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北路可建历史文化老街20100117

 10同心圆10 2012-05-16
政协委员建议保护开发 山西北路可建历史文化老街

2010-01-17 作者:江跃中 周樊平 顾卓丹   来源:东方网

记者昨天从即将召开的闸北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大会秘书处获悉,虽然历经两次淞沪战争,但闸北区仍保留一大批优秀历史建筑。闸北区政协经过半年调研后形成的主席会议建议案呼吁,采取7种模式,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优秀历史建筑。

  记者昨天从即将召开的闸北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大会秘书处获悉,虽然历经两次淞沪战争,但闸北区仍保留一大批优秀历史建筑。然而,其中的山西大戏院、吴昌硕故居等64处优秀历史建筑已经破旧不堪,亟须抢救和保护。

  闸北区政协经过半年调研后形成的主席会议建议案呼吁,采取7种模式,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优秀历史建筑。

  建筑文脉保留完整

  闸北区是上海开埠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建筑文脉保留比较完整的地区之一,几乎涵盖了上海开埠后100多年的建筑类型,这里的城市形态、空间特征和发展轨迹体现了当年华界租界的并存格局,见证了当年“北市日盛”的历史。

  据区政协委员俞建国介绍,区政协调研团队发现,闸北区的优秀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南部特别是现在的北站街道区域,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亟须抢救和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和旧址共64处,如1937年日军大轰炸中闸北唯一幸存的三层楼房、俄罗斯风格的山西大戏院、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建筑梁氏民宅、吴昌硕故居、西班牙风格的北站区公所办公楼、著名私家园林徐园和武进路异国风情建筑区等。

  隐患重重危在旦夕

  “由于年久失修、不当使用、监督缺失等原因,这64处优秀历史建筑现在老态龙钟,隐患重重,处于濒危状态。”参加调研的区政协副秘书长刘尚宝忧心忡忡地说。

  据了解,闸北区江南民居和早期石库门大部分建于清末,西式建筑和新式里弄建多建于上世纪20年代,房龄都在70年~100年以上。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损坏,房屋开裂沉降、漏雨堵水、白蚁蛀蚀、砖木腐烂等现象普遍存在;加之居民使用不当,私改厨卫、违章搭建等严重破坏了建筑结构;不少优秀历史建筑被出租当作仓库、游戏房、旅店、饮食店、大排档、网吧,与当年雄姿相比,已是面目全非。

  区政协常委朱祖光不无遗憾说:“代表马祖文化的天后宫已被迁往外区,气势宏伟的钱业会所已不见踪影,太阳山路上的太阳庙也在去年北广场拆迁中灰飞烟灭。实在是可惜呀!”

  多元并举保护利用

  建议案提出,抢救和保护这64处优秀历史建筑刻不容缓。

  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建议实施“点、线、面”结合保护战略,探索采用历史风貌区开发、异地保护和集中保护、“老建筑”商业开发、创意园区开发、博物馆(纪念馆)保护、文化旅游线路开发,以及功能升级、时光倒流保护等7种不同模式。

  鉴于山西北路(天目东路至海宁路段)优秀历史建筑比较密集、历史上文化名人集聚,区政协社会和法治委员会的提案建议,把这个区域申报为市优秀历史风貌街区,建成山西北路历史文化老街,利用吴昌硕故居、梁氏民宅、绍兴同乡会馆、中西镂雕仪门楼、全满浮雕厅堂三合院、山西大戏院、欧式联列式排楼等资源,与武进路、浙江路、安庆路优秀建筑群一起,整体规划形成历史风貌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