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的民间六大瓷窑之一。窑址在吉安市永和镇,吉安在隋、唐、宋均称吉州,故名。已发现窑址20余处,创烧于唐代,宋、元时期,瓷业有较大发展。 据史料记载:吉州窑烧瓷品种比较丰富,器物有罐、炉、盒、瓶、枕、盆等;釉色种类较多,既烧南方流行的青釉、黑釉、青白釉,又烧北方常见的酱釉、绿釉、白釉及白地褐花。借鉴北方定窑的覆烧法与印花装饰、磁州窑的白地褐花彩绘,胎釉及绘画风格则具有江西特点。 最能代表吉州窑特色的品种是黑釉器,其上多伴有木叶纹、玳瑁斑、剪纸贴花、窑变花釉、黑釉彩绘及剔花装饰。木叶纹是将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树叶,半张、整叶,或二、三张等相迭成纹地贴在胎体上,再上釉后入窑烧成,把天然树叶直接烧在黑釉碗上,以黑釉衬托出黄色的叶子剪影。玳瑁釉是在黑、裼釉上饰以浅黄色斑点,色泽质感有如海洋动物玳瑁的甲壳,常装饰于碗、炉、瓶等器。剪纸贴花主要饰于碗内,装饰效果极似民间的剪纸,题材有飞凤、折枝梅花、散点式梅花、鹿纹、凤梅纹、鸳鸯、蝴蝶、竹、兰以及菱形边框内有“福寿康宁”、“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四字吉语的图案。黑釉彩绘有月梅、月竹、凤蝶纹,是在铁质釉上用草木灰釉绘画纹饰,烧成后形成黑地白色花纹。剔花装饰见于瓶、罐、碗等器物上,梅花纹最常见。 笔者收藏“宋代吉州窑黑釉木叶纹茶盏”两件(见图片)其特征是:高5.8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3.5厘米。造型规整,胎体较薄,约2.5毫米,敞口,微敛,斜弧壁,矮圈足,呈斗笠状。碗体里外满施黑釉,施釉均匀,釉面莹润,用手抚摸光滑细腻,玻璃质感极佳,口沿流釉薄处呈赭色,碗外壁素面,碗内壁面使用一张树叶装饰,叶脉清晰可辩,真实自然,这种装饰工艺是经高温一次烧制而形成地,堪称一绝。细观釉面,可见细小棕眼和不规则的网状片纹,借助高倍放大镜观看,釉面呈流淌状和金银色晶体颗粒融合在一起,闪闪发光,极为漂亮,这是吉州窑施釉工艺的独到之处。器底圈足,浅挖露胎,略显粗松,呈米黄色,修胎规整,可见旋纹痕迹。 “木叶盏”,不仅是中国瓷器中的瑰宝,也深受日本人的喜爱。据《西天目山志》记载:宋末元初为西天目佛教活动鼎盛时期,国外高僧陆续入山参禅问法。日本僧人视西天目为临济宗发祥之地,1926年,日高僧元光寂室于西天目参禅回国,仿西天目禅院规制开创永源寺,建立永源寺派,视西天目为祖山。“天目盏”又名“天目木叶盏”,是天目山各寺院中招待贵宾的茶具。日本镰仓时代(我国南宋时期)来中国的留学僧,从西天目带去天目盏、银杏种子和高峰、中锋、断崖画像及手书等。据了解,早年流传到日本的木叶纹茶盏,已被日本博物馆列为国宝级文物珍藏了起来,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供人参观。 通观该盏,古朴典雅,装饰别具一格,自然雅致,色彩对比强烈,黑底黄叶,相互辉映,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浓郁豪放,意趣盎然,虽画面简单朴素,但独具匠心,在于强调和追求质朴自然的真实性,充分反映了宋吉州窑高超的制瓷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