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0种药品检验仪器自检和操作规程
2012-06-01 | 阅:  转:  |  分享 
  


30种药品检验仪器自检和操作规程

1.仪器自检规程

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

2.半自动青霉素电位滴定仪

3.四道生理记录仪

2.仪器操作规程

1.高压消毒锅

2.AE-240电子天平

3.AEL-200电子天平

4.ZRS-6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5.ZRS-4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6.BP-9300高分子杂质分析仪

7.ZY-300A型抑菌圈测量仪

8.AD-2.5型电子体重秤

9.LDZ4-0.8型自动平衡微型离心机

10.ZRY-2智能热原仪

11.MS-302多媒体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12.ZYT-1型自动永停滴定仪

13.智能崩解试验仪ZBS-6B型

14.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15.501/486/U

6

K/746HPLC仪

16、DL?熔点测定仪

1



17.pHS-3C型酸度计

18.旋转式粘度计

19.紫外分光光度计UV-2401PC

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160

21.天平的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

22.折光计

23.韦氏比重秤

24.TLC操作规程

25.TLC照相操作规程

26.显微镜的使用规程及日常维护

27.DWNER`SMANUAL纯水器

一、仪器自检规程

1、净化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

1.1技术指标:

1)净化工作台的操作台面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级的规定

2)净化空调器的空间的尘粒数和沉降菌应符合GMP10000级的规定

1.2检定方法

1)检定前仪器应先打开20~30分钟使平衡

2)用尘粒计数器测定空间的尘粒数(0.5μ和5μ),做好记录

3)用平皿计数法测定30分钟的沉降菌,做好记录

1.3以上二项若达不到规定要求,应及时进行处理(清洗过滤无纺布或清洁无菌

室等)

1.4检定周期

2



1)净化工作台:必要时或半年

2)净化空调器:必要时或每次抽样时

2、半自动青霉素电位滴定仪

本仪器为配合中国药典一九九五年版硝酸汞电位滴定法的实施测定青霉素类抗

生素电位滴定的专用仪器。

2.1主要技术规格

电源电压:220V±10%,50Hz

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40℃

相对湿度:80%(20℃)

电位值输入范围:0±1000MV

测量精度:0.25%

2.2检定方法

取经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约15m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以下按

照本仪器"使用说明书"四项"操作与使用"测得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的浓度;

滴定的同时按照中国药典记录一九九五年版电位滴定法(附录VIIA),详细记录

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的消耗体积和电位,根据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的

消耗量和氯化钠的取用量,算出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的浓度.两种方法误差

不得过0.5%.

2.3检定周期二年.

