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屠杀的艺术:古代武器发展史

 梦泽赤子 2012-06-09
       武器是人类最有创意也最不可理喻的发明,狩猎和屠杀是两种难以区分的目的。但是人类往往为了这两种轻易混淆的目的而制造出很多充满奇思妙想和艺术瑰丽的工艺极品,很多收藏家们对它们趋之若鹜、爱不释手。这里介绍的古代兵器,基本上按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地理范围包括全世界。其实说起来,人是最可宝贵的装备。但人终究是人,不是物,加上战略篇中已经说过了人的因素,所以这里就不涉及了。
    
   斧: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和最早的“兵器”。石斧的出现时间已经不可考,埃塞俄比亚阿瓦什村的打造石器时间为260万年前,这是最早的打造石器,当然,也完全可以是最早的凶器。因为在同一地点发现了与这些石器紧密相关的动物的骸骨碎片。
    
  人类出现并扩散到全球时,很有可能是是跟人科动物发生过冲突的,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点。在人类扩散到欧亚大陆后不久,带炳的石斧就出现了。到了文明时代,首先进入文明的埃及,其最初主要的单兵武器就是石斧。古王国时期,出现了铜斧。商朝时的中国军队,也以青铜斧为主要武器。斧头的主要重量集中在它的刃部,如果砍中敌人,不用说会是很有效的。不过斧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只有刃部有杀伤力,且只能砍杀,没有刺击功能。长长的柄没有杀伤作用,如果用木制,容易被敌人砍断,如果用铁制,又沉重了些(而且是无用的死重),再者斧本身的重量,也限制了它的长度。跟新兴的刀剑比起来,效能不高,所以在刀剑兴起以后,斧再也不是主要兵器了,在较早发明刀剑的两河、印度和希腊,从来没有把斧作为主要兵器过。但斧因为其强大的心理震慑作用,并没有被淘汰。事实上,早在商朝时,斧的变种:钺,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武器只是比斧大些,有的在前端加上了矛状刺。企图把斧和矛结合起来,但因为斧本身的长度限制,这种结合并不成功,不过钺却成为一种刑具,并进而成为权力的象征。在青铜时代以后,斧作为一种辅助兵器,一直得到运用。诺曼底人和维京人都曾成功地使用过战斧。后来斧曾跟矛结合,产生了欧洲戟。欧洲人也把斧头作为刑具过。斧头还可以作为工具,所以也成为工兵的象征。拿破仑军队的工兵就以斧头为标志。其实直到现代,斧头因其刃部重量带来的巨大砍杀力,还总是令人害怕。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里面马永贞被斧头砍入腹部的镜头至今记得。

98e99fb8109a287b8bc8d3505068b334.jpg

 

        棍棒:这玩意儿也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武器之一。我曾看过一部纪录片,黑猩猩在遇到豹子的时候,会把树枝向它投去,这样看来,棍棒作为武器的历史还真是早得厉害。但是棍棒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它没有刃部,没有砍杀和刺击功能,只能用自身重量砸击敌人。如果遇到使用有刃兵器的敌人,木制棍棒很容易被折断,而金属棍棒既耗费工时和资财,效果又远不如其他长兵器好,如果遇到穿盔甲的敌人,它的杀伤功能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在人类出现以后,棍棒很快失去武器地位——据我所知,在旧大陆上只有一个文明国家例外,就是中国。据《周礼·正义》卷六十一正文和郑司农注:,三代的“五兵”中就包括殳(中国上古讲到所谓“三代”的,一般都是在讲西周的情况)。《书》上说:“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仍制造了大量棍棒给步兵使用。棍棒的原料丰富,制造容易,在有刃兵器制造经验不足和需要大量武器的情况下,装备它还可以理解。但是到了秦统一中国之后,仍然装备有这种几乎无用的武器就很令人困惑了。1976年在嬴政陵兵马俑三号坑中出土三十件铜质殳头,上有多刺,年代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也出土有带有尖头的殳,看来中国人是想使棍棒具有刺击伤害功能。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制造节省工时又更有效的矛,而是花费大量精力来制造这种复杂昂贵的殳头呢?在《吕氏春秋》和《六韬》中还记载有铁杖。这种沉重的棍棒,用于砸击还是很有效的,只是性价比依然不佳。所以中国人坚持使用棍棒作为兵器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我想这可以谨慎的归因于中国与其它大文明缺乏交流。秦以后,随着有刃兵器的发展,棍棒再没有市场。但在新大陆,直到西班牙人到来,印加军队还曾使用棍棒作战。面对使用长矛长剑,身着板甲的西班牙军队,这样的武器效果可想而知。
    
   矛:据说,五十万年前的欧洲人科动物就已经会制造一端削尖的棍棒了。18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曾经有效地运用这种原始的矛,杀死猛犸,从而使自己成为苔原上最可怕的猛兽。人类进入欧洲之后,于45000年前发明一端绑有石刃部的矛。于是这种简单有效的兵器随着人类的扩张流传到全世界。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矛和它的变种一直是主要的长兵器(只少数国家在较短时间内例外)。矛和它的变种的外形是一致的:木制或竹制的长杆,一端装上锐利的矛头。这种武器只能发挥刺击功能,但非常节约成本和工时,便于大量生产。同时,它对敌人却是个极大的威胁。对于不够坚固的盔甲来说,冲击的敌人的矛头很可能刺穿它们,从而伤害士兵。更不用说那些没有盔甲的轻装兵了。即使是面对最坚固的板甲,长矛仍然可能从其缝隙中刺入杀伤士兵。一旦刺入体内,随着对手的前进而不断深入的矛头,对人体的伤害将很大。因此没有人能够面对敌军的长矛方阵无动于衷。如果是步兵使用,那么长矛的冲力还表现不出来,所以有的国家如罗马和中国并不把矛作为主要长兵器,然而到了骑兵装备马镫以后,手持长矛冲击的骑兵成了战场上最可怕的兵种。快速突进的骑士手中的长矛,对于任何敌人都是严重的威胁。
    
  既然矛以刺击为伤害敌人的手段,那么一般来说,当然是越长越好。早期的矛受到当时工艺水平的限制,还不很长。并且,有的矛还有“多用途”的要求,这样的矛当然也长不了。如希腊的矛,可以投掷,长三米左右。希腊的对手波斯军队中很多民族都使用短矛,波斯骑兵的短矛,也是可以投掷的(当时的骑兵没有马镫,为了避免持矛冲击时被反作用力冲下马,往往把手中的长兵器当投掷兵器使用,在逼近敌人时突然掷出)。后来随着工艺发展,矛的杆可以加长,并且人们发现,武器专用化对发挥武器最大效能有利。投掷兵器和近战兵器最好分开。于是茂的长度增加,《考工记》记载的中国标准是步兵用矛长3.8米,战车兵用矛长4.6米,但出土情况一般是165一220厘米之间,最长为297厘米;到汉代以后的矛,骑兵的较长,达到4.2米,步兵用矛长2米。但是中国矛到晋以后逐渐被枪取代。这种武器跟矛相比,只是刃部短而尖,更有利于刺击,其实只是矛的变种。宋代守城专用的枪,杆长达到7.5米,长得有些夸张;明军的枪长一般为3.7米;清朝的枪长4.4米左右。除了这些普通的矛之外,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矛据说柄长7米以上,而嬴政陵兵马俑坑中据说也出土了6.3米的长矛。以上两例都是非常罕见的特例。大规模装备的最长的野战矛,出现在欧洲,也就是马其顿长矛,这种长矛用山茱萸木为杆,长6-7米。按马其顿军制,重步兵方阵兵员为16384人,可以设想一下这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人都装备这种矛,缓缓前进的可怕场面。不过矛也不是越长越好的。因为矛越长,占用空间就越大,使用它的兵员活动就越不方便。所以后来中世纪的欧洲骑兵矛一般长2.5-3米。到了步兵复兴以后,14-15世纪的瑞士长矛的长度又达到了6米,其中头部近一米的长度为铁制,防止敌人砍断矛头。长矛作为步兵装备,在欧洲一直使用到17世纪,这期间使用的矛头有羽形和菱形良种。而作为骑兵装备,一直使用到二战初,以波兰骑兵对德国坦克的悲壮突击作为其谢幕戏。这样说来,其实欧洲矛的消失,是跟中国同时的:)。
  
e148561cb206123cca285d31b30ef96e.jpg



cd7634e8f3b632a58d7d16aa1f22c40a.jpg


        投枪:投枪是人类发明的武器,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他人科动物会制造投枪。《与兽同行》第六集中有人类用投枪杀死肿骨鹿的场面,在《探索》节目中,也把人类会使用投枪,作为其对尼安德特人的一个优势。
    
