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呃逆中医治呃逆 2012年1月22日,除夕,我值24小时班。晚上大约9点钟,来了一对中年夫妇,说家里的老父亲打嗝有半个多月了,吃了好几种药,用了众多办法,都不好,夜晚也睡不着。老人没来,大约问了些寒热虚实的,也没问出个大概。看着两人焦急无助的眼神,我也只好安慰:“因为没有见到本人,所以有些本质的东西不一定能够抓得准,要不先拿一副中药回去试试,如果不行,还是到医院来看看吧。”于是提笔写下一个处方:丁香10,柿蒂10,西洋参10(另炖),生姜10,吴茱萸3,旋复花10,代赭石10,炙甘草5。正是用了“丁香柿蒂汤”加味。结果到药房一问,柿蒂没有,代赭石没有,当时就郁闷了。可也得给病人用药啊,不能就这样把家属打发吧,那肯定产生不信任的情绪了。于是把处方稍作加减:去了柿蒂和代赭石,加了陈皮10,竹茹10,半夏10。这一换,就又加了“橘皮竹茹汤”的意思了。就让两人抓了一副药回去,慎重交代了如何煎服法,两位家属带着异样的眼神离开了。我想,当时那心里也许就想着,哎,也只能试试了…… 初四上班,大部分门诊的医生都已经恢复了工作,有了他们的加入,急诊显得清闲起来,毕竟,白天主任、副主任的都上班,我们急诊的新人,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就显得有些多余了。初八的早上,我照例到医院接班,估摸着又会是清闲的一天吧。交班的时候,导诊护士告诉我说,前几天有个病人来找我看病来着,我说怎么回事?护士说:“除夕晚上你给一个病人开了一副中药,回去吃了就见效了,后来病人又回来找你,说是要巩固一下。可惜你出班了,病人就找了某主任看。吃了三副中药,没有效果。后来病人家属又回来了,非得找你,你不在啊,就找到药房的人,硬是找出了你的处方,抓了几副药回去了。”…… 这事后来在药房的同事那里得到了证实,我在心里窃喜着,同时也暗叹中医确实有其神奇之处的。 事隔几日,2月11日夜班又碰到一个病人,男性,79岁,也是打嗝,近10天的时间,经治无效。这时的我,虽然知道中医治呃逆有良效,但一者我自身都没有把握确定对每个人都有效,二者病人强烈要求用药要立竿见影,争取晚上止住打嗝。心里对中医中药的信心难免打了折扣。于是详细问了病史,做了体格检查之后,决定先给病人打针、输液。用了胃复安,泮托拉唑和一组能量,同时也给自己留了后路:“先打针,不行的话,再吃点中药吧。”输液的同时,我也没有闲着,趁空闲时间给病人按摩内关、足三里、膈腧。结果一瓶泮托拉唑都滴完了,病人打嗝不仅一点没有缓解,反而有加重的感觉。我一看这样下去不行了,家属态度也有些僵硬起来,于是硬着头皮:“我开两副中药,你们家里离得近的话,先拿一副回去煮了带过来给老伯吃”。有了上次开处方的经验,这次用的药基本相似,如法交代一番,家属便带着中药回家去了。我应该感谢患者家属的配合,在之后的1个小时时间里,我一边忙着给其他病人诊治,一边不忘关心下中药的进度。在我终于连续给几个病人看完病,回到治疗区看望老伯的时候,惊喜的发现,他的呃逆已经止住了。一问才知道,中药在10分钟前送过来的,按着我交代的方法煎煮的,照法喝下去不到5分钟,打嗝便止住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今晚总觉得睡不着,先是看了皇马的比赛,然后是躺了半小时没睡着,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两个病人来,实在不想错过有写东西的冲动,便起来挑灯夜战了。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温中降逆又益气,胃气虚寒最相当。 橘皮竹茹治呃逆,人参甘草姜枣齐,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丁香柿蒂汤,出自朱丹溪《症因脉治》,原文:“治胃寒呃逆脉迟者。”方由丁香,柿蒂,人参,生姜组成,有降逆止呃,温中补虚之功效。橘皮竹茹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原文:“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方由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组成,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之功效。 这两例患者,处方用药煎服方法大同小异,均是立竿见影的奇效。有人或许会问,两个方子,一个温中,一个清热,这不是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我所考虑的,是广东地区,尤其是梅州山区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风俗等因素。梅州山区,气候较广东的其他地区稍微冷一些,又正值今年寒冬较往年寒冷的程度和时间都要严峻些,因此,首先考虑患者是胃气虚寒;二来正值春节,梅州客家的风俗,对于春节是非常重视的,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拜神祭祖,过个年餐餐大鱼大肉,煎炸烧卤,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加上山区湿气较重,久则湿邪困脾,日久化热。因此梅州地区,尤其是脾胃病的病机特点,跟寒、湿、热三种邪气密切相关。给病人的处方中,丁香10,西洋参10(另炖),生姜10,吴茱萸3,旋复花10,陈皮10,竹茹10,半夏10,炙甘草5。先用的丁香柿蒂汤,考虑了病人的虚寒特点,后来加了陈皮、半夏、竹茹,又同时考虑了患者湿、热的特点。方中丁香、人参温中益气为君,吴茱萸、生姜、半夏散寒降逆止呕为臣,旋复花、陈皮、竹茹降逆、化湿、清热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