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初乐山罕见照 四川的文化样本(组图)

 昵称88761 2012-05-18
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

  “乐山”之名首次出现

  两宋宋朝改嘉州为嘉定府;元代改为嘉定路;明代改为嘉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取“城西南五里有‘至乐山’”为名,改龙游县为乐山县,“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四川的文化样本

  乐山是四川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四川文化的样本,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为避洪患,开凿麻浩河,分江溢洪,形成了四面环水,林荫浓密的乌尤“离堆”。从现今出土的上万座汉代崖墓中可以窥视到汉代乐山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麻浩崖墓内的石刻浮雕和壁画。最有代表性的是汉代文学家郭舍人在乌尤山注释《尔雅》的遗迹。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乐山。东晋以后,佛教寺庙与日俱增,香火日趋旺盛。唐宋时期,乐山为中国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所在,峨眉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从713-803年,历时90年建成的乐山大佛,宏伟端庄、举世闻名。宋代,乐山最出类拔萃的人物是苏东坡父子三人。近现代史上,嘉州山水又孕育了郭沫若那样的大文人,嘉州画派独树一帜,在四川国画界有很高声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乐山大佛、麻浩崖墓、万年寺普贤铜像、峨眉飞来殿;有省级文化保护单位4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2600余件。
 
   乐山还有李密、苏洵、苏辙等著名文学家,当代“书坛怪杰”石鲁也产生于此。古今历史,李白、杜甫、岑参、范成大、黄庭坚、陆游、张船山、陈运和等许多文化名人,在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