  最早使用投枪的文明国家大概是乌尔第一王朝。著名的“乌尔军旗”上绘有战车上斜挂着的投枪筒,大约完成于前2500年左右的拉格什鹫碑上也绘有拉格什国王安那吐姆在战车上手持投枪作战的场面。之后,投枪传遍西亚、印度和欧洲。早期的投枪跟矛差别很小。甚至可以说是一回事。前面已经说过,到前5世纪初为止,这种投枪和矛不分的情况还是主流。但在此之后,这种情况就改变了。从《波罗奔尼撒战争史》可以知道,波罗奔尼撒战争中,射击兵和重装步兵的使用就分得很清楚了。而投枪使用的最高明的还数罗马军队。卡米路斯改革之后,罗马重步兵统一使用投枪(止第三列的后背兵例外,他们使用长矛)。这种投枪长1.5-2米,重4-5公斤,一般投掷距离是30米左右。这种投枪完全是为了投掷而设计的,所以铁头很细,在能够穿透敌人铠甲的同时,会迅速弯曲,即加强杀伤效果,又避免了敌人把它投掷回来。到了马略改革之后,投枪的设计进一步改良,将铁头套入木杆中,两者长度相仿,用两根销钉连接。这样,在投掷出去后碰到硬物即折断,敌人更无法投掷回来了。一名罗马重步兵在一次战斗中一般携带两支投枪。
    
  这里要说说投枪的使用。投枪跟弓、弩、投石索等射击兵器不一样,它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在远距离上杀伤敌人——注意这点!——而是为了在士兵投入近战之前,突然伤害或搅乱敌人,破坏其作战队形,迅速为我方的近战创造有利条件。正如蒙森所说:“ 罗马人将重标枪与剑配合使用,其所产生的作用与近代战争中使用火枪与刺刀是极相近似的。标枪的投掷用来为刀剑的肉搏战作准备,正好像先放射一排枪,再用刺刀冲锋一样。”因此投枪跟弓弩之间,并不存在互相取代的关系,很多军队都同时使用投枪和弓弩,包括那些重视弓弩的国家。投枪跟弓弩相比,有三个好处:一是由于其自身重量大,尽管初速慢,但是在近处投掷时,准确度和威力还是不容小视的。尤其给敌人造成的心理震慑很大(想一想被投枪穿透的惨象吧);二是同样由于其重量大,所以如果击中敌人的盾牌,会造成敌人活动不便,从而妨碍作战。如果抛掉盾牌,就会陷入缺乏防护的境地。罗马对北方民族作战时,就使对方陷入了这种两难局面就;三是成本和消耗工时比弓弩低,比较方便使用,训练较易,不象弓弩一样需要专业训练。
    
  罗马军队凭借良好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取得了极大成功。到了罗马帝国渐渐衰落的时候,随着骑兵作用的增强,射程很近的投枪逐渐失去作用,从而被逐渐放弃了。到了东罗马时代,东罗马军队使用的主要射击兵是弓,投枪被排挤到了次要地位。由于弓的发展和军队兵种分工程度的加强,投枪地位的下降在整个西方都发生着。但是在原先使用投枪的地方,这种武器都一直在发挥作用,并没有消失。俄罗斯的“杰里德矛,长一米左右,枪头很重,插在投枪筒里,这种投枪筒一般为3联装。一直使用到17世纪。
    
  有一个国家原来是不使用投枪的,但是在其它国家的投枪地位下降以后,它却改变传统,把投枪列入了制式装备。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宋朝借鉴南方民族的兵器,生产了棱枪,这种投枪长数尺,手投可达数十步远;元朝的投枪有长短两种,长投枪又分为欺胡大、巴尔恰两种,可以作为长枪使用。短投枪称为三尾标枪,尾部有三尖刃,似乎是起类似箭羽的稳定作用;明朝继续使用投枪,有陆战用的标枪和战船上使用的犁头镖和小镖,形制比宋朝投枪有了改进,枪杆用颤软的稠木或细竹制成,长约2.1米,前粗后细,铁头重大,中心在前,据说这样投得远而准,而且有力。这些投枪一般可以投二、三十步远;清朝继续使用投枪,不过主要是水师使用。长三到五尺,有手镖、犁头镖、铁斗镖等类型。在宋代之前,中国是不把投枪列入制式装备的,当其它国家的投枪地位下降之后,中国人却把它列入制式装备,其中的原因,很让人觉得费解。
    
  为了增加投枪的射程,人们发明了投矛器。投矛器是一块扁平的骨头或木头制成的小板 (长30一150厘米),板上装有矛杆托架和握把,握把上有指槽。使用它可以使投枪射程增加到70-80米。这种小装置最早的实物是1万年前的。西方的射击兵运用过它,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土著民族也是用过它,可见这东西是全世界人类不约而同的发明——但中国人例外。
890560e40a92fe6b4133b5827c84cfc0.jpg


df09fca4e4605b07c6b591ce451e6373.jpg


         弓:弓也是人类发明的。据说最早的弓是非洲人在三万年前发明的,在西亚、非洲、欧洲都留下了早期人类使用弓箭的壁画(见下图)。但中国最早的弓箭实物是山西朔州峙峪出土的约28945年前的石镞。可见弓跟投矛器一样,很可能也是人类不约而同的发明。
    
   弓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专用射击兵器,跟可以作为矛进行肉搏的投枪不同,当弓失去箭镞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任何杀伤作用了。但它的射程是投枪所不能比的。这种射程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敌兽或敌人的近战武器发挥作用之前,就伤害乃至杀死对方。并进而发展出不接近敌兽或敌人就将之杀死的各种战术。从心理上说,弓第一次给予人类不冒风险就杀死敌兽或敌人的手段,另一方面,敌兽或没有弓箭的敌人,被伤害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甚至可能陷入还不了手的绝望境地,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理作用。直到今天,自己不冒风险就杀死敌人,仍是军事学孜孜不倦追求的极重要目标。从战术上说,弓箭使人类的杀伤范围空间增大,超越了所有其他动物——包括其他人科动物——以及没有弓箭的其他人。这就提供了创建新战术的可能性并极大的提高了选择战术的灵活性。因此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最早装备弓箭的文明国家是埃及、古王国时期埃及军队的主要兵器就是战斧和弓箭。当时的箭镞还是石制的,不久逐渐被铜镞取代。第五王朝的埃及人称周边民族——努比亚人、利比亚人、亚洲人为“九弓之民”,可见这些民族也早就装备了弓箭。最早的文明国家中,以萨尔贡一世的弓箭手队为著名,当时这支部队令周边敌人闻风丧胆。其它文明国家和野蛮部落也都装备了弓箭——只少数例外,如澳洲人和阿留申人。
    