3、四道生理记录仪

3.1生物电放大器

1)阻尼校验方法

连续打下数个l毫伏标准电压后按以下判断:如升降线基本陡直,横线基本平

直既为阻尼正常。

2)频率响应性校验

3



校验的方法是持续按下标准电压1mV按钮不要松开,这时基线首先迅速升高(至

10mm),然后逐渐下降,在描笔回到基线之上三分之一(即下降了三分之二),可

于该处做一水平直线与逐渐下降的基线相交,计算此点至开始打标的时间。低频

率良好者应大于2秒,最短不应小于1.5秒。

3)正负电位放大率对称性校验

校验时持续按下标难1mV按钮不要松开。使基线迅速向上移位,并迅速下降。

待基线回归至接近原基线水平时,松开标准毫伏按钮,使基线又迅速向下移位,

然后测量向上与向下移位的距离,二者相差应不大于5%。

4)灵敏度的校验

通过一个校验好的标准1毫伏电压的电源输入而调节灵敏度调节旋纽,使1mV

移位10mm,即波幅1毫米相当于0.1毫伏。

5)走纸速度的校验

通常采取输入一交流干扰电信号的方法,就是25mm(1秒钟的距离)或50mm内是

否有50个交流干扰波。

6)描笔摆动范围校验

描笔摆动范围要求幅度大而不失真。若描笔位置在图纸中央时,描记的标准电压

曲线的振幅为10mm,而当描笔的位置在图纸的两边时,描记的振幅也应为10mm。

2.血压放大器的校验

1)血压传感器灵敏度校验

将传感器一端与血压计连接,另一端与大气隔绝,将板面上的灵敏度开关置于

50mmHg/DIV,按下MEAS按钮,调节记录仪与监视器的位置旋钮使基线对准某一

刻度。使压力计充气至100mmHg,调节灵敏度细调使记录仪起至2cm处,放气使

压力计至0mmHg,此时记录仪应回到原基线位置。

2)灵敏度校验

按下CALⅡ即为100mmHg/DIV的标准电压,调CALADJ使记录仪偏移基线2厘米,

按下CALI将灵敏度开关调至50mmHg/DIV,记录仪也应偏移2cm。

仪器操作规程

1、高压消毒锅

4



本高压消毒锅供培养基、无菌衣等灭菌用,使用方法如下。

1.1消毒锅内加入约3升水使略高于电热圈。

1.2放入消毒桶,桶内放入待灭菌的物品,注意物品不要超过消毒桶体积的2/3,

物品间保留一定空隙。

1.3加盖,注意盖上的软管插入消毒桶侧的槽内,紧固螺丝。

1.4打开排气阀,接通电源,旋转调压变压器至220伏处,加热至排气阀排气。

1.5排气约10分钟后,关上排气阀,继续加热使压力上升至规定刻度(一般

0.7kg/cm),调节电压使保持灭菌压力(一般为150-170伏间)记时继续消毒30

分钟。

1.6关闭电源,待压力下降至0,打开排气阀排气后开盖子,取出消毒物品即可。

※注意:①消毒锅内应有足够的水

②消毒开始前,一定要排气

③压力一定要回0后,排气方可打开消毒锅

④消毒时,注意安全,工作人员不得离开

2、电子天平AE-240

2.1本电子天平为国家规定的强检仪器,每年由计量所检验。

2.2使用方法:按图示。

2.3使用注意:

1)本仪器应置稳定、洁净台面。

2)天平室环境应干燥。

3)不得称量酸碱等腐蚀性挥发性物品。

4)称量完毕,及时清理称量室称盘和天平周围遗留物。

5)每天更换称量室内的变色硅胶。

2.4清洁天平或移动时,用天平自带的内装标准砝码进行校正,并作记录。

5



3、电子天平AEL?00

3.1接通电源、指示灯(STARD桞Y)亮。

注:天平处于“CAL”方式时,不要关闭开关,若已关闭,请短时间切断,重

新接通电源后,天平将回到正常操作状态。

3.2打开开关,预热。

1)常规称量在自动校正完毕后即可进行。

2)低精密度称量预热5分钟时间,即可称量。

3)高精密度称量需预热3小时。

3.3称量(最大称量200.00g)。

1)一次称量:关闭玻璃门,轻按TARE钮,打开玻璃门,将样品轻轻放入盘中,

关门,稳定后,显示数字为样品重量。

2)二次称量(减样或加样):放人样品(或容器);稳定后轻按TARE钮,取出部分

样品(或加入样品);关闭天平门,稳定后,读数即为新取样品(或加入样品)的中

重量。

3.4打开天平门,取出样品,关好天平。

3.5记录天平使用情况。

3.6液体试样,碱腐蚀性试药试剂,请勿在本天平上称。

4、ZRS-6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4.1水槽中加水至预先标记处(液面与杯中介质面一致)。

4.2接通电源,水泵启动,水槽内水开始循环。

4.3根据要求,按“温度预置”键。

4.4调节设定旋纽,使显示速度为所需值。

4.5装好溶出度杯,加入溶出介质,按装转篮或浆板并调节与杯底的距离。

4.6用温度计测量杯中温度,若达到要求,每杯加入一枚供试品,按下转杆并计

时,盖上盖板。

6



4.7按规定时间,用取样针在规定距离处取样,按有关方法测定。

4.8实验结束后,取出溶出度杯、转杆、转篮或浆板等,用水洗净放回原处。

4.9关电源,放出水槽中的水,以免久置长霉。

4.10登记实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仪器保管人员联系。

5、ZRS-4型智能溶出试验仪

5.1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水泵启动、水开始循环。

5.2主机箱左侧,按选择健,温选绿灯依次循环亮到达设定温度时,释放选择键。

5.3主机箱右侧,按转速控制键,使显示的转速达到所需要的数值。

5.4装好溶出杯,调节转杆至杯底的距离,并加入溶出介质,盖上杯盖。

5.5按启动键,溶出实验开始。

5.6实验结束后,用蒸馏水冲洗溶出杯,转杆,过滤器并作使用登记。

6、BP-9300高分子杂质分析仪

6.1工作流程连线:流动相?泵?参比入?参比出?柱上端?

