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2日,哈勃望远镜拍摄到多个体型较小、较轻的星系正在合并形成一个较大的超大质量星系,天体物理学家认为星系酝酿处于早期宇宙。目前,哈勃望远镜观测到射电星系MRC 1138-262,它被称为“蜘蛛网星系”,是由十几个孕育恒星的卫星星系构成,这些卫星星系正处于合并过程中。由于MRC 1138-262射电星系距离地球106亿光年,天文学家认为它们形成于宇宙初期,仅距宇宙大爆炸30亿年。
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探测发现到“星系动物园”,在较小的太空区域,这些数量众多的星系呈现出各种独特的特点。一些星系体积较大,一些星系体积较小,一些星系彼此邻近,而其他的星系却彼此远离。在哈勃望远镜观测之前从未发现这样数以百计的昏暗星系。
2006年11月16日,科学家使用哈勃望远镜发现暗能量并不是太空新的构成部分,相反在早期宇宙中就早已存在。暗能量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可导致宇宙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天文学家使用哈勃望远镜观测数据发现暗能量在90亿年前就起到了推动宇宙膨胀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预言到暗能量的存在。如图所示,这是真空中的重力放射区域。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将帮助天体物理学家进一步理解暗能量的性质,这使他们排除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暗能量发生强度变化。
2009年1月和3月,天文学家使用哈勃望远镜土星罕见的一幕——土星两极释放对称光线。在过去30年土星绕太阳运行的时间中,仅两次土星极地出现对称光线。这张照片是由哈勃望远镜的先进勘测相机拍摄的。
2006年8月23日,哈勃望远镜拍摄到大麦哲伦星云活跃恒星诞生区域,图片中呈现缕状氢气和氧气星云与灰尘旋转混合在一起,犹如一幅美丽壮观的天文油画。图中所示的特殊区域是N 180B,内部包含着大量的明亮恒星簇。这张图片是哈勃望远镜2号广角相机使用隔离氢气和氧气释放光线的透镜拍摄的。大麦哲伦星云是银河系的卫星星系。
2007年1月7日,一支国际天文学家小组通过哈勃望远镜建立了一张三维宇宙图像,这是宇宙中大范围分布暗物质的第一个直接证据。
2008年8月20日,哈勃望远镜揭开了长期以来令人迷惑的疑团——活跃星系NGC 1275周围强磁场所形成的纤细丝状结构。这是银河系外强大磁场影响的结果,NGC 1275星系是于2006年7月和8月采用先进勘测相机通过三种彩色滤镜拍摄的。
1999年5月9日,天文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火星北极表面存在着巨大的气旋风暴,其席卷范围相当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4倍。这股强劲的气旋风暴是由类似地球风暴中的冰水云物质构成,而不是灰尘。
2007年10月30日,哈勃望远镜拍摄到两个跳着复杂舞蹈的星系,这两个星系包含着大量的恒星,通过重力彼此吸引在一起。天文学家将这对星系命名为“Arp 87”,它们是宇宙中现已探测的数百个交错合并星系之一。Arp 87星系位于狮子星座,距离地球大约3亿光年。这张图片是由哈勃望远镜2号广角相机拍摄的。
2008年2月5日,哈勃望远镜拍摄到椭圆星系NGC 1132,这个星系可能是近期才合并形成的。天文学家的另一种猜测认为NGC 1132椭圆星系是宇宙灿烂闪光星系群中的“孤狼”。据悉,NGC 1132星系距离地球3.18亿光年,位于波江星座之中。
2008年7月10日,天文学家发现一个远古开放恒星簇——“NGC 6791”拥有3个不同步的时钟。这将使天文学家更难以评估恒星簇的形成年代。哈勃望远镜对这一恒星簇内最昏暗的恒星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恒星是叫做白矮星的已燃烧殆尽的恒星,其中一半的白矮星是60亿年前的恒星残留体(图中红色圈部分),另一半白矮星是40亿年前的恒星残留体(蓝色圈部分);同时,该恒星簇中正常恒星占三分之一,形成于80亿年前。