  最早的弓非常简单,无非是用单片的木材弓身,绑上绳索即成(在产竹的地区,可能还使用竹作为弓身材料),箭也不过是一段削尖的木杆,至多绑上石镞。但是弓的制造和使用原理在历史上始终未变——弓身选用有弹性的材料,能够弯曲变形而不折断,再用坚韧的弦把它牵紧。当用力拉弓弦时,弓身与弓弦改变形状,产生势能。把弦猛然松开,弓身与弓弦复原,这个过程极其短促,于是箭支就快速地向前飞去。老话说得好,简单就是美。利用“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机械学原理和廉价易得的原料,弓箭就能够提供有效的远程打击力量,这使它战胜诸多竞争者,成为古代最成功的射击兵器。就综合性能而论,甚至超过早期的火枪。
    
  弓身只用一种主要材料的,称为单体弓,人类早期弓箭都属于这一类;用相同或相似材料几层叠合或数段拼接而成的弓,称为合成弓或叠片弓,著名的英国长弓就是代表;弓体由若干性质不同的材料构成,最典型的配置是木和动物的肌腱或角搭配。这种弓就非常多,不用举例了。根据中国《考工记》的说法:制造复合弓所需的材料有六:干、角、筋、胶、丝、漆。制造起来非常耗费工时,据民国时代成都长兴弓铺制弓工艺,制成一张良弓,从备材到完成,需要三个整年。具体的制作方法,我这个文科生就不说了(说多了就会错了:),《考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大家可以看看。在轻兵器论坛,高手很多,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也可以在这里提出问题,由我代问。
0f6247b46e1fdda73ab7521a818f0ccb.jpg
 
         正当弓箭大行其道的时候,它的危机也来临了。这个危机就是金属盔甲的出现。当弓箭射击没有防护或者防护很差的人的时候,对方由于害怕受害,心里的恐惧非常大。但对于穿着良好防护服的士兵,弓箭对他的危害就大大降低了,在《古代条件下重装近战兵对付轻装骑射手的战略战术草说》中,我已经分析过古代射击兵器不能起主要杀伤作用的原因,下面再简要说说为什么古代的弓箭地位为什么不能跟近战兵器相比。首先,弓因其作用机理所限,命中率很差。身管火器由于有身管给予弹丸初始方向,能够保持一定的精度。而箭前进的方向是不受身管制约的,虽然有尾羽作为稳定舵,但是箭比弹丸大,受风面积也就大,而且箭的初速慢,一般角弓为55-80米/秒。还有就是人必须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张开弓,在这个用力过程中,手臂必然产生大的颤动,因此综合各种因素,弓箭的精度无法跟火枪相比,尤其不能跟线膛枪相比;其次,箭的伤害力小,箭的飞行速度衰减快,而且箭头面积大,刺入人体后速度衰减也快。原始社会中被箭击中的人,箭镞基本上都嵌在骨头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被击穿骨头,而燧发枪枪弹一般射击距离上都可以打穿骨头,更不用说后来的线膛枪子弹了。经过不断改进后,如果对付没有防护或者防护较差的人,弓箭的这个缺点还不明显。但是面对穿着重甲的敌人,由于箭镞要么不能穿透盔甲,要么在穿透过程中,其速度大减,箭镞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使威力大大减少;再次,弓的射程有限,比较可信的弓的最大射程是英格兰长弓的360米,中国唐代的角弓为180步,其他很多弓都在两百米左右。而且为了保证精度和威力,弓的实际射击距离要小于其最大射程很多,如英格兰长弓的有效射程在220米以下。一般弓箭的射击距离都在最大射程的一半以下,或者更近,这样,在两军交战的情况下,一般弓手射击距离不过是100米左右,这个距离,重甲步兵30秒可以冲到,再此时间内,一名步弓手不过能射出3-6支飞箭。考虑到上面所说弓箭的其它弱点,可以说单靠弓箭射击阻止敌军的机会微乎其微,更不用说遇到骑兵冲击的情形了,事实上,中国古代就有一句老话:“临敌不过三发”;再次,强弓虽然能够保证威力和射程,但是所需张力也很大,弓手容易疲劳,造成射速和威力下降;最后,弓若遇到雨和潮湿的天气,弓弦容易软化,从而降低威力。虽然可以通过制造时的选材和工艺来避免这种情况,但是这无疑会加大成本。总之,当金属盔甲出现后,靠弓箭打垮对手,在绝大多数野战中,不过是个幻想。古代的军事家们,都不会做这样的幻想——据我所知没有一本古代兵书,认为在野战中可以单靠射击战打垮敌军。从史实来看,倚重射击兵的军队被倚重近战兵的军队打败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洲人始终忽视射击兵种,却仍然是有声有色的强大文明,还击败过这么多精于骑射的对手了。
    
  弓的发展过程上面已经讲过了,关于弓的最大射程,一般的规律是步弓高于骑弓。有时候会出现异乎寻常的巨大数字:如北美印第安人的大弓,据说射程可以达到400-500米,而土耳其有一种“飞行弓”据说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这些数字随大家去查资料好了,反正我是不相信的。至于射速,英格兰长弓可以达到10-12支/分,估计其他步弓的射速也差不多,骑兵射箭的速度则要慢些。
3bd3d49fdbe8e602885df7322b139001.jpg

1b9a4422f0eb3978d86a5cf51b605f60.jpg

 
 
         关于弓的伙伴:箭。最初箭镞是绑在箭头上的,后来改为末端(铤)中空,套在箭头的小枝中,并用胶结合。或者相反,将铤插入杆的头端,用胶水或丝缠绕扎紧。早期的箭镞,如埃及人的,遇到下雨胶水溶化,就会脱落。后来的箭作了改进,更加牢固而可靠。并在飞行稳定、增加杀伤力和穿透力方面,不断地得到进步。中国和印度的箭曾经很多名目。其实不外乎是穿甲箭、对付非装甲目标的箭、远程箭、训练箭、及其它特殊用途的箭(如鸣镝)等。
    
  说到弓,就不能不说一说非复合弓中最强的英格兰长弓,它出现于12世纪,最初是威尔士人的发明,英格兰征服威尔士之后,引进了它,并有了更大的发展。长弓用榆木、棒木和罗勒木制成,后来主要用紫杉木制造(最好的紫杉木并不产于英国,而是从意大利和西班牙进口的)。长弓的长度近两米,箭长近一米。拊宽3.8厘米,往两端逐渐变细。弓末用角料镶包。弓身的前部截面为半圆形,后部是平的。长弓需要36公斤以上的力才能张开,因此长期训练过的人才能发挥其威力。它的射程和射速,前面已经讲过了。它的光荣战例,网上已经很多,这里就不重复了。
    
  从英格兰长弓我们可以知道,合成弓未必就逊色于复合弓,在一定条件下,它的性能是可以达到乃至超过复合弓的。实际上,早在古希腊时代,希腊弓得射程就达到了近两百米——并不比当时其他民族的复合弓差多少。
    
  弓在整个古代都是最重要的射击兵器。成功的战胜了投石带、投枪、弩的竞争。但最后,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它竟然都被综合性能还不如它的火绳枪,甚至是更差的中国早期火器逐步取代了,这是个奇怪的事件。关于弓战胜弩的原因,下面讲到弩的时候我会说。关于火绳枪战胜弓的原因,下面讲到火绳枪的时候也要提及——不过老实说,我不大能够理解。
    
  欧美人画的蒙古骑射图,按照欧洲人惯例,把蒙古人画成了猥琐男——不过我对蒙古军也没有什么好感。从这幅图和其它画来看,骑射手使用的弓都比较小,这样,在面对长弓手或使用复合弓的步弓手时,他们将遇到困难——前提是对手的勇气和训练至少不太差:
    