柱下端?样品入?样品?废液。

6.2开机根据流动相入泵的方向调整泵的顺逆开关。

6.3开启泵开关,仪器运行45分钟,基线达到稳定状态。

6.4关掉泵开关,调节基线旋钮,将基线调节至0±0.5mV。

6.5进样,按复位键复位,开启泵,按下运行键,检测开始。

6.6检测完毕后,按打印键,系统自动打印数据处理结果。

6.7根据出峰情况调节倍率旋钮(数值大,峰大)。

6.8从4、开始,进行第2个样品的检测。

6.9分析结束,夹住柱子下端出口,关闭泵后,关掉电源

用水洗柱2小时后,取出填料进行再生和干燥处理;

7



处理方法:

再生:先用0.1mol/LNaOH和:0.5mol/LNaCl混合液浸泡半小时后用蒸馏水洗

至中性,备用。

干燥:将洗好的葡聚糖凝胶用50%乙醇浸泡,抽干,然后依次用75%、95%

、无水乙醇浸泡抽干,最后用乙醚浸泡抽干,置37℃烘干后密封保存。

7、ZY-300A型抑菌圈测量仪

7.1开主机电源,打开分析仪电源(电源灯,手动/自动灯应亮)

7.2仪器自检完毕,在C:>状态输入ZW96回车,按"ESC"出现框图,回车.

7.3先用"→"移至"报告"项下,回车,用"↓"移至"实验登记"项下,回车,

输入所需信息.

7.4用"→"移至"自动"项下,放入碟子,回车,输入所需的信息(注:碟子的放

置,SL必须放在最高位,且顺序为顺时针方向依次为:SL→TL→SH→TH),回车,按

主机的提示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回车,出现测量结果,按主机的提示进行操作(注

意:打印结果时,一定要选用不带表格打印).如果测量时抑菌圈不清淅,调节"对

比度"和"亮度"按"ESC",如合适,按回车,否则,重复上述操作.

7.5操作完毕,取出碟子,关机:先用"←"移至"文件"用"↓"移至"退出ALT",回

车,关主机电源→关分析仪电源→关电源插座.

7.6.在使用记录本上登记使用的情况.

8、AD?.5型电子体重秤

8.1将电子体重秤放置于平稳台面上。

8.2接上电源,按下ON/OFF键。

8.3将待称物品放置于秤台上,记录显示重量。

8.4若需称动物体重,应先将鼠笼等器具放置于秤台上,然后按下ZERO键回零,

此时再将动物放置于鼠笼中,记录显示体重。

8.5称重完毕后移去物品,按下ON/OFF键关闭机器,并用干布将秤台擦净。

8.6本秤最大称重量为2500g,请勿将超过此重量的物品放置于秤台上。

8



8.7机器搬动或移位后开启时将进行自检,此时勿将物品放置于秤台上,不能按

动机器的任何键。

9、LDZ4—0.8型自动平衡微型离心机

9.1将离心机置于平稳台面上。

9.2使用前应做如下检查:

1)调速旋扭是否在“0”位;

2)离心头是否安装牢固;

3)电源接好,插头插牢。

9.3样品置离心管中,于摇摆天平上两两平衡,按对角线方式放入离心机中。

9.4盖上机盖,打开调速开关(ON位置),缓缓将转速调至所需位置。

9.5如需定时,旋动定时旋钮至所需时间。

9.6离心完毕,将调速旋扭置“0”位,关闭电源开关(OFF位置)后方可将离

心管取出。

10、ZRY—2智能热原仪操作规程

10.1打开智能热原仪开关,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主菜单画面下,找到标有

“智能热原仪”的图标,用鼠标双击此图标,即开始运行热原仪软件。

10.2核对日期、温度后,进入热原主菜单,将打印机联接准备好。

10.3选择设置“系统参数表”的有关数据项。

10.4返回热原主菜单并进入药试或选兔测试主画面。

10.5单击“开始键”,进行温度的稳定测试,

10.6输人家兔的有关数据(选兔则免)。

10.7待温度稳定后单击“计时键”,进行正常体温测试(选兔则进行的计时测

试)。

10.830分钟,系统自动打印数据,并换画面进行打药、分组。

9



10.9分组完毕,返回主画面,单击“计时键”进行打药后的测试,时间一般为

3小时。

10.10输入药品的有关数据,并可显示温度曲线。

10.11测试完毕,系统自动显示、打印测试记录表。

10.12试验结束,单击“退出试验”键。

11、MS一302多媒体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11.A血压记录

1)将压力换能器插头连到相应通道的输入插座,压力腔内充满液体,排

除气泡,与动脉导营相连;

2)开启主机与显示器电源开关,引导操作系统。进入DOS提示符进入MS302子

目录,键入MS302命令,启动MS302系统,进入监视状态,显示图形用户界面

与主菜单;

