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南亚国家形势变化与中国地缘安全新挑战

 沩江学者 2012-06-03
东南亚国家形势变化与中国地缘安全新挑战
2012-5-09 13:1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评论 0查看评论 【字体:

  东南亚紧扼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东盟作为一个国家集团,整体影响力不断扩大,使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因此,重新布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可利用各国不同的特点,深化互信和经济往来。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山水相连,跨界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相近,为发展双边、多边的经济合作关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然而,考虑到越南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的关系紧张加剧、缅甸多党选举后新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泰国水灾后对英拉政府的影响等因素,我们对未来东南亚与中国的关系还是有许多疑问。

  2011年12月28日至31日,由老挝民族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东盟国际民族问题国际学术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越南老挝缅甸中国等国学者共51人。会议有3个议题:东盟国家少数民族问题;东盟国家民族文化差异和发展问题;跨区域经贸往来和安全问题。笔者结合前几届会议的情况,认为目前东南亚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关系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我国传统地缘安全观念形成新的挑战。

  第一,对跨界民族的作用存在不同的认识。除了傣族以外,中国南方跨界民族在东南亚国家基本属于少数民族,但傣族和泰族之间不存在国家认同问题。这些南方跨界民族在中国人口数量少,但在东南亚国家地域和人口比例中却不一定占少数,如老挝的苗族是其国内的第4大民族,而且居住地域广大。在中国看来,南方跨界民族主要是发挥文化和语言优势,加强和促进相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然而,对于东南亚这些国家来说,他们把中国发挥跨界民族的作用更多看做对其内部的影响,因而格外注意其国内跨界少数民族的动向,如老挝的苗族、越南的黎族、缅甸的佤族等,防范跨界民族过于密切往来。

  第二,越南老挝柬埔寨的影响在减弱。越南统一后曾经实行地区扩张主义,对老、柬的政治影响很大,今天仍能感受得到。随着老、柬开放改革的发展,国内执政势力构成出现变化,政权控制力呈现弱化倾向,新生的政治力量日趋活跃。特别是缅甸2011年11月7日实行多党制大选,吴登盛当选以后外交进展迅速,对老、柬两国政治局势产生了微妙影响。缅甸目前处在变化初期,民选政府以关注民意为理由,扭转以往军人政权的对内对外政策。缅甸国内某些受西方影响的舆论鼓噪前军政府为获得中国支持而使国家利益受损,这种舆论氛围在目前东南亚国家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依赖与中国的贸易,但同时这些国家又对资源开发和出口到中国存有不平衡感,而这种矛盾心理与被殖民统治的历史有关。

  第三,宗教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像缅甸、老挝、柬埔寨这些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在经济上基本放开后,宗教在维系社会秩序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佛教国家民众对腐败的容忍来自于因果报应,而佛教对“坏人”的感化和超度也是空前绝后的。从文化和语言来看,老、柬与缅甸更为接近,而缅甸在文化和宗教上受印度影响更大。这样看来,今后老挝、缅甸、柬埔寨在文化上会更为趋近。缅甸的多党选举和开放必然推动与泰国的政经往来,但缅甸对印度的热情存有戒心。老挝国内市场彻底开放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极度落后,资源开发和制造业都处于初级阶段,对国民经济的冲击还处在“自然调控”阶段,这为各级官员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地缘安全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把国家的安全问题置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考察。中国与上述国家存在地缘安全关系,即领土、边界、民族、资源、人口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传统的地缘安全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而今天的地缘安全观念则包括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扩大中国的地缘影响力,增强经济活力。

  过去,中国只注重与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建立友好关系,不注重在民众中宣传中国形象。针对东南亚各国变化了的形势,笔者认为,中国新的安全战略观念应主要包括:改变外交上被动维持的局面,在加强经贸往来的同时,注重加强文化宣传和教育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要符合当地实际,不能只搞“面子工程”、“领导工程”,资源开发应该以长远利益为目标;要主动成为规则和法律的倡导者、制定者,依靠世贸规则、相关国际法律和双边协定处理经济问题;尽早建立货币互换和流通机制,规范边境贸易;加强军事合作,确保绝对的军事优势和威慑力,提高边境管理的主动权、影响力。

  中国正在成长为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客观上对周边国家产生“辐射力”是必然的,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到这种力量到达周边不同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事实上,更多情况下,西方文化和舆论对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影响越来越大,这不仅在泰国越南,就是在老挝、缅甸,人们也开始接受西方媒体的宣传和舆论。本质上,这是东西方两股“文明之风”在文明的“边缘地带”的“压强”,当两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处于守势时,“边缘地带”是自主的,当两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加大时,“边缘地带”是无序的。所以,应对东南亚国家关系变化、建立新的秩序,就需要我们迎接新的挑战、提出实事求是的新战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