  英格兰长弓的箭镞,其实我更想找中国的,因为种类繁多。但是找不到,如果哪位朋友有图片(其他国家的也可以),请帖上来。下图是各种不同形状的箭头:(右下)宽头带有倒刺的是专门用来狩猎,必要时也可来射击战马;(左中)锥头箭有利于穿透锁子甲;(右中)细长的箭头用来击穿更坚固的板甲;(左下)这是最常用的普通箭头。
刀:兵器历史上的规律是:效费比最佳的武器获得最大成功。因此弓成为古代应用范围最广的射击兵器。出于同样的原因,刀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短兵器。
    
   虽然文明时代的刀普及比剑晚,但是刀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石器时代的石刀跟不装木柄的石斧,是难以区别的。到了斧头加上木柄之后,那些不装木柄而一边开刃的石质劈砍器,才能被称为石刀。这种东西在原始社会一般是作为工具使用的,当然也可以成为凶器。当铜器时代到来以后,人们开始尝试用铜制造刀,但是天然铜和人工冶炼的纯铜都比较软,不适合作为武器,所以直到青铜,也就是含锡铜发明以后,铜制刀才得到实际运用。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一王朝(前29世纪)成为青铜时代的先驱。不久,青铜刀和青铜剑都问世了,从此刀剑开始了它们的竞争史。早期的刀还必须与斧竞争,在这双重竞争之下,刀在很长时间内不是主要短兵器。如最早制造青铜刀的两河流域各民族,直到亚述时代,主要的短兵器还是剑;古埃及长期用斧,后来引入了剑,到了新王国时期,仍是短剑、腰刀、战斧并用;古印度有刀剑,但是到了雅利安人入侵后,短兵器中以斧和剑为主,记载有列国时代军事状况的《往世书》中讲到的主要短兵器中有剑和斧,却没有刀;古希腊米诺斯文明时期和麦锡尼文明时期,都有青铜长剑,但作为武器的刀却很少,多利亚人入侵之后也将剑作为短兵器的绝对主力;中国虽然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有青铜刀(1975年出土于甘肃东乡材家马家窑遗址和永登连城蒋家坪马厂文化遗址,外形模仿石刀),但是直到西汉,刀依然不是主要短兵器;波斯、罗马也都以剑为主要短兵器。总之在整个奴隶社会,刀在与剑的竞争中是失败者,其原因下面讲到剑的时候再说。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以色列了。这个另类小文明,似乎特别喜欢刀。《圣经》上通篇都是用刀杀人的记载,如列上19:10 、书11:11 、列下3:26等等。
    
  早期的刀,可以以中国商朝的刀为例,它们分为三种:直脊的、弯脊的和直脊而首部上弯的。总的来说,这些刀都很短,这是因为青铜质脆,若做得太长,易折断。而且没有尖锋,也就没有刺击功能。现在我们可以从刀这一方面,知道早期刀剑竞争中刀不如剑的原因了:一把短短的又没有刺击功能的武器,其战术运用范围是很窄的。
    
  刀郁闷的时间很久,直到中国西汉时期。这时的中国军队正急剧地向骑兵时代跃进。骑兵作战跟步兵、战车作战是完全不同的。在快速运动中的骑兵,其作出战术动作的时间非常有限,往往是在短短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另一方面,马匹的速度使快速刺击成为有力的战术,但此时马镫还没有发明,用刺击兵器如长矛等刺击敌人,容易被反作用力推下马。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马速劈砍敌人,成为最有效的战术。砍人比刺人受到的反作用力小,而威力依然致命。这样,剑具有的刺击功能发挥的机会变得非常有限,而两面的刃只能有一面发挥作用。战术运用的余地变得非常小,而其消耗的工时依旧。也就是说,当时代改变了的时候,原先合用的武器,变得不合用了。这时,世界上第一种长刀(跟原先的短刀比较而言,不是后世那种装木柄的长刀)——环首刀,应运而生。这种刀跟前面所述的商朝刀的最大区别是:它是铁质的。
    
  另一个同样明显的差别是:它很长,1957到1958年在洛阳西郊西汉墓中出土的二十三把环柄刀,长度从85厘米到114厘米不等,显然,长刀有利于劈砍范围的增加。这个特点跟上一个特点之间有密切关系。因为铁的韧性比青铜好得多,只有铁刀才能作得又长又窄。
ab41f4a0dcb4fad5a4aa756c3792ee0e.jpg
 
 
 
      从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环柄刀跟当时的长剑相比,咋一看外形差别很小。外观上主要的差别是刀柄末端的环(这是环柄刀名字的由来)、刀柄与刀身之间没有剑那样的护手(格)、刀身只有一面开刃,另一面作为厚脊。
    
  很显然,刀既有利于砍劈,又比剑节省工时,是一种非常适用于骑兵时代的好武器。所以刀很快的排挤了剑。这一点可以从西汉流行佩剑变成东汉流行佩刀看出。从此以后剑在中国一蹶不振,越来越沦为一种礼器甚至“法器”。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其他文明国家,西亚从萨珊波斯开始,到阿拉伯崛起之后就完成了刀取代剑的过程(无论是我国还是欧美,似乎都把刀作为西亚短兵器的象征,其实西亚各国在阿拉伯之前,大都跟欧洲人一样使用短剑)。阿拉伯人使用的是一种短弯刀,它是著名的“大马士革钢刀”的雏形。印度也大约在同一时间用刀取代了剑(只是因为印度在孔雀王朝崩溃到笈多王朝兴起之间有500年的历史纪录贫乏——其中贵霜灭亡后两百年内尤甚——所以具体情形不是很清楚)。我们只知道著名的乌兹钢刀从这时起开始发展。西亚和南亚国家普及刀的过程,跟中国有个不同之处,即刀的普及与马镫的普及同步。
    
  说到刀的历史,不能不说古代世界两种顶级好刀:乌兹钢刀和武士刀。
f2bb353d5a54db9786268a0e7195a424.jpg
 
 乌兹钢刀比较长,因此重量较大,但又是单手持握的(着从刀柄特写可知)。所以需要很大的腕力才能挥舞自如,使用者也容易疲劳。而另一种著名的刀就没有这种缺点,它就是武士刀。
    
  跟传遍世界的乌兹钢刀不同,武士刀始终是日本特产,真正的好刀都产自日本。大体上,从古坟时代到707年为直刀(上古刀)时代,从806年到1572年为古刀时代、从1573年到1867年为新刀时代、1868年到现在为现代刀时代,可见新刀时代以前的武士刀,属于我要讲述的古代刀的范围。日本刀的发展可能受了唐朝横刀的影响,我曾看过横刀的仿制品照片,跟后来的武士刀有些相似。但吉备真备从中国带回的武器只有弓箭,这似乎说明早在遣唐使时代,日本刀就已经足够优良,无需借鉴中国技术了。无论如何,到了廉仓幕府时,武士刀就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欧阳修曾作《日本刀歌》来盛赞这种武器。到了明朝,倭寇从日本得到大量的武士刀与明军作战,令明军感到很是为难。戚继光羡慕气恼之余,对中国自己的制刀技术大加抨击:“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此当辨之。” (《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直到最近的中日战争中,日本刀仍然给中国人很深的印象。对这种武器,欧美人的痴迷程度不下于中国人,在反映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电影中,常常出现这种刀;而国际市场上好的日本刀也很贵;直到最近的《最后的武士》,日本刀也是重要角色。
    