3)选定该通道的“信号选择”为“压力”,井自动调零,调零时换

能器的压

力腔应与大气相通,使输入为零;

4.4)根据换能器的灵敏度设定该通道的“增益选择”,一般设在1/2或1mv/cm

档;

5)若未曾压力定标,或虽经定标但相隔较久,或改换通道与换能器

时,应

重新进行“压力信号定标”;若已有准确定标,则继续进行下列步骤;

6)将充满肝素溶液导管插入预先分离好的颈总动脉或股动脉,结扎

固定后

打开夹子和动脉夹,压力信号传输入换能器;

7)选用“连续示波显示”或“平行移动显示”观察该通道显示的

血压波形。

必要时通过“显速选择”调整扫描速度;也可采用“横向压缩”功能观察血压变

化趁势,观察血压的二级波和三级波,不能用减慢“显示速度”;

10



8)必要时应用“参数设置”中的“基线位移”,将基线调到适当位

置,使血

压变化曲线更为清晰或使用“参数设置”下“显示方式”中的“扩展屏幕显

示”将通道显示范围扩大。

9)若要观察血压波形的微分,可通过“参数设置”中的“信号处

理”,选挥

“微分处理”来获得,这样可得到收缩最大上升速率。

10)待血压稳定后即可开始正常记录,按Esc键选“记录状态”。

记录中可按

F2键作必要的标记。停止记录按Esc键,根据实验情况选“监视状态”或“结

束实验”。

11.B心电记录

1)将全导联心电电缆插头插入、刺激输出面板的1A插座,也可将三芯导线插头

插入该面板的插座2或3;

2)开启主机与显示器电源开关,引导操作系统。进入DOS提示符进入MS302子

目录,键入MS302命令,启动MS302系统,进入监视状态,显示图形用户界面

与主菜单;

3)将主菜单移到“信号选挥”,便相应通道选择“心电”信号;

4)将主菜单移到“增益选挥”,设定该通道增益为“1mv/cm”或

“1/2mv/cm”;

5)将主菜单移到“显速选择”,选挥50mm/s的扫描速度采用“连

续示波显示”或“平行移动显示”;

6)观察该通道所显示的心电波形,待信号稳定后即可开始记录,按

Esc健

,选“记录状态”。记录过程中对于所发生的事件可按F2键打上标记;

7)需要换导联时,重复4;

8)停止记录时按Esc键,选“监视状态”继续观察,或选“结束实验”退出本

系统。

11.C呼吸的记录

11



方法一:张力传感器法:

1)将张力传感器接在任一通道,“信号输入”选挥“呼吸”;

2)在动物的剑突处缝一根丝线,线与腹部垂直,连于张力传感器,并使张力合适;

3)如果动物已开腹,则将丝线缝至膈小肌上,线与腹部平行,连于张力传感器上;

4)将显速设成25mm/s,根据波形大小调节增益。

5)“平滑滤波”选10点,以使曲线光滑;

6)用“横向压缩”调整波形的疏密。

方法二:压力传感器法:

1)将压力传感器接在l通道,“信号输入”选择“呼吸”;

2)将动物气管插管的一端接在压力传感器上,并将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用三通管

关闭;

3)将显速设成25mm/s;

4)部分堵塞气管插管的进气口,根据波形大小调节增益;

5)“平滑滤波”选10点,以使曲线光滑;

6)用“横向压缩”调整波形的疏密。

12、ZYT--1型自动永停滴定仪操作规程

12.1将仪器放置在坚固的工作台上。将立杆装到立杆座中,拧紧固定螺丝,并将

电磁阀组合装在立杆上。

2.将滴定管撑杆装入支撑座内,将固定螺丝拧紧,并将滴定管固定在适

当位置,然后将电磁阀组合上的三通管向上连接在滴定管嘴上,将

玻璃嘴连于快慢滴乳胶管的下端.

3.将电极插入电极夹上,并调节至适当高度,放好烧杯并加水60ml用以试

验仪器.将电极插头与电磁阀插头插入滴定仪规定的插孔内,连好

磁力搅拌器和滴定仪的电源线.

4.开启电源,先将"手动-自动"开关置手动位置,按慢滴开关,黄灯亮,按

12



快滴开关,黄绿灯同时亮,开启磁力搅拌器电源,并调节转速至合适

的位置.

