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孩子建立阅读超市(邢培健)

 mp寒梅 2012-05-28
      在童书出版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很多孩子的阅读仅仅局限于《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而另一些孩子则捧着大人读的小说看得津津有味。许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已证明,小学生、中学生一定要读一些儿童文学。阅读这些所谓的“课外书”、“闲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堂课。这堂课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但只有在童年阶段才能发挥重大作用,错失了,就再也无法弥补。

  很多家长会问:让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呢?

  在我看来,阅读一定要多样化。有一本书叫《朗读手册》,里面提到了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您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您知道得越多,您越聪明。这里的“聪明”不只是阅读所带来的知识的积累、语言能力的增强、想象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眼界的拓宽。给孩子提供各种题材(校园、历史、科技、情感、成长……)、各种体裁(小说、童话、诗歌、戏剧、纪实、漫画……)、各种品位(经典、流行、轻松、严肃……)、各种长度的图书,让孩子像在超市购物一样自由选择、尝试,他们的接受力和理解力一定会让您惊叹不已。

  就题材来说,童年当然是快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应该只阅读快乐、光明的题材,单亲家庭、死亡、孤独、伤害等主题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眼见耳闻甚至亲历的,孩子在遇到这类问题时通常的做法不是求助他人,而是自我封闭。这类题材的书可以用巧妙的方式给孩子一些安慰和指导。

  在体裁上,童话、小说始终是儿童文学的主体,但诗歌、散文、纪实文学中所体现出的优美与真实是孩子在阅读童话和小说时不太能够触及的,如果孩子没有机会阅读这类书,童年是不是就少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至于篇幅,有些家长认为,年龄小的孩子应该读点篇幅短小的作品,大孩子应该读点篇幅较长的作品。可是,我们实践一下就会发现,孩子可不在乎文字多少,只要书是他感兴趣的,篇幅再长他也会一直读下去;如果不感兴趣,文字再少他也不会阅读。其实,篇幅长短无所谓,关键是孩子在不同的长度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而经典名著和“不登大雅之堂”的漫画也可以并存于孩子的阅读书目中,它们在培养思想、塑造性情、开发想象力、激发创意等各方面都有着旗鼓相当的作用。

  总之,孩子通过多样化阅读,会从书中不同的世界里发现自己的世界,发现自己的向往,发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更能够发现世界是多元的,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领悟身边的大事小事,能够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从而更加坦然、平和地处理自己的生活,培养出会感受、会思考、会决策、会创造的独立人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