  最初的日本刀,跟前面说过的环柄刀差不多,都是直身的,平安时代以后为了便于马上劈砍,逐渐变为弯身,即为太刀;江户时代出现了较轻便的打刀。总的说来,其种类可以分为身长30厘米以下,供非武士阶层使用的短刀、身长30-60厘米的胁差(武士的短刀,便于拔出防备不测之变,以及实施日本式的自杀——剖腹)、身长60厘米以上的主战短兵器刀和太刀,通常,它们的身长不会长于80厘米。比较特殊的是忍者刀,它仍然是直身的,因为忍者不需要马上战斗,所以便于刺杀的直身刀能够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所有好的日本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日本铁矿石制造。不过现代条件下,使用欧美优良铁矿石,一样可以制造出较好的武士刀,只是不如日本原产的名贵。至于中国仿制的武士刀,跟日本原产的差距较大——上面两句话跟本文没有任何关系。至于武士刀的制造工艺,网上介绍无数,这里就不罗嗦了。只是顺便提一下日本国宝级的名刀: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长66.10CM。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刀铭:三池光世 ;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传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刀铭:菊一文字则宗 ;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刀铭:长曽袮虎彻入道兴里 ;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 兵闘者皆阵烈在前;此外尚有堀川国广、葵纹越前康继 、 肥前国忠吉 、村正 、正宗 、长船(名物大般若长光)等等。
ed74319a0a77997a75b062ef656d5b30.jpg

         武士刀以刀身坚韧、刃口锋利为优势,性能极佳,尽管不象大马士革钢刀的制造者那样喜欢堆砌各种装饰,但是精心打造的武士刀也有其独特美感——不知为什么,我虽然不大欣赏日本传统文化,却非常喜欢武士刀。从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角度说,武士刀可以说达到了古代刀的巅峰。如果要说有缺点的话,就是双手持握造成左手无法持盾,在战场上战术选择较小——不过双手持刀,较为省力,恰恰也是日本刀的重要优点,看来人间没有完美的事物。
    
  与武士刀、乌兹钢刀名声相仿的还有马来亚的克力士,我在《轻兵器》上见过这玩意儿的照片,感觉那应该被归入剑的范围。至于武士刀跟乌兹钢刀是否交过战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有过的。因为仿制乌兹钢刀的中国人曾经进攻过日本,不过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也就不能说什么了。如果个人选择的话,我绝对选择武士刀,不为什么,就因为它美。
b570b11221d27bd990031fa4f6ff4d18.jpg

 
  当乌兹钢刀和武士刀崛起的时候,长刀的发明者中国人却表现不佳。从环柄刀到横刀,再到腰刀,中国的刀同样是为了适应马上劈砍,渐渐的由直身变成弯身。但在两种名刀的光芒笼罩下,中国刀未免显得逊色了。而且不知为什么,中国刀的制作工艺有时候不升反降,比如前面所引戚继光抨击当时中国制刀业粗制滥造的话,就反映出制刀业的堕落。不过,明朝的腰刀,如果认真制作,其威力和外观仍然是很出色的。有图为证:这里是现代仿制品,刀身较直: 跟前引《军器解》中弯身的腰刀附图不同。中国在唐以后对世界制刀业的主要贡献是创造和装备了许多装木柄的长刀,这种东西用在战场上对付骑兵,还是很有效的。第一种大量装备的木柄长刀是唐的陌刀,据《太白阴经》,当时一个军12500名士兵中,装备2500把陌刀。宋朝据《武经总要》,有屈刀、掩月刀、眉尖刀、笔刀、凤嘴刀等,也算琳琅满目。
    
  封建时代唯一一个不以刀未主要短兵器的文明区是欧洲。欧洲中世纪主要短兵器是长剑,这种东西既消耗工时,马上劈砍效果又不如刀(十字军战争中欧洲剑被西亚刀砍断,除了归咎于大马士革钢刀的精良以外,还有剑脊不如刀脊厚,而且剑身较窄的因素,下面还要贴出欧洲长剑的图,一对比就知道为什么剑不能与刀对砍了)。至于欧洲人始终选择剑原因,我在讲到剑的时候再说。欧洲普及刀还是到了17世纪以后才实现的事。原因同样下面再说。
    
  下面提供中世纪后期欧洲弯刀的图,请注意,这种刀在不知历史的导演那里,常常成为西亚人的装备!
c2ce3953cb0be86aa70c7f2f3060cc6d.jpg
 
       在新大陆,阿兹特克人曾经用黑燧石刀作战,用木柄长刀来抵抗西班牙的骑兵,效果均不佳。但刀的历史延续了很久。直到1937-1945年的中日战争中,中国人粗制滥造的大刀,和日本的速成军刀,仍然对砍过,不过这显然不是战争的主流了。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时不时地看到用刀犯罪的场面,这时的刀显然又回到凶器的位置上去了。
    
  顺便说一说,刺刀尽管名为刀,但是从其使用来看,主要发挥刺击功能,其实更类似短矛,所以在这里不把它归入刀类。
    
   投石带:在射击兵器中,只有这一种在奴隶社会以后就消失了。其发明时间不详,从大洋洲、非洲很多原始部落直到20世纪还使用它来看,它也是一种古老且不约而同的发明。
    
  从出现到消失,投石带的变化不大,都是用一条皮带或绳索制作,中间宽,用以兜石,一段有环,可以用手握住,另一端则无。把兜上石头的投石带在头上旋转,逐渐加力后放开无环的一端,石块即快速飞出。这样可以把1/4公斤的石头掷出150米外。投石带可以投掷光滑的石块,也可以投掷铅弹。到了火药出现以后,还可以投掷早期的榴弹。
    
  很显然,投石带跟弓弩相比,最大的好处是经济性好。上面已经讲了它的结构,这种武器显然是很好制造的。石块的要求也不高,最多圆些光滑些就行了。第二个好处是方便训练和补充。从投石带的使用来看,显然比弓省力和易于操作,而且大多数地面石头和其他小重物很常见,一旦储备枯竭,可以随地补充。因为结构简单,如果损坏,投石带也可以及时修复。投石带的另一个好处是石头从半空中下坠,对于专注于正面防御的敌军来说,颇有点防不胜防的感觉。但投石带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精度太差,它的初速比箭更慢,而且呈抛物线飞行,精度根本无法保证。杀伤力也不足,在掷中无防护或者防护较差的对手的时候,还可以杀伤他们——穿着软甲,如皮甲、麻甲、棉甲、锁子甲等的军人,如果甲胄厚度不够,则石头还是可以在不穿透甲胄的情况下伤害他们的,但是对付重甲兵就很难了,盾牌也可以容易的防御住小石头的攻击。因为易于防御,敌人对投石带的恐惧远没有对弓箭的恐惧那么大,因此它的心理威慑力也远不如弓弩。我认为,投石带这种射击武器并不成功。
    
  最早装备投石带的文明国家是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就已经列入制式装备了,主要供努比亚雇佣军使用。后来这种武器流传到其他国家。其中在欧洲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像伊比利亚投石手这样著名的投石部队。而弓箭较好的西亚、印度尽管也有使用,但是范围相对小些。可见弓箭跟投石带存在着竞争关系。
    
  中国长期不装备投石带,只有到了宋朝,使用手炮。这种东西由二人操作,抛掷半斤重的石头。《武经总要》中建议在敌人逼近时使用它,这跟投石带的使用相似,不过从作用原理和归类来看,手炮应该称为微型的投石机。除此以外,我找不到中国装备投石带的纪录。中国的射击兵器长期是弓弩的一统天下,后期变成弓与火器并用。个人认为这是中国人在军事上比较其他国家的一个高明之处。
    