5.将仪器上的极化电压开关置50mV档,灵敏度开关置10

-9

档,门限值开关

先置0.再将"手动-自动"开关置"自动档,将门限值置10格,则黄灯

亮,经过5--8秒后绿灯亮,然后将门限值开关至0处,黄绿灯即暗,

过1分钟后,红灯亮即报警停址,说明滴定仪已能正常运转.

6.将滴定管装入标准滴定液,并将下端活塞打开,把电磁阀门盖打开,开启

仪器快滴开关和慢滴开关,使滴定液充满乳胶管,排除管内气泡,然

后盖上电磁阀门盖,调节左侧电磁阀调节螺丝,使快滴变成线状,再

调节右侧电磁阀调节螺丝,使慢滴速度为每秒2滴.

7.将极化电压灵敏度门限值按照测定样品规定调至适当范围,门限值一

般为60格。

8.将已清洗好的电极(电极一般在使用前,经清洁液浸泡0.5--1分钟,

并冲洗干净)。放在烧杯内,电极应处于与滴定管尖端相对位置,两者距离约

2.5cm。

12.9将标准滴定液注入滴定管内,按慢滴开关,使滴定管内标准液为零,并将

欲测供试液烧杯置搅拌器上,将电极和滴定管插入规定液面,打开间搅拌器开关,

手动--自动开关置“自动”,滴定开始。待红灯亮,报警,则终点到,记录滴定

管上的读数

12.10将“手动--自动”开关置于“手动”,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和滴定管,然后

按照9的操作测定下一个样品。

12.11测定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将滴定管中溶液放掉,并用蒸馏水冲洗乳胶

管,然后将电极取出,洗净凉干放置。作使用登记。

13、智能崩解试验仪ZBS-6B型

13.1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水泵启动,水开始循环。

13.2按加热键,加热指示灯亮,显示的温度值开始上升。

13.3按温度设定键("十"或"?)设定恒温值。

13.4按时间设定键("十"或"?)设定定时时间。

13



13.5按升降键启动吊篮升降,再在吊篮上升时按升降键使它停止在最高位值。

13.6将各个烧杯分别注入所需的试验溶液,装入水浴箱杯孔中。

13.7将待测的固体药剂放入吊篮的各个试管内,按升降键启动吊篮升降和电子

钟计时,崩解试验开始。

13.8实验结束后,从水浴箱中取出烧杯和吊篮,处理溶液,清洗干净,收置备

用。

14、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14.1开机前

1)510泵开关置0FF,流速置0.0,压力表指针位零处。

2)U6KAB阀置INJECTC阀置左侧。

3)486,745机开关置0FF。

14.2开机

接通室内稳压器电源,待电压指针到220V后,接通本机电源总开关。

1)510泵

①抽液约80ml

②开关置0N

③设置压力极限(不超过3000PSI)

