辩驳对手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写照。其中众多的游说辞、论辩辞文采与义理都堪称绝唱、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今人难以企及。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话的出处就在《战国策》的首篇。东周的重臣颜率,为应对国难、在强秦无理索要象征天子地位和尊严的九鼎的危机中,在对游说技能的熟练驾驭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穿梭游说齐国,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地说服齐国,并借助齐国的力量挽救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类似的故事层出不穷,如苏秦逐个说服六国参与合纵,张仪离间齐楚联盟,范雎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国际战略;唐且为安陵君使秦雄辩滔滔而不辱使命;鲁仲连慷慨陈词,绝不向秦王称帝,等等。出身贫寒的策士们凭着锋利口才,说服了君王、显贵和政要,完成了一件件国家、国际大事,他们的论辩游说具有何等的说服力、信服力!
战国策士们的说辞或辩丽横肆、气势磅礴,或旁证博喻、条分缕析,或巧设圈套、迂回曲折,或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他们的论辩善于抓住要害,单刀直入,鞭辟入理,既有针对性,又有逻辑性。他们说理时常用寓言故事,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诸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他们的论辩技巧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论辩气势宏伟雄壮、充满豪情。今天的我们只有谦恭苦读经典、在传统中汲取养料、勤奋演练,才能不愧对那些作为我们共同祖先的古代英雄豪杰们。
经典永远是经典,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提升口才和雄辩而言,《战国策》这部经典堪与卡耐基、丹诺等的洋作品相媲美。《战国策》是由鲜明的人物和生动的事件组成的无数案例,西方的MBA等案例教学法近年来才流行,实际上我国古人早就为我们提升谋略和口才准备了如此壮观实用的案例库。《谋略与雄辩宝典》一书解析了《战国策》中的案例精华,揭示了各案例的特长和优点,剖析了其中辩论和口才的技巧,分析了各说辞的谋局排篇、修辞美感。谋求成功的当代人,应该通过该书中的生动案例和精辟解析,细细琢磨每篇在口才和论辩技能上对自己的启示,并设身处地模仿篇中的说客大声地演说书中的说辞,边说边反思自己的游说到底有没有说服力。如此琢磨演练,相信大家的演讲游说能力将会与日俱增,人生成功之日就可指日可待了。(黑石)
《谋略与雄辩宝典--<战国策>精华全解析》
(中国戏剧出版社4月出版,定价25:8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