  投石带在罗马衰落之后地位严重下降,中世纪欧洲射击兵器的绝对主力是弓和弩。直到火药传到欧洲之后,欧洲人制造了小型燃烧爆炸物——早期的榴弹,为了投掷这种东西,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了投石带。这是投石带最后一次闪光。

bc1086641c0926f07ab0c9bcd8e69849.jpg
       除了一般的攻城法之外,罗马还能够通过挖掘地道或壕沟的办法逼近和破坏城墙(罗马拥有高度发达的矿井挖掘技术)。总之,古代攻守城武器体系在罗马时代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后来再没有一个古代国家达到这个高峰。跟罗马同时,除了希腊化国家外,只有印度能够接近它的水准,印度孔雀王朝时,攻守城器具有十余种,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能够快速发射的投石机(萨尔瓦多帕陀罗)和能够一次射出许多箭的弩炮。印度人还用大象撞城门,此外就是一些专用于守城的长兵器等。奇怪的是,西亚本来明明是攻城武器的发祥地,在这一阶段却没了下文。造成西亚国家跟希腊、罗马打城市或阵地攻防战的时候,总是落于下风。我想,如果在温泉关投入一些投石机的话,未必会这么难打。
    
  罗马衰落之后,攻守城武器也跟着衰落。上列许多精致的投射兵器都消失了,甚至在东罗马也不例外。欧洲中世纪的堡垒之所以长期存在,重要的原因就是罗马攻城武器体系不复存在。但弩炮和扭力投石机、攻城锤作为主要的主要的三类武器一直得到保留。中世纪的攻城锤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头端打造成羊头的样子,原因不明,大概是看到野山羊彼此撞头却安然无恙,觉得羊头必然很坚固,因而模仿,指望自己的攻城锤也跟羊头一般坚固(古人没有科学,也就无法对自然事物进行合理的归因);印度的攻守城武器长期默默无闻;西亚也是一样;这时,原先很落后的中国却有了发展。
    
  大体上攻城武器的发展跟城市修建水平成正比。中国直到宋代,城墙都是清一色的夯土墙,这样的城墙制约了攻城武器的发展。尽管如此,我们仍要注意《墨子·备高临》。这是战国时期非常有价值的文字资料。从这篇文章开始,关于弩炮的记载一直史不绝书。因此,尽管中国最早的弩炮部件是南京秦淮河出土的五件南朝弩机,我们仍然可以审慎的认为中国在战国后期已经有了弩炮。只是当时的弩炮称为“连弩”,在矛矢后面拖着一根绳子,以利回收。这根绳子增加了矛矢的重量和阻力,对作战又没有什么大用处(对于捕猎则有很大用处),是一个多余的发明。至于中国弩炮的射程,我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因为中国古书中技术书非常少,文人写的兵器介绍不仅简单,而且哪句可靠哪句不可靠很难知道。现在比较清楚的是宋《武经总要》和明《武备志》。《武经总要》中开列的弩炮有若干种,基本上使用绞车绞张,配有多张大型复合弓的床弩(中国宋代对弩炮的称呼)。最强的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所用的箭木杆铁翎,当时称为“一枪三剑箭”,又称“踏橛箭”,据说射到墙上,人可以踏着登城——如果把这句话当真,那就真是太傻了。它需要70人绞张,射程450米。但《文献通考》和《宋史·魏丕传》都有床弩可射1500米的话。我当初是不相信的。但在看了《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之后有所动摇。因为中世纪欧洲的弩炮可以将轻箭发射到1100米之外。封建时代中国的技术比欧洲略强,弩炮射程大些时可以理解的了,前提是使用轻箭,而不是矛矢。但对于古代射击兵器的射程,我们还是要保持谨慎态度,因为古书是不可靠的,无论哪里的古书都一样。要用现代课学解开古射击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之谜,然后才能明了它的射程与威力问题。在这一点上,欧美发达国家为我们开了个好头。中国弩炮比较笨重,用人又极多,无法像罗马弩炮一样用于野战。所谓“豆斗子床子等弩虽强,然费人多,可以守,不可以战也。”直到明朝的双飞弩,才比较轻便。但不管怎么样,中国弩炮的水平应该说是古代最高的之一。
469dc6d5931b9f3e24af8e72992adab5.jpg
 
 
       但这时,情况正在改变。中国的铁甲渐渐普及,尤其具装铁骑从西方引进之后,戟的小矛头刺击威力显得不足,而戈体的各种功能杀伤力变得极为有限了,加上戟的长度不及长矛,制造工时反而超过矛,所以戟逐渐被矛取代。这一过程相当急促。南北朝时,随着具装铁骑大量出现在战场上,骑兵已经不用戟了,步兵戟也已经很罕见,少数孑遗到唐朝仍有装备,但《唐律疏议》中已经找不到“戟”字了。
    
  宋《武经总要》中有一幅图,标明为“戟刀”,它就是后来方天画戟的原型。至于曾作为兵器的戟到底长什么样,中国人自己都完全忘记了,甚至再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三国演义》甚至把方天画戟提前到了三国时代(《三国演义》对武器和战术的描写,基本上都是极其荒谬的)。
    
  列国时代和孔雀王朝时的印度设计了大量兵器,其中就有矛头与其他兵器的合体。不过印度的武器从来没有使它成为军事强国。
    
  中国淘汰戟之后900年,欧洲戟出现了。欧洲戟跟中国戟不一样,基本上是斧与矛的结合。其中以瑞士长戟最为著名。长2-3米,它可以发挥刺、挑、劈、砍、勾多种功能,其中用弯钩把骑士钩下马来勒索赎金,是瑞士雇佣兵的生财之道之一。欧洲戟跟中国戟一样有耗费工时的缺点,而且它头端太重,限制了长度,加之比矛昂贵,所以始终只是矛的辅助武器。到燧发枪和刺刀发明之后,欧洲戟就从军队中除名了。但直到今天,梵蒂冈卫队仍然使用戟。
    
   弩:讲到弩的时候有两个著名的故事应该说。第一个故事:1382年金帐汗脱脱迷失包围莫斯科的时候,一位名叫阿达姆的市民于俄历八月二十四日,在蒙古军包围了克林姆林宫的外墙时,拿起他的弩,爬到佛罗乌大门的一个塔楼上。他小心的瞄准,射击,箭矢击中蒙古将领并穿透他的锁子甲,一击毙命,距离是150米以上。第二个故事:瑞士在14世纪受奥地利的统治。奥地利瑞士总督盖斯勒在市场上碰到了威廉·退尔。退尔拒绝对那代表他的职位的帽子敬礼,因而被捕。如果威廉·退尔想得到自由,他必须这样做:在他儿子头上放一个苹果,在离开80步的地方,用箭把苹果射穿,他果然射穿了苹果而没有伤害到自己的儿子。当他正感到兴奋的时候,他的第二支箭露了出来。总督问他这支箭是做什么用的,他回答说:“如果我没有射中苹果,我就要用这支箭射死你!”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弩比之弓的两个特点——也是优点:命中率高,威力大。而这两个优点来源于它的结构。中国古人说:“横弓着臂,施机设枢”而成弩,这句话很简练的说明了弩的结构。由于有托架和控弦装置,射手可以先张弦,后上箭,且可以慢慢瞄准,或者实施齐射;也可以采取踏张、腰开、腰推等多种施力方式张弦,或者用机械助力张弦,从而获得远比只能用臂张的弓大的力量,将更重的箭射出去,或者使用一般的箭而射得很远,一般的弩初速可以达到100米/秒。然而,弩跟弓相比也有缺点,主要是它射速慢,最快不过一分钟射出4支飞箭,正常射速是一分钟1-2支。而一般的弓一分钟可以射出7-8支,快的可达10-12支,甚至十五支。其次,弩比弓复杂,制造成本和耗费工时都较高,踏张弩和臂张弩对体力的要求比弓高。因此,弩不能取代弓,而且如果不能在射程和威力上大大超过同一军队中的弓,它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6e0b08c1dba3f293bbfc114653ad24a7.jpg
 
