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学习材料之十四

 乔乃强阅览 2012-06-04

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1、容量要求:八开纸,页边距、中缝1.5厘米左右,正面导学,作业全部放在背面(此作业非课下作业,而是在课前或课上完成的)。

2、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学案内容的结构特点,这样,课上问题就明确且问题坡度较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的过程。

3、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为ABCD四个层次,(A为识记级,B为理解级,C为应用级,D为拓展级)

 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作学习的主人。

2、探究性原则。使用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梯子、台阶。

   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概念、公式、要点等;能力目标:需要学生提升哪些能力;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涵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2、重点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考纲,确定重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知识链接。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即助学资料),本节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

4、学法指导。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学法指导,或对某一环节的设置、某一问题的深入进行点拨。

5、学习反思。有针对全堂课的反思,有针对某一问题的反思;有提示性反思,有个人反思。

6、作业布置。课堂上完成。

7、归纳小结。

8、当堂检测。

五、兖州一中导学案的优点

1、导学案的特点是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级化、梯次渐进化,确实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知识深入浅出。如:分ABCD级,每个环节对应学习目标要求更为明确,并非一步达到高考要求,注重循序渐进。

2、导学案侧重于对学生课下自学的指导、引领,真正实现放手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学法指导点拨知识链接“回顾”、拓展提示思路分析课后反思等栏目。

3、能提前借助导学案充分了解学情,使课堂更加有的放矢,并通过导学案使课下学习纳入老师掌握之中。

4、当堂检测题量不大,质量很高,分级清楚。

5、配合有课后课的周清导学案。

6、配合有对导学案质量的经常性评价。

全国部分学校教师学习感言摘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