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英语口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差异及对教学的启示
2012-05-27 | 阅:  转:  |  分享 
  
2009年第8期

(总第68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BORDEl{ECONOMYANDCUIURE

No.8.20o9

Genera1.No.68

【教育纵横】

回谣与画蛔异学蛔磨

刘馨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也不断探索应用新的教学

方法及教学手段。然而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虽然经过多年英语学习,却仍难以用地道的口语与以

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对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认识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口语体;书面语体;差异;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409(2009)08-0144-02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新颁

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简称

《课程要求》)提出应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

力,并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

标,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我们

必然要研究探讨英语口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差异。



、英语口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差异

口语和书面语是两个不同的程式(modality),

两者有各自的独立性,也有各自的优越性。同时,

两者互为补充。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言通常包括

三个层次——内容、形式和语场,因此我们主要从

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差别。

1.组成内容的差异

口语主要以声音为媒介,声音一发即逝,因此

在传播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书面语则由字母

和字符这些书面符号组成,打破了口语在时间上和

空间上所受的限制,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

时”。因此,口语是动态的、短暂性的,而书面语

则是静态的、永久性的。这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

2.表达形式的差异

英语口语与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的差异主要体

现在两方面:它们具有各自的词汇特征以及句子结

构特征。

首先,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用词不同。从词汇

角度来看,口语中常使用具有明显口语色彩的词

语,如流行语(fashionableword)、歇后语(two—

partallegoricalsaying)、口语词(colloquialism)、

习语(idiom)、俚语(slang)等。此外,短语动

词(phrasalverbs)也常常出现在口头语体中,使

得交际语言更加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而在较正式

的书面语体中则不用或较少使用这类词汇。英语口

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气词,如0h,hi,hello,yeah

等,书面语中则较少使用语气词。英语口语中常常

使用填补词(remedyword)和一些词义相对模糊

的词语。据调查,美国人一分钟用am可达lO~l5

次,一小时可达数百次之多。这些词语的使用,可

以增添口语的随意性色彩,并帮助对话得以顺利进

行。但是若用于书面语体中,则会使读者摸不着头

脑,文章也显得极不得体。英语口语中还存在许多

书面语中不多见的词汇变体形式。如:’cause(be—

cause),Aussie(Australian),veggies(vegetables),

pop(popular)等。口语中较多地使用缩略词,而

书面语中较少使用。此外,英语口语的常用词汇较

少。据统计,1000个最常用的词汇就构成了口语

词汇的94%;面书面语中,3000个最常用的词才

达到常用词汇的95%。口语中词的变化比书面语

少,重复语中,3000个最常用的词才达到常用词

汇的95%。口语中词的变化比书面语少,重复比

书面语多。而且,书面语体经常使用我们常说的

“大词”(bigword)。在文学作品中,为了生动地

刻画人物、描绘景色、渲染场面,作者使用大词以

求高雅、庄严的色彩。在叙述政治、经济、文化及

各种科学技术方面的事物时,多使用专业术语及行

话,它们在用词上意义精确、单一,不带有感情色

彩,一般也不需借助上下文来理解。

其次,英语口语和书面语在句子结构方面也不

相同。第一,英语口语常用简单句,且经常出现结

构不完整的句子,而书面语除了使用简单句外还经

常使用并列句和复合句,句子逻辑关系严密、结构

严谨。第二,英语口语常用人称代词做句子主语,

而书面语则通常用非人称做主语。口语突出行为过

收稿日期:2009-04.22

作者简介:刘馨(1980一),女,哈尔滨人,助教,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8|州NGJlwWENHuA