④设置流速

2)U6K进样器

C阀朝下,流速置5.0,柱前排液约8分钟后,流速回至l.0,

C阀向左侧,流动相进柱,观察柱前压力。

3)486检测器

①开关置0N,约60秒仪器自动初试化。

②调至所需波长,AUTOZERO回零,同时屏幕显示。

14



4)745数据处理机

①开关置0N,机器自动进入记录状态。

②输入日、月、年、时间

③输衰减ATTEN,纸速CHARTSPEED。

④打PTLEVEL,输入l.2倍PT值。

⑤停止运行INJA

14.3实验完毕

1)486,745机开关置0FF

2)洗拄

流动相→水洗30分钟→甲醇洗30分钟

3)用20ml注射器抽取过滤水约20ml,冲洗泵头柱杆,以防缓

冲盐西析出。

4)流速逐步降至0.0,关机,关电源,整个仪器置关机前状态。

14.4实验时注意清洁,实验完毕整理工作台、登记。

1)注意甲醇和流动相瓶随时盖上,以防挥发污染空间。

2)实验用擦试用的滤纸放入有水烧杯,实验毕后一并取出至仪器室外。

3)注射器每次用毕,用水、甲醇洗涤后放置,以防试样污染和堵塞注射器。

15、501/486/U

6

K/746HPLC仪使用规程

具体操作方法同上

16、DL?熔点测定仪

16.1、供试品的干燥取供试品,研细,按正文中各该药品项下“干燥失重”的

条件进行干燥。如该药品不检查干燥失重,则对熔点低限在135℃以上而受热不

分解的品种,可采用105℃干燥,对熔点在135℃以下或受热分解的品种,可在

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过夜。个别品种在正文中另有规定的,则按规定处理。

15



16.2、取供试品适量,置熔点测定管中,用自由落体法撞击熔点管,反复数次,

使粉末紧密集结在熔点管的熔封端。装入供试品的高度为3mm。

16.3、旋转熔点测定仪溢流瓶使瓶体向上,将瓶内硅油完全倒空。将温度计垂直

悬置装好。注意水银温度计汞球的底端应处于加热器上方2.5cm以上,其分浸线

应恰与传温液液面平齐。

16.4、联接电源,使所有按键都在开启状态时,闭合电源开关ON位置,熔点测

定仪电动机旋转,照明灯亮,温度显示“40.0”(并非实际温度,是仪器自检结

果)。

16.5、选择升温度速率,按下对应的开关。若未选择,仪器自动按1℃/min升温。

16.6、预置起始温度应低于样品熔点10℃。预置方法:按下预置键PRE,同时

观看温度显示数字开始由40.0快速增加,在接近欲预置的值时,用点动的方法

使数字增至要预置的温度。

如果预置温度值需要变更时,将”实测/复位”开关MEA/BESET按下再释放为

“复位”状态,预置值恢复40.0,预量新值时,再重复步骤6。

16.7、将“实测/复位”开关置“实测”状态,熔点测定仪对硅油快速加热,加

热到预置的起始温度时开始按选定的升温速率进行程控升温,注意观察温度增长

情况。实测前升温速率可任意改变。

16.8、温度升至起始温度预置位时,将毛细管支架竖直插入仪器托梁上矩形孔中,

轻轻地向下按至完全到位。调节熔点管,使熔点管内容物适在温度计汞球的中部。

16.9、通过放大透镜观察毛细管中的样品熔化情况,及时记录初熔和终熔。也可

在熔化开始和结束时及时按下“存储”键ST0,存储初熔和终熔温度值。

16.10、每按一次“重现”健,依次显示一个已存储的温度数值。(先不要将实测

键回到复位状态)。

16.ll、测定结束,必须将“实测/复位”键回到“复位”状态(此时显示

40.0℃,此值不是传温液温度,而是预置的起始值),否则继续加热,自动停止

加热,冷却传热系统,准备下次测试。

16.12、测定完毕,电源开关至OFF位置。收好试验台面,作好使用登记。

注意事项

①、仪器在未加硅油前切勿通电。

②、拆卸电机罩时应先拨下电源线。

③、测定过程中勿开冷却风机,仪器周围不应有较强气流。

16



④、温度计使用过程应避免骤冷却。

17、pHS?C型酸度计

17.1校正

1)将pH梞V开关置于"pH"档位置。

2)将玻璃电极,参比电极插入盛有标准缓冲液的烧杯中并轻轻摇动。

3)调节温度补偿器旋纽,使与被测溶液的温度相符。

4)打开电源开关,用定位旋纽调节pH值,使显示值与标准缓冲液值一致,用另

一种pH值相差3的标准缓冲液核对一次,误差不应超过土0.1。

17.2测量

以蒸馏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干,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并轻轻摇动,读取

数值。

17.3测量完毕后,冲洗电板,关闭开关。

17.4用毕登记。

18、NDJ?型旋转式粘度计

18-1.1取供试品液,置于规定容器中,准确地控制被测液体温度,恒温30分

钟。

2.18-1.2将选配好的转子旋入连接螺杆,安装容器,调整仪器水平。

18-1.3按下指针控制杆,开启电机开关,转动变速旋钮,对准速度指示

点,放松指针控制杆,使转子在液体中旋转。

18-1.4待指针趋于稳定,按下指针控制杆,关闭电机,读取读数。

18-1.5记录仪器型号,所用转子号数及转速,粘度计常数(K’值),测

定温度,以及每次测得的α值。

18-1.6测定完毕,卸下容器、转子,冲洗干净,放好,以备下次再用。

18-1.7填写使用登记。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低粘度液的测定

17



18-2.1将0号转子装在连接螺杆上.(向左旋转装上)。

3.18-2.2将固定套筒套入仪器底部圆筒上,并用套筒固定螺钉拧紧。

4.18-2.3将外试筒(有底)内注入20~25ml被测液体。

5.18-2.4将外试筒套入固定套筒并用试筒固定螺钉拧紧,

6.18-2.5控制好被测液体温度。

18-2.6依法测定偏转角(a)。关闭电机,再重新开机测定一次,每次测定值与

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土3%。否则应作第三次测定。

18-2.7取2次测定的平均值按公式计算。

18-2.8记录粘度计型号,所用转子号数及转速,粘度计常数(K’值),测定温度。

18-2.9测定完毕,卸下容器、转子,冲洗干净,放好,以备下次

再用。

18-2.10填写使用登记。

19、岛津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计

19.1测定前准备

1)开启UV-2401PC主机电源,开启电脑,进入软件窗口。

2)双击UVPC进入主机初始化自检(共14项),约需3分钟,进入UV-2401PC

画面。

3)于AcqureMode项下选择测定模式:

