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嘉湖一带有不少特产,像杭州的笋干,嘉兴的南湖菱,桐乡的白菊花。不过最有名的也许要数湖羊了吧。老家的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羊圈,养着三五只羊。羊有两种,一种是山羊,人们养山羊主要是为了吃羊肉,我父亲曾在六0年买了一只山羊过年。人们主要养湖羊,很象北方的绵羊,我看不出什么差别来。这是杭嘉湖一带的特产,以羊皮而出名。
有时候可以看到山羊在草地上吃草,但湖羊都是圈养的。割草喂羊常常是孩子们的事。小时候曾和十来岁的农村孩子一起去割草。农村里的学校,下午二三点钟就下学了,每人背个大竹筐,在河边田头割草。孩子们在一起就爱玩,割了一阵,大家在一起玩。每人从自己的筐子里拿出一捧草,堆在一起,这是赌注。用三根树枝架在一起,孩子们在十几步以外用手里的割草镰刀仍过去,谁能把三脚架砸到,就赢这堆草。我上小学时,学校也养羊。五六年级时,每星期四下午有两节劳动课,有时候就让我们去割草喂羊。记得割草还有重量要求,有的同学贪玩完不成任务,往装草的篮子里撒点泥沙来增加重量。羊皮最有名的好像是宁夏的滩羊皮,很厚实,毛很长,非常暖和,也比较重。湖羊则以小羊皮出名,必须是刚刚生下来的小羔羊,还没有吃过奶。我经常看到乡下来的船里有几只小羊,这是到镇上来卖的。专们收小羊的店叫畜产门市部,在小镇的西部,我们叫西河头。一只小羔羊大概是几元钱,以那时的物价,这价格相当不错了。卖的主要是羊皮。剥皮以后的小羊肉就很便宜地卖掉了。这种小羊皮很薄,很轻,羊毛是卷曲的。如果小羊吃过母奶,这毛就会变直。所以。吃过奶的小羊就不值钱了,不知道他们怎么能辨别出来。这种小羊做成的皮袄又轻又暖和,湖羊皮因此而出名。当然也有收购大(湖)羊的,叫羊行,和收小羊不在一个地方。我小时候有过一顶小湖羊皮做的帽子,是飞行员戴的帽子,是当过兵的舅舅送给我们的。我去内蒙时,这顶皮帽子也带去了,后来找不到了。多年后同连的一位老乡告诉我,他把这顶皮帽铰了,做了一副皮手套。
尽管我们那里产羊,镇上也有屠宰场,但是镇上的肉店里从不卖羊肉,不知道是因为当地没有市场还是因为政府的统购统销政策。羊行里收来的湖羊全都用船运走了。不过每年冬天,饭店里卖羊肉面。羊肉性热,冬天吃羊肉滋补身体。镇上几个饭店都是早上供应羊肉面,要吃羊肉面得起早,晚了就没有了。我不记得小时候吃过羊肉面,因为羊肉面价钱不低,好像是三毛五一碗,这相当于我们一天的伙食费。不过我还记得冬天的早上,家里大人叫我去买羊冻卤,其实就是羊肉汤,天冷,就凝成冻了,五分钱一碗。能吃羊肉面是很体面的事情,常听人说起如何好吃,虽然没吃过,羊肉面却深深地留在记忆里。这多少年在外面,吃过不少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黑黝黝的莜麦面,北京炸酱面,杭州魁元馆的虾爆鳝面,当然还有老伴的家常手擀面,不过,却没有吃过羊肉面。几年前回老家,偶然在小镇的大街上看到了一家羊肉面店,勾起了我多年来的记忆。我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要了一碗羊肉面,还要了一些白切羊肉和一小杯杭州的五加皮酒。我在小镇上生活了近二十年,那时候小镇人很少,镇上的人几乎都互相认识,也许叫不上名字,但是都知道在哪里上班,在哪里住。现在小镇上的人口增加了十几倍,大多是河南,安徽,四川来的外地人,说话南腔北调。街上来来往往的年轻人我都不认识了。老板说一口本地话,我们就聊起来了。原来老板也是小镇上的原居民,比我年轻一些,文革时在上小学,她居然知道我的名字。她说她父亲人称羊肉和尚,五十年代初时卖羊肉面很出名的。她做羊肉是家传的,很有讲究,要放很多佐料,还要有先后。一种一种的佐料我都记不得了,只记得放萝卜可以去膻味,还有,要开锅煮。羊肉面端上来了,红红的羊肉汤面,上面有一大块羊肉,撒着青蒜段,量也比较足,闻着很香,吃起来口味也不错。不过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吃,我想,那只是年轻时的想象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