刘馨:英语口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差异及对教学的启示

程与事件的发出者,主句与从句为动态关联关系,

而书面语的句型则往往要根据语篇构成的需要来确

定,行为过程与事件发出者不一定是重点突出的对

象。第三,英语口语通常先谈主要信息,而在书面

语中则后置主要信息。第四,口语是自然即兴的,

人们通常边想边说,口语的句子结构通常较松散。

有时人们甚至边谈边不断变换话题,他们会省略掉

一些东西,出错或自己更正补充。因此,口语里常

出现停顿、省略、重复等现象。相对而言,书面语

是有计划写成的,句子结构更加缜密,更具逻

辑性。

3.语境的差异

口语需要语境,而书面语对语境的依赖性较

小。口语更加含蓄,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语言

环境。而书面语更加直接、独立,不需要言外语境

以及作者与读者问的适时互动。

口语与书面语的另一个语境差异是:口语可以

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暗示等非字符信号的辅

助手段来传递意义,或通过各种音质特征,如重

读、语调、音量、语速、停顿等手段来表达意思;

而书面语则主要通过句法和修辞手段,例如运用明

喻、拟人、婉转等来铺写背景、烘托文章主体和反

映人物内心活动。

此外,口语和书面语虽然都是交流方式,但分

别侧重语言的不同方面。口头语言所强调的是情感

表达和交际功能,它是双向活动,需要适时互动。

而书面语言所强调的是认知、描述和论辩功能。它

是一个单方面独立的交流过程,不需要像口语那样

及时反馈和回应。

总之,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还远不止前文

所列举的几点。正确理解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才

能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二、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1.正确处理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增强语言

输入与储备

学习母语,口语是第一性的。然而就外语学习

来说,由于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必须依靠

读书来学习识字或发音,书面语就成为第一性。因

此,在外语学习的初、中级阶段,在遣词、造句、

组织结构等方面应突出对书面语的学习,掌握语言

形式是语言教学的核心部分。在口语学习中,

“听”、“说”密不可分。“听”是语言、知识、信

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基础。大

参考文献:

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言以及学会正确表达个

人观点的基本途径。此外,语言是一种习惯性行

为,多背诵才能形成习惯。经过反复背诵,文章就

会被牢牢地储存在脑海中,久而久之和思想融为一

体,成为思想的一部分,进而转化为口语能力。

2.在对话中学会口语

我们在口语教材的选择上应更多地着眼于对话

类的教材而不是带有一定文学色彩或叙事性的小故

事上。教师要创造环境,设计日常会话、专题讨

论、访谈、演讲、独白、辩论等各种口语形式的活

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

对话为主,而不是让学生自我陈述或背诵某些东

西。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话练习时应注重如何保持对

话交际的连续性、衔接性和照应性,而不是强调用

词的准确性、对话结构的完整性和表达意义的概括

性。针对学生用英语交谈就像在背课文,而非自发

的口语现象,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进行交

流、交际,避免照本宣科地背诵,明确口语和书面

语的主要特征和口语表达策略,在互动和交际中,

将意义表达清楚、得体。

3.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

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这种思维能

力训练的人,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大多是先把听到

的信息译成母语后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

语义信息,即他所想说的,在头脑中下意识地寻求

母语的表达方式,将之译成英语。同样,在书面语

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或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也易

造成表达错误或表达得不地道、不准确。

4.重视辅助手段的作用

口语是人与人直接面对面地交流,谈话者之间

信息的相互传递离不开双方的表情、语调、手势等

辅助手段的作用。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在进行口语交

流时,双方的表情、语调、手势等对交流的效果起

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口语的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学

生口语练习时应要求学生将角色扮演得维妙维肖,

把角色的语调、表情、手势都表现出来,要逼真、

投入。对话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起学

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这同时要求口语教师自身要具

备很强的英语口语功底和丰富的口语交流经验。只

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口语交流的目的,使学生学到

活的、地道的、思想和情感交流都能畅通无阻的

口语。

[1]陈红平,李慧敏.英语El语与书面语的差异及对口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zoo5(7).

[2]李越红.论英语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差异[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3]夏锡华.英语口语和书面语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责任编辑:于茂昌]

e,vJIANGJINGYUWENHUA围

献花(0)
+1
(本文系我的资料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