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火车=公共汽车+飞机

  2012-05-18

        都说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火车在美国人的旅行生活中应用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与我的老婆兼女友张静,利用“五一”假期,从美国地理中心的圣路易斯市(美国西部大开发的门户城市,现美国第八大城市)乘坐火车到美国北部的芝加哥市(位于五大湖之密西根湖畔西岸,美国第三大城市),体验了一次典型的美国火车之旅。

         早上六点二十分,我们驱车赶到了圣路易斯市中心的Gateway Station关口火车站。进入只有几百平方米的车站大厅,发现售票处和候车厅都在同一个区域,候车的人不超过一百个,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黑人的比例约占一半。我和老婆在自动CHECK IN机器扫描了预订单,两张与飞机登机牌几乎一样大小和格式的火车票从出票口跳了出来。

经过一条狭长的天桥过道,我们走到了2号站台,一列车厢上印着AMTRAKAmerican Track的缩写,即美国火车公司)的火车正趴在铁轨上,一位爷爷级的列车员站在车厢门口迎接乘客。我正在嘀咕我们的火车票上怎么没有座位号时,列车员问我们:“Where do you go?(你们去哪儿)”我们回答“Chicago(芝加哥).”,列车员指着其中一节火车车厢“This Car(这个车厢)”。我们上了火车,随意找了座位坐下,把行李放在座位上方宽大的行李架上。

六点四十分,火车准时出发。慢悠悠地,火车颠簸着驶出圣路易斯火车站。几分钟后,火车穿过了圣路易斯市区,跨过横亘在密西西比河上的铁路桥,从密苏里州进入了伊利诺州。回头看圣路易斯市区,地标大拱门的顶部被云层遮盖,云雾藏绕着大拱门的两只铁柱“大腿”。

半个多小时以后,列车停靠在第一站:Atlon(艾尔顿)。从外表看,Atlon火车站精致又袖珍,狭窄的月台上摆放着几把座椅,十几个乘客正坐在椅子上候车。车停稳后,下去几位旅客,上来十来位旅客,车厢内始终是宽松的,座位还是没有坐满。

又过了半个小时,火车到达了另一个小火车站Carlinville(卡琳维拉)。一块标识牌正对着火车车厢门:“Home of Abraham Lincoln”,这里竟然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家乡!

火车继续开动。我与火车上的爷爷级列车员聊起天来。列车员告诉我:本次火车编号302,起点是Dallas Texas State(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终点为Milwaukee Wisconsin State(美国北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火车的最高时速是80英里/小时,从圣路易斯到芝加哥距离约290英里(一英里=1.6093公里),需要5个小时40分钟,平均时速约75公里/小时(远低于中国高铁时速300公里/小时,只有中国特快列车时速120公里/小时的2/3)。每列火车有六个车厢(中国火车大多16个车厢,春节期间还会增加12个临时车厢),其中包括一个火车机头,5个普通座席车厢,半个餐车和半个一等坐席车厢。从圣路易斯市到芝加哥市之间总共有9个停靠站,分别是AltonCarlinvilleSpringfieldLincolnBloomingtonPontiacDwightJolietSummit

距离到达芝加哥的时间尚早,我在火车最后一节车厢走起,一直走到火车机头,细细观察美国火车,并与列车员、餐车售货员、普通乘客聊天探听信息。走了一圈,我有一个惊人发现:美国火车是公共汽车与飞机的综合体。

1、火车票不对号入座。美国的火车票上没有标明车厢和座位号。乘客上火车后自由选座,先到先坐。这一点与中国乘坐火车完全不同,倒与乘坐城市公共汽车一样。

2、站台等车上车验票。美国大多数火车站都很小,乘客进入站台不需要验票,火车到达后乘客向列车员出示一下车票就可以上车。这一点比中国乘火车有三道关(进入候车室、进入站台、进入车厢的三道关口需要查验火车票)松很多,与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很类似。

3、时间不同票价不同。我们这次乘坐的302次火车,早上6:40从圣路易斯发车中午12:20到达芝加哥,车票费总共为64美金(每人32美元),而返程火车下午1:45从芝加哥发车晚上7点到达圣路易斯,2人车票费则需要132美元(每人66美元)!同样的火车,同样的距离,票价竟然翻了一倍!这一点让习惯了中国火车同程同价的我感觉不可思议。这与航空公司的售票方式完全一样,同一条航线的票价随时间段不同差别很大。 

4、火车座位飞机标准。美国火车的普通坐席,走道在中间,走道两边各两个软座,座位比飞机的经济舱更宽敞,类似中国高铁的一等软座;一等坐席则是一排三个座位,座位可以往后倾斜120度,与飞机的头等舱类似。每个座位的顶上,都有一个射灯,乘客可以自主选择开关,这完全是飞机座位的设计。

5、安全第一生命最宝贵。美国火车座位前面的袋子里,唯一的纸质资料就是Customer Safety Instruction(旅客安全须知),详细介绍了乘坐火车的可能安全问题以及火车逃生方法,并配有详细的插图说明。在火车车厢上,Emergency Exit的红色安全提示格外醒目。每个火车车厢有三个窗户是逃生窗户,贴着红色的不干胶并写着开启车窗的三个步骤,告知游客万一发生事故如何逃生自救。这一点与飞机上非常类似。

除了以上五点外,美国火车还有比飞机和火车更先进的地方:火车上可以刷卡消费。在火车的餐车,乘客既可以付现金,也可以在POS机上直接刷卡。我也忍不住用信用卡刷卡2美元买了一杯咖啡,体验了一次火车上刷卡的感觉。什么时候中国火车上可以引入刷卡服务呢?

最后,也爆料一下美国火车的落后:在302次火车的两节车厢连接处,竟然有很大的缝隙。火车开动时,风呼呼地往里吹,车厢连接处的温度,比车厢里低了至少十来度。不知是谁想出的主意,用窗帘布挡住缝隙,可惜几乎不管用。火车在行进到Lincoln站附近时,外面下起大雨,车厢连接处开始不停地往下滴水,真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实在不敢相信美国铁路公司会让如此明显的设计纰漏长期存在,我不得不拍照片作为证据!

 

 

 

环球旅行者  任国才

2012429日(美国时间)

AMTRAK火车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