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抑郁症患者想轻生
就临床而言,自杀有典型或不典型的前驱症状,如情绪低落、抑郁、思维迟钝、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人格解体、注意力缺乏、性欲缺乏、失眠等;自杀有病因,如生物、心理、社会的原因;自杀有症状,如创伤、窒息、中毒;当然自杀还有预后,如死亡、残疾或恢复。由此,可以说自杀属于一种疾病。
自杀者多数患有精神疾病,这其中尤以抑郁症最为常见。抑郁症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情绪低落与其学习、生活和工作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人群中有10%以上的人们在一生的某个时期会受情绪的影响。抑郁症最危险、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约有50%的抑郁症患者曾出现过自杀想法甚至自杀行为。
更为可怕的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性非常高,大约是普通人群的20倍至30倍,而每年自杀成功的人群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和抑郁症有关。
三四十岁人群属高危
自杀既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精神医学问题,近年来已成为世界精神卫生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出现轻生的念头呢?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首先是精神疾病,这包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药物依赖、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脑外伤等)、人格障碍、神经症(如焦虑症、强迫症等)。其次是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生活就业压力大,生活、情感及工作受挫,如离婚、经济拮据、亲人的亡故、失业等。再有就是生物学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自杀与年龄有很大关系,临床上以30岁—40岁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及家长们管教方式欠妥,儿童、青少年自杀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轻生前会有征兆
哪些人最容易患抑郁症,甚至最容易萌发轻生念头呢?
本身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如抑郁症患者、精神分裂者等,经常会有自杀的念头;近期遭遇严重生活事件的人,如自己或家人患上重大疾病、亲人身故、遭遇重大财务损失、感情挫折等;有性格缺陷的人,包括喜欢走极端的人,总是没有安全感的人,生活单一、枯燥没有生活情趣的人等,一旦遇有意外遭遇,这些人很容易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人,这部分大都有自杀家族史;对酒精、毒品等有依赖的人。
需强调的是,自杀者在自杀前会出现一些征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就可以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一般而言,大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在自杀前都有可能出现如下征兆: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自杀想法。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抑郁状态时可出现食欲不佳、沉默少语、失眠。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召集家人聚会、向亲人赠送纪念品等。
学会给心理减减负
自我宣泄。如可以在野外等无人的地方痛哭或者大骂,还可以用笔来倾诉自己的痛苦;亲朋好友疏导。这样不但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让心理压力得以转移;情绪转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参加社交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以转移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发现自己的喜好。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找事干,这样可以使人变得积极开朗;学会幽默。幽默对紧张、压力过大的人是一种松弛剂。当一个人紧张不安时,学会幽默,可以应付紧张尴尬的局面,使紧张、压力、情绪恢复平常。其次,幽默使人开怀大笑,有助于肌肉放松,缓解压力,恢复正常心态,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寻找心理医生。当自己无法排解时,一定不要忘记找专业的心理医生。
需特别提醒的是,如果经一般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仍效果不好,应尽早找正规医院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及时咨询与干预治疗,这样才能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本报首席记者 王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