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听:打造更好的人际关系

 昵称535749 2012-05-16

    公元一世纪,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过:“我们之所以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为了少说多听。”

    人们常常为了让别人来倾听、承认自己、为自己指点迷津而不断倾诉,却忘了通往一场真诚可靠的交流最简单易行的途径之一就是:倾听。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因为和某人相处不愉快,而预先在心里设计好自卫性的台词以备下一次和此人碰面时派上用场?其实,也许你只是单纯的想让他了解你的观点而已。

    那么,如果在进入谈话的最初五分钟里,抱着只是倾听他人观点的决心,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呢?如果,你只专注于倾听而不去反驳,冲突又怎么会发生呢?

    了解了这一点,如果你只是强迫自己去“听”,却把注意力放在无法表达自己的挫败感上,你并不是真正的在“听”。

    “倾听”和“听到”是两码事。

    听到不需要思考。而倾听的时候,你不仅要去了解听到的词句,还要注意说话者的口气。积极的倾听则更进一步。你还要仔细的观察说话者的肢体动作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话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复述。

         真正的倾听可以避免冲突,让说话者有所收获,是积极沟通的核心。这种积极的沟通使人们摆脱无法表达自己的痛苦,从而对他人的观点更有耐心。同时,还能让听者的思路随着话题的推进得以解放,激发听者更深层的灵感。真正的倾听可以有效的击溃负能量,打通正能量。

    开放式问题,在积极倾听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开放式的问题可以开拓孩子的思维、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帮助人们在商讨中更好的解决问题。开放式问题还可以让倾听者带着不评判的态度参与谈话。孩子们的天性也得以在这种环境中得到解放,尤其是在涉及到他们的习惯和行为的时候。
 
    开放性问题指的是,答案并不唯一的问题,不是只有“是”或“不是”这两种答案。这使倾听者更能全面的考虑听到的内容,不管说话的是你的同事、朋友还是孩子。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会创造出另一个开放式问题,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增加谈话的可靠性。
 
        5分钟速成——开放式情境及问题

    最好的开放式问题以6W(谁,什么,怎样,为什么,什么时候,哪里)开始。此外,确定的情境也能帮助我们打开别人的话匣子。

    比如:“跟我说下你今天怎么样吧。”

    “我特别想听听你的旅行怎么样。”

    “上周我们那么唐突的结束了我们的谈话太遗憾了,我还想再多听听你和你女儿的事儿呢。”

一旦对方开始与你分享了,再多问一个问题。

例如:“你打算什么时候进行下一步?”

“为什么你觉得这件事让你这么困扰呢?”

“有谁能帮你么?”

“我怎样才能多帮帮你呢?”

然后倾听对方的回答。不要担心短暂的沉默。短暂的沉默延长了你们的谈话时间,并且让说话者有时间来组织表达他想要说的话。

用心倾听——开始更好的人际关系之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