 
        由于弩的设计制造比较复杂,所以可信的发明时代很晚。尽管中国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弩在蒙昧时代就有,但论据不过是近代落后民族用简陋的木弩。这个论据的问题在于:那些落后民族的弩完全可能是对古代军用弩的拙劣模仿。而且,木弩用于打猎则可,用于作战是威力很小的。所以可以审慎的把弩出现的时间定在文明时代,而且,可靠的早期弩的记载,出现在比较晚的时代。
    
  世界上最早发明弩的是希腊人。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00年,这种武器的诞生经过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叙拉古僭主戴奥尼苏斯一世想拥有最强大的新武器,于是从希腊,小亚细亚,北非和意大利招募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工匠为自己工作。戴奥尼苏斯一世将这些人分成若干小组,给予充分的资金和劳力支持,各小组相互竞争,尽力设计出打败其他小组的武器方案(跟现代发达国家武器研制的流程相似)。最后欧洲第一种弩被发明了出来,因为是用腰腹的力量推开弓弦,因此有个流传很广的俗称“腹弓”。从附图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精美的武器。它的弓身和箭槽分别固定于上下纵列的两条滑动木槽。使用方法是:先将弩箭装入箭槽,推入扳机,然后将前端抵地,腹部抵住尾部的U型把手,以腰腹力量加上自身重量把连接弓身的木槽往前推。如此拉弦,实际上是推弓。注意附图,下方木槽两侧锯齿形金属片是制动棘齿,这种金属片使推弓者即使松劲,弓弦也将停留在棘齿上,不会前功尽弃。如果力气不济,推弓过程可分几次进行直至完成,就算推弓不到底,也可射击,不过威力射程较弱。因此实际上健康成年人都可以使用这种弩。希腊弩的弓身由牛角或岑木制成,缠以牛筋以增加力量,弓弦则是牛筋或牛腱,棘齿,制退销,扳机为铁制,发射铁箭。如果推到底,射程高达400米,最有效射程为150米以内,箭只的初速很快。这种弩从诞生起装备希腊、罗马军队到罗马衰落为止,然后就失传了。希腊弩的威力是很大的,但它是一种制造工艺复杂,造价昂贵且耗费工时的武器。而且在西方的战争条件下,即使是弩也难以穿透大盾和重甲构成的防线,因此对重步兵的伤害不大。而如果要射击轻装部队,射速快,成本低的弓更为合适,因此希腊弩没有大量装备。另外,我觉得希腊弩的张弦方式不仅可笑,而且施力方式不佳,效费比差,其实踏张弩完全可以达到类似的威力,而成本更低。“推弓”可以认为是希腊弩的最大败笔。
2ed6aefa89f8199a863d60b780de5196.jpg
 
       大约跟宋朝弩复兴的同时,欧洲弩也复兴了。不过希腊弩因为其张弦方式和耗费工时的缺陷,已经被永远淘汰。最初出现的大约是从东方引进的踏张弩。刚刚引进,就发生了两件可笑的事情:一是东罗马公主公主安娜·科穆宁娜说的:“脚张弦弓是野蛮人之弓,希腊人至今很不了解。它不是那种左手握持右手张弦的弓,它必须靠托架张紧弦,射者俯身用双脚踩住弓,同时用两臂的全部力量提拉弓弦。在(弩臂)中央,有一半圆形的槽,长度与一枝箭相当。发射物短而粗,搁于槽中,依靠弓弦的释放而被推送出去。它们能够洞穿最坚固的金属铠甲,有时击中石墙或其他类似障碍,便整个嵌入。总之,脚张弦弓是邪恶而凶狠的器械,它将人击倒于地,以致他们甚至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所击中。”看来,东罗马人不仅忘了希腊弩,而且连基本的物理常识和科学实证精神都彻底忘光。二是1139年的第二次拉特兰宗教会议上,教皇英诺森二世宣布弩为可诅咒之物,禁止在基督徒之间的战争中使用它。这大概是因为弩具有狙击和袭击功能,违背了基督教的战争法。但是没有人理会教皇的话,弩迅速的被推广,基督徒之间也经常用弩互相射击。这是中世纪基督教的无数废纸禁令之一。
    
  最初,欧洲弩跟同期的中国弩没有多大差别(毕竟前者是后者的仿制品)。后来就开始有所变化,首先是发展出专用弩箭,弩箭最初是一根较短的木制箭柄加一个叶状箭头。到了1100年时开始普遍采用镟箭(箭头为方形,能有效穿透锁子甲)。由于弩箭既短又重,所以那时的欧洲弩射程比较近,仅仅是150米不到,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欧洲弩所用的弩箭品种不断增加,射程也不断扩大,13世纪达到350米,14世纪,即使是非常落后的俄罗斯地方都能够制造射程450米的弩了,以后的钢弩射程更大,威力更强,使用穿甲箭时,是当时唯一能够在50米外击穿板甲的射击武器;其次,逐渐发展出欧洲特有的张弦器。张弦器是对弩的发展非常有用的发明,它的作用有三:一是射手可以用较小的力张开弓弦,避免过快疲劳——除了欧洲以外的其他文明的弩没有张弦器,因此射手容易疲劳,如中国汉代的六石弩需要181.4公斤的力才能张开。显然射手射不了几箭就会精疲力竭。二是通过齿轮组和棘齿装置,可以实现比人体力量更大的张弦力量。三是避免弓弦嵌入手指的痛苦。最初,欧洲人只是发明了张弦腰带:弩手踩住脚蹬,弯下腰将弓弦挂在他腰带的钩子上;这时只要挺直身体,便能将弓弦拉入发箭扳机的槽口(这种张弦方式很快反传入中国)。很快的,伟大的文艺复兴发生了,机械技术在欧洲蓬勃的发展起来,真正的张弦器诞生了。14世纪末,在羊角式拉杆基础上,欧洲采用了一种曲柄卷绕机用来张开比较重的弩。到了15世纪初,人们对卷绕机又作了改进。装上了一组滑轮。不久普及了杠杆和嵌齿轮结合的装置。用杠杆或把手推动一端装有弯钩的铁齿轴,使嵌齿轮转动,弯钩则抓住弓绳并使之绷紧。这种装置既简单又灵便,甚至弩兵骑在马上也能使用;在弩弓的材质方面,最初的弩弓用坚韧的木材或角材制成,14世纪开始用钢作为弩弓材料,大约到了公元1560年以后通常就只采用钢材来制造了;扳机方面,欧洲一般弩扳机装置主要由一个圆柱形的滚转弦枕、一个弯曲舵柄和一个舵柄相连的弹簧组成,扣压舵柄,其前端的尖喙便脱离弦枕卡口,弦枕滚转,遂将弓弦释放出去。这种装置结构复杂,但灵敏度低于中国早期的青铜弩机,因而扣发时用力较大,容易引起弩臂晃动,影响射击的准确性。为什么欧洲人使用这样既复杂又不好用的扳机,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总的来说,欧洲弩达到了古代弓弩威力的顶峰,在射程、威力、使用的简便性方面,都超过其他地区的弩,之后再没有一种射击冷兵器能够超过它。在15-17世纪,欧洲弩曾和火绳枪进行过激烈的竞争,直到古代兵器的终结者燧发枪普及以后,才告彻底失败。
    
  至于西亚文明,一直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弩。其实,西亚四通八达之地,无论是从欧洲还是从中国或印度引进弩,都很方便。之所以不普及者,在我看来,是因为从亚述开始,西亚各大国往往以骑射起家,马上用弓效果较佳,且西亚复合弓一直十分优秀,这就造成西亚大国对弩没有兴趣。至于其他文明,科技水平不及上述大文明,所以制造不出技术要求较高的弩。
    
