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宫秽闻之一:阴差阳错成皇后

 澤 惠 2012-05-22
    人生一世,个个都求长生、求富贵。岂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万事随缘,一切都是定数。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福不用忙,无福累断肠。这般陈词滥调在当今年轻人听来,自然嗤之以鼻。尤为一班“成功人士”所不耻。因为“奋斗”与“宿命”似乎形同冰炭,不容混淆。然观中外古今之人群,从帝王到村夫,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奋斗”之成例自然汗牛充栋,而“宿命”之故事更拾俯皆是。老朽我也无意在此辩论,姑且各存其言,只听我讲一段汉朝皇后的故事。
  话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雉专擅朝中,称制八年。乃将娘家人遍植廷中,堂堂大汉朝,几成吕家天下。到她称制的第八年(公元前180年)三月,竟病死未央宫中。陈平、周勃见时机已到,立即联络了朱虚侯刘章,将诸吕一鼓剿灭,并废死那来路不明的少帝,迎立代王刘恒为帝,且向着大众说明两种理由:一是高祖诸子,尚存两王,代王年长,性又仁孝,不愧为君;二是代王纣母家薄氏,素来长厚,未尝与政,可无他患。有此两善,确是名正言顺了。
  惟代王恒继位后,便是汉文帝了。其生母薄氏,也就堂而皇之地做了太后。这薄太后与高祖刘邦本也是露水姻缘似的一对,一时也曾恩爱无两,不消细说。只是为了那淫妒成性的吕后,遂致失宠,只得随着自己的儿子往代就国。这番儿子侥幸做了皇帝,自然母以子贵,一位失宠的母妃,居然尊为后太后,可见得苦尽甜来,凡事都是定数,毋得强求呢。
  说也有些奇怪,这薄太后的遭际,原就出诸意外,而那文帝的继室窦氏,更是反祸为福,无意中得着奇缘。她本是赵地观津人,早丧父母,只有兄弟二人,兄名建,字长君;弟名广国,字少君。少君甚幼,长君亦尚年少,未能谋生,又值兵乱,人民离析。窦氏与兄弟二人,几乎不能生存。巧值汉宫到民间采选秀女,这窦氏万般无奈之下,女孩子也只有这一条路好走了,便硬起头皮前去应选。既得入宫中,侍奉吕后。过了三两年,那吕后要发放宫人,分赐诸王,也是一种笼络的手段。每王可分得五个如花似玉的少女,这窦氏亦在其中。她回籍隶观津,便自愿往赵,与家乡接近,也好乘时关顾兄弟。当下请托主管太监,陈述已意。那主管太监倒也通情,一口应允。不料临事忘却,竟将窦氏的姓名,派往了代国。及得窦氏闻知,向他诘问,他方记起前言,自知错误,但事已奏明吕后,无能更改,只得好言劝慰,敷衍一番而已。可怜窦氏空洒了许多泪珠,自叹命薄,怅然出都往代去了。同行尚有四女,途中虽不致寂寞,总觉无限凄凉。那知到了代国,竟蒙代王一眼看中,特别赏识,选列嫔嫱。当下召入令她侍寝。春风几度,雨露浸淫,便递结珠胎。头胎生下一女,取名为嫖;(也是怪名,想必那时的“嫖”字尚无今义)至第二三胎均是男孩,长名启,次名武。先是代王夫人,已有四男,启与武乃为庶出,当然不及嫡生,窦氏却能自安本分,敬事王妃,并时时叮嘱二子听命四兄。所以代王嘉她知礼,更格外宠爱。会值代王妃病亡,后宫中虽尚有数人,偏那代王最为属意者仍是窦氏,总要算为后宫领袖,隐隐便有继妃的希望,只是尚未曾正名。至代王这次入都为帝,偏偏前妃所出四男,接连夭折。于是窦氏二子,也得崭露头角,突出冠时。这叫做有福人自会凑机,非必预先摆布。
  文帝元年孟春,丞相以下诸官联名上书,请豫立太子。文帝尚再三谦让,说他日应推选贤王,不宜私建子嗣。群臣又上书固请,略言三代以来,立嗣必子,今皇子启位次居长,且敦厚仁慈,允宜立为太子,上承宗庙,下安人心。文帝乃准如所请,册立东宫,以皇子启为太子。太子既定,群臣复请立皇后。试想太子启既为窦氏所生,那皇后的桂冠,更属何人?不过那班大臣都贼猾得很,偏不指明而让文帝独断。文帝亦因上有太后,须要禀承母命,才见孝思。遂由薄太后下了一道明谕,饬立太子母窦氏为皇后,窦氏乃得为文帝继室,正位中宫。这叫做意外奇逢,不期而至。假若当年那主管太监,不忘所托,将她派往赵地,至今最好也是做个妾媵而已,怎得平空一跃,升做国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