1)Specture

2)Quantitative

3)TimeCourse

4)于Configure项下Parameters设定参数。

19.2单波长数据测定(Quantitative)

1)参数设定后,放空白,按AutoZero自动校零;放样品,按Read测定。

2)打印:选Manipulate项下DatePrint→Printer

19.3吸收光谱测定(Specture)

18



1)参数设定后,放空白,按Baseline基线校正;放样品,按Start扫描,完

毕,输入文件名,按Save保存。

2)峰值及图谱打印:选Manipulate项下Peakpick,于Peakpick窗口中选Out

put→Graphicsplot(打印图谱及数据)

19.4退出UV-240pc

于File项下选Exit,关UV-240PC主机电源,关电

脑。

20、紫外光分光光度计UV—160

20.1打开电源稳压器,使输出电压达到220V方可启动主机。

20.2待仪器自检完毕后,预热一定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状态(必要时按要求

对仪器进行校正)。

20.3根据所测样品约要求.选择确定各种参数。

20.4将空白试样放入参比侧(也可不放)和试样侧进行基线校正或Abs.0/100%

T校正。

20.5将试样侧换成试样.按START/ST0P健进行测定。

20.6测定完毕后,取出试样池和空白池洗净存放。

20.7仪器使用完后,先关主机,后关电源稳压器作好使用纪录.搞好清洁,重

新检查各部电源及门窗确证关好后,方可离开仪器室。

21、天平的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

21.1开启和关闭天平时,用力要均匀,绝不可用力过猛。天平处于开启状态时,

除电子天平外,绝对禁止取放样品和砝码。

21.2天平经安装、调整、检定后,不要轻易调动平衡铊、重心铊底脚水平调整

螺丝。

21.3称量前,开启天平观察指针停点附近,然后才开始称量样品。称量样品一

般采用们差减量法,不必调整零点。样品及砝码应用摄子夹取,放于盘的中心。

添加砝码应先大后小,大码应先放于盘中心,小码放于大码周围。取样品和减砝

码时,应关闭天平后,打开两边侧门,一般情况不开前门,避免称量者的呼吸气

流影响。称量完毕,退去砝码,应先小后大取出。

19



21.4称量的样品,一般应置于称量瓶或其他器皿内。吸湿性、挥发性和腐蚀性

的样品,应置于密闭容器内,严格禁止样品与称量盘直接接触,也不应将样品洒

落在天平内。

21.5过热、过冷的样品,应置于天平室待温度平衡后,方可称量。

21.6被称样品的重量,不应超过天平的规定最大载荷范围。

21.7称完物体后,立即取出样品,退去被码,再开启天平,检视指针应回到零

点附近,然后关闭天平,拔去电源插头(电子天平不拔)。

21.8天平应有专人保管维护,定期保养检定,不合格时,送计量部门检定调修。

21.9天平室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天平内部应经常用软毛刷清扫干净。

22、折光计的操作规程

22.1将折光计置于有充分光线的平台上(不可受日光直射),并装上温度计,必

要时可连接恒温器,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22.2使棱镜上透光处朝向光源,将镜简拉向观察者,使成一适当倾度。

22.3对准反光镜,使视野内光线最明亮为止;若在光线不足的室内或测定色泽

较深的样品时,可将棱镜的圆简打开,增加光线的强度。

22.4测定前必按折光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校正)。

22.5将下面棱镜拉开,用玻璃棒或吸管取检品少许(约1~2滴)滴在镜面上(注意

玻棒或滴管尖不要接触棱镜,防止把棱镜弄坏),然后将上下两块棱镜合并,旋

转折1射棱镜锁紧扳手。

22.6转动刻度尺调节钮,使读数在检品折光率附近,然后旋转补偿旋钮,使视

野内虹彩消失使,而成明暗清晰的分界线,再转动刻度尺的调节钮,使视野内明

暗分界线恰位于十字交叉点处。

22.7记下刻度尺上的读数及温度,即为该温度时检的折光率。

23、韦氏比重秤操作规程

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简装至八分满,置20C(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

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C(或各药品项下规定温度),

将悬于秤端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秤臂右端悬接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

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

20



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

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24、TLC操作规程

24.1薄层板制备

1)一般将吸附剂1份和水3份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

2)倒人涂布器中,在平面玻板上平稳、均匀涂布,厚度0.25~0.5mm。

3)涂好的薄层板在室温下置水平台上晾干。

4)活化应于l10℃烘30分钟后使用。

24.2点样

l)除另有规定外,点样一般为圆点。

2)点样基线距底边1.0~1.5cm。

3)样点直径一般不大于3mm,点间距一般为1.0—1.5cm。

4)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伤薄层表面。

24.3展开

l)展开缸应能密封,薄层板浸人展开剂中的深度为距原点5mm为宜。

2)展距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为8—15cm.

