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情随笔(53)

 风顺日出 2012-05-17

心情随笔(53

我今天看了〈广州日报〉上一篇新闻:《50岁教师为获奖花去毕生10多万元的积蓄》,大致内容:

50岁的杜伟新已经记不清自己具体得了多少奖了,只能模糊地记起,全国性的奖项有130多个,如果加上其他杂牌奖,至少在200个以上。看到记者来采访,他赶紧招呼丈母娘帮忙把各种奖杯、证书从床底下的箱子中拖了出来。不少奖杯、证书上满是灰尘。杜伟新有些心疼,用白衬衣的袖口擦了擦奖杯。17年省吃俭用,杜伟新花在各种获奖证书上的钱有十多万元,几乎倾尽毕生积蓄。岳父说,如今女婿穷得只剩下各种获奖证书了…….

后为杜老师感到叹息,他和我一样爱好文学,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了700多首诗,不分真假用钱换来了如此多的获奖证书,真是少见,我没有读过他写的诗,我想,在诗词上他应该是有造诣的,而自己节衣省食获取这些真假难分的荣誉证书,实属有些不值。

我以前教书、在镇政府工作时也喜欢投稿,经常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也记不清发了多少,随之获得了许多相关证书,什么东方文学社特邀记者、乡土诗人协会会、青年诗人、书画协会协员……还有省、地、县政府宣传部门发的记者、通讯员之类的……我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我外出时就喜欢带上《四川农村日报》通讯员这个证件,因为那是省报发的,也适合我一个政府小职员身份,其余的领了就随便一放了事,但这些证书我从没有花过一分钱,我也不在意,只是我的在自编诗词选序言中提到这些,还是我的同学文友秦巴浪子提议我才写在序言中,以增添一点荣誉色彩。后来,我离职当打工仔,这些证书也不知去向了,大半被孩子拆了纸飞机。

我虽是个打工的,但我爱好文学从没放弃,以前不会电脑就随身带个日记本写,现在会电脑了,每天都会写一点放到QQ空间、我的图书室、文学吧…….这也算是精神寄托。     我以前任厂报编辑时就在厂报上随便发点,因为是自己编的报纸放心,有好多以前的文学朋友和网友看了后都建议,投到报刊上去,我却一直没有投过,我要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写的东西是零散的,也没有多少时间去修订,而且是随笔写来,作为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根本没想过用来挣点稿费,也不想得个什么荣誉,我这人很现实的,虚的没有什么价值。

老师的荣誉证书虽多,却花光了他毕生的积蓄,可能他认为是很有价值的,也认为自己没有白费光阴,自己在努力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他把这股劲用在教书上,我想,他一定是个好老师,把爱好文学当作业余,那是很不错的选择。说真话,文学梦有的人做了一生也醒不过来的,走文学的路是条艰难而漫长的路,现在一些报刊发稿要钱,出书要钱,作为还没有职位的文学者,也只有用钱来铺文学梦之路得荣誉,苦之又苦…….

我说了这些,也只不过是个感想而已,各有各的活人方式不同,师有杜老师的做人活人方式,我们都无权去指责和非议,不过这些打着给荣誉的幌子,实则以达到赚利目的,实属不道德,人家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所谓的“荣誉证书”拿走了,虽黄盖挨打自愿,但良心上也有些说不过去。云云,闲时杂谈,我只不过心情说说而已,呵呵。

                             20125月于深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