2007年2月13日,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类似太阳的恒星的彩色“最后挣扎”,这颗恒星通过释放最外层气体来终结生命历程,喷射的最外层气体犹如一个茧,包裹在恒星残留内核周围。从垂死恒星释放的紫外线使这些物质发光,燃烧殆尽的恒星叫做白矮星位于图像中心位置的白色节点。
在宇宙遍布的星系中,新恒星不断地诞生孕育。但对于邻近的小螺旋矮星系,其中孕育恒星的“派对”现已结束。天文学家观测发现NGC 2976星系外部存在活跃恒星孕育实际上数百万年前已休眠停止。
球状恒星簇包含着数以万计的恒星,它们多数是宇宙是幸存时间最长的恒星。2008年8月5日,哈勃望远镜通过观测银河系边缘的室女星系簇中11000多个球状恒星簇,发现该区域的恒星以快速的速率诞生。其中多数的恒星簇已有50多亿年历史。哈勃望远镜的先进勘测相机拍摄到100多个不同体积、外形、明亮程度的恒星簇,甚至清晰地观测到昏暗的矮星系内部。据悉,室女星系簇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大型星系簇,它距离地球5400万光年。
这是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NGC 3021螺旋星系,天文学家在该星系内发现Ia型超新星,从而有助于测定宇宙的膨胀速率(哈勃常量)。此外,在这个螺旋星系中天文学家还观测到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 star),这是一种高光度周期性脉动变星,也就是其亮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这些造父变星位于图中标识出的绿色光圈中。
2005年9月14日,欧洲天文学家小组使用哈勃望远镜和甚大阵电望远镜发现一个没有宿主星系的明亮类星体。类星体非常强大、与巨大的放射线源距离遥远,它们的存在通常暗示着所在星系中心有一个活跃黑洞。研究小组证实图片左侧的类星体HE0450-2958(距离地球50亿光年)并不存在于超大宿主星系中;图片右侧的类星体HE1239-2426(距离地球15亿光年)存在于一个具有较大螺旋臂的普通星系中。
2007年8月2日,哈勃望远镜拍摄到面纱星云的三个壮观部分,据悉,面纱星云是数千年前一颗超新星爆炸释放的残留物质。这三张图片显示这场宇宙爆炸中形成了纤细的缕状结构。面纱星云是宇宙中最壮观的超新星残留部分。
2007年10月25日,哈勃望远镜观测到一个“温和”椭圆星系“野性”的另一面,拍摄到一颗明亮类星体“MC2 1635+119”周围的恒星外壳,对所在星系中心区域起到主导控制地位。这种恒星外壳的存在暗示着其星系与另一个星系在近期发生过猛烈的碰撞事件。此次星系猛烈碰撞燃烧消耗了星系中心大量气体,同时为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食物”。超大质量黑洞的食物来源于类星体的能量。这项观测证实了某些类星体诞生于星系间的碰撞交互作用过程。
自1930年观测发现冥王星以来,天文学家就从地面望远镜发现它的表面存在光线斑点。2010年2月4日,哈勃望远镜最新观测绘图揭示了这颗矮行星未曾观测过的情景。天文学家通过对比1994年和2002-2003年间拍摄的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冥王星表面存在着显著变化。虽然哈勃望远镜的照片无法清晰地呈现陨坑或山脉,但它可以拍摄到白色、暗桔色和黑炭色等杂色表面,这些表面色彩变化被认为是遥远太阳分解冥王星表面的甲烷气体释放出的放射性紫外线导致的。同时,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表面大气层存在着季节性变化。
这是2008年1月8日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遥远宇宙图像,图中首颗诞恒星像“烟花终曲”一般在宇宙中释放出耀眼绚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