3)展开缸如需先用展开剂预平衡,可在缸中加入适量展开剂,必要时在壁上贴

二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盖严,使展开缸平衡。

4)如需控制温度,可置冰箱中展开或空调室中展开,如需控制湿度,可用一定

浓度的硫酸装在小烧杯中置展开缸中或其它方法调节。

25、TLC照相操作规程

25.1安装近摄镜、外快门线。

25.2固定相机,使镜头与薄层板距离约30cm。

25.3打开开关“ON”。

21



25.4光圈调在f3.5。

25.5调节快门档,荧光照相置“B”档,日光照相观察自动显示的速度,一般

在1/30或l/15秒档。

25.6打开摄影架的电源开关及日光灯。

25.7放置需拍摄的TLC板,调节变焦圈,调至需要的画面。

25.8调节焦距,使画面清晰。

25.9过胶卷。

25.10如需荧光摄影,则关日光灯,打开紫外光灯。

25.11按快门。

25.12折下照影机,关闭开关“OFF”,关闭摄影架电源。

25.13折下镜头置干燥器中。

26、显微镜的使用规程及日常维护

26.1首先根据需要安装好目镜,物镜和光源部分,将准备好的载玻片置于载物

台上。

26.2旋转物镜转换器,将物镜置于光路中,先自低倍开始,根据被观察物的特

征,依次增高显微镜倍数

26.3每次观察前,先将物镜调至与载玻最近距离处,再从目镜注视视野情况,

缓慢由下向上凋节升降螺旋至视野内出现物像后,再调节细螺旋,至物像清晰。

26.4低倍镜的观察:旋转粗凋节轮使镜至距载玻片为0.3cm处,用左眼自目镜

中观察(双简者用双眼),同时旋转粗节轮,使目镜简上升(或载物台下降),至视

野清晰后,调节推进器观察载玻片,将欲观察部分移入视野中。

26.5高倍镜的观察:在低倍镜下全面观察被观察,其方法是转动物镜转换器将

高倍物镜置于光路中,自目镜观察,同时慢慢旋转微调节轮调节焦距,直至清楚

为止。再进一步调节光线的强弱,能使观察效果好。

26.6观察完中,旋转调节轮使镜筒与载台的距离为lcm左右,将物镜转离光

路,取下载玻片,把聚光器将下降lcm、清扫镜台,如镜头被污染可用揩镜纸

揩试清洁,然后旋转调节轮使镜简下降至稳定状态,将推进回复原位,将反光镜

转至垂直状态。

22



23

27、生产纯水试运行的操作步骤

DWNER`SMANUAL纯水器(反渗透法)

27.1先打开自来水管的放水开关,排水约5分钟。(确保自来水为正常水,不

得让发红的锈水或污水进入纯水器)

27.2打开自来水管进纯水机开关。

27.3打开纯水器主机开关

27.4检测出来的纯水是否合格(采用TDS检测器检测,纯水的值应为000ppm

才视为合格),过10分钟后再检测。应均合格。

27.5制完纯水后,请再检测储水箱中的纯水,合格后方可使用。

27.6使用完毕应关闭电源开关及自来水开关,并登记

注意:

1.前滤过器:滤水芯如变黑,请立即更换!!!(柱芯寿命约1~2个月)

2.前级多层媒介碳滤过机:每隔1~2周须再生一次(只需通电并转动再生开关、再生

须2个小时)

3.全自动软水机:每隔1~2周须再生一次(通电后,需要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并转动再

生开关、,再生须2个小时)

4.以上再生不能同时进行,也就二次再生共需4小时。

5.全自动软水机再生时绝对不能开启纯水器的主开关。如全自动软水机再生时断电失

败应重新再生并不得开启纯水器的主开关,以免氯化钠进入纯水器的主机中,产生

毁灭性破坏!!!。

6.再生完毕后方可开启纯水器的主开关,制水。



献花(0)
+1
(本文系枫之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