 
        早在距今九千年前,世界上第一座城市杰里科就屹立在迦南地了(它至今存在)。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它有城墙和壕沟,作为防止敌人进攻的屏障(止少数城市例外)。对于早期军队来说,攻克城市很难。无论是近战兵器还是弓,都很难伤害躲在城墙后面的敌人,要爬上城墙或者撞开城门,更是几乎不可能。要想夺取敌对城市,要么长期围困,要么利用内应,除此别无他策。图特摩斯三世攻美吉多的时候,围城七个月才迫使守军投降。显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这样把大量兵力无所事事的耗在一个地方的,因此必须找到对策。中王国时代,埃及发明了超长矛,用于捅击城墙上的敌人,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专用攻城武器。当然,超长的梯子,也就是云梯,可以肯定是很早就有了的。除此之外,早期军队几乎没有什么攻城武器和战术可言。
    
  改变这一情况的是亚述帝国。前9世纪的尼姆鲁德浮雕上描绘了最早的投石机。亚述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攻城武器大国的。亚述比较著名的攻城武器有青铜头端的攻城锤、用于夹出敌城墙石块和砖块的大钳、云梯、投石机——底座为巨大的木框,上支坚韧的木杆,,头端为容纳投射物的大勺,下端插入用马鬃和橡树皮绞成的绳索。两端有摇柄,士兵绞紧绳索后,只要用力一拉后端的固定锁,木杆猛然上弹,就能射出石弹或者燃烧桶。对于西亚的泥砖城市,这些攻城武器是致命的。被亚述攻克的城市有多少啊!另一方面,亚述的守城技术也非常先进,这是亚述能够纵横西亚几百年不倒的重要原因。
    
  亚述之后,攻守城武器的发展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希腊崛起,从前4世纪到后3世纪,欧洲攻守城武器的发展,远远把其他民族抛在了脑后。关于希腊罗马时代的攻守城投射武器,胡汉四网友有一篇文章:《古典欧洲远程武器》,有很多好图和介绍,大家看看即可。下面对希腊和希腊化时代的攻城武器做一简介:
    
  弹射器,由扭绞的纤维绳的弹力带动的投掷器,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第一次出现于叙拉古,后来成为上古欧洲使用范围最广的重型武器。轻便型的弹射器也用于野战,并可安装在舰船上进行海战。弹射器的构造是:在坚固的木架上固定一束扭绞的绳索(皮带、鬃绳等)。投掷杠杆的下端插入绳内,上端有装弹碗。装弹时把绳绞紧,杠杆被绞车几乎拉到水平位置,投射时,杠杆有力的磕打在横框的横梁上,把所装的弹丸延弯曲的弹道抛出。弹射器可投掷石头、石弹、金属弹、圆木、箭(?)、油脂燃烧罐、尸体等。
    
  关于弹射器的射程,《世界兵器博览词典》称其能将150~480公斤的石头投掷250~400米,将30公斤重的石头或箭投掷850米,根据古代的科技水平、该种武器的工作原理和后来其它投掷兵器的性能来看,这种性能实在是太异乎寻常了,我表示高度的怀疑。另一个说法是它能将20~30公斤的石头投掷到400米远处,我觉得比较合理。〔《武器和战争的演变》筑城和攻城技术(公元前1000-公元300年) 部分 T·N·杜普伊〕
c41c82e3dfa51049e2407ce267ccc7d7.jpg

         弩炮 它由炮架、弹射装置、弹射槽和底座等部分构成。炮架由两根水平横杆组成,横杆被四根坚硬的垂直木条隔开,炮架被牢固的放置在底座上,这样炮架就形成了三个窗口。弹射槽穿过中间的一个窗口,旁边两个窗口的外侧支撑杆上各系着一束稍微扭绞着的绳索,在扭绞的绳索中插着两根坚硬的木梢,然后同另一根结实的弓弦绑在一起。使用时,用很大的拉力将弓弦安放在弹射槽中弹射物的后面,扣动扳机就可以发射了——通常是一支标枪般的利箭。
    
   “巴里斯塔” 可以投掷石块、石核、铅核等,是重型的投射机器。射程300~500米。使用的石核重3.5公斤,最终可达70公斤。Ballista是古罗马最成功的机械弩,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机械弩,虽然它本质上并不是弩,“弹道学”(Ballistic)一词就是得名于Ballista。Ballista基本上是Greek Catapulta的改进版本,最终型号大约出现于公元前50年,此后成为罗马军团标准装备之一,一般每个军团装备十几部到几十部不等。从公元一世纪初到二世纪末这段罗马军团黄金时期,一个军团装备的各型Ballista超过五十部,配有训练有素的机械操作兵。Ballista和弓弩,标枪一起组成了罗马军队多层次远程火力网。
    
   Ballista的基本结构和Greek Catapulta相同,不过更大,威力也显著增加。为降低成本,Ballista结构以木材为主,棘齿,制退销外置,有些Ballista前部还装有可开合的防盾。Ballista的发条经过改进,远比Greek Catapulta强劲,弓臂和滑动槽比Greek Catapulta长许多,这些设计保证Ballista拥有比Greek Catapulta更大的射程和杀伤力。Ballista另一改进是以拉线开关取代传统扳机,提高了机械精度。Ballista有一个绰号shield piercer(盾牌穿透者),它发射的巨箭能轻易洞穿任何已知的盾牌和铠甲。罗马人对军事装备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一部合格Ballista要求杀伤射程达到五百米,两百米内能穿透厚度约两英寸的匀质木板。
    
   Ballista是最经典的机械冷兵器,它发射的武器五花八门,包括箭,标枪,石弹,燃烧弹等等。野战时Ballista还发射一种重型巨箭,箭头为铁制,形状为月牙形或锚形,把这种巨箭向敌阵平射出去,能在敌人队伍中劈开一条缺口,杀伤效能十分恐怖。Ballista有许多其他称呼,比如Roman Catapult(罗马抛石器)。
    
  弹石机 它类似弹弩,原理也类似。不过它有两根导杆在一个斜面上,连在两根木臂上的弓弦将滑动弹射槽内的石弹延此斜面弹射出去。这种弹射器体积很大,长达9米余、高近5米、宽近4米。发射的石弹重约4公斤,射程300米或更远。它基本上都用于攻城,也可以用来守城。亚历山大指挥的马其顿军就携带有着这种武器。
702b9be12368f1723bc8e6a536604513.jpg 
 
 
        打击钝器: 打击钝器的设计思路是,在不需击穿盔甲的情况下凭借沉重的砸击力量有效杀伤敌人。其实野蛮时代的石块和木棒,就是最简单的打击钝器。而前面说过的殳也可以算是其中一种。但比较符合打击钝器的定义的主要有三种武器:狼牙棒、锤、流星锤。
    
  锤是最早发明出来的打击钝器,发明者大概是华夏人。后来的锤有方头长柄的、有长圆形的、有形如蒜头的。《六韬》记曰:“方头铁锤,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史记》上还有四十斤和一百二十斤的锤的记载。从汉到清都把锤列为正式兵器。印度和欧洲中世纪都曾装备过锤。
    
  锏和鞭,这两种兵器外形都类似没有刃的剑,不同之处是锏身横截面为方形,而鞭为圆形,且像竹子一样分节。它们的重量不大,威力也就不大。如清双锏每只重仅一斤多。
    
  狼牙棒,一种经典的砸击武器。最早出现于印度,称为斯帕里克陀拉,主要供守城用。之后逐渐扩散到其他国家。
    
  打击钝器对锁子甲、棉甲、亚麻甲、皮甲等等软甲非常有效,若重量足够,对鱼鳞甲也很有效。如打到板甲的头部或肩部,也同样有效。因此打击钝器能够长期存在。而且,有的国家的法律禁止平民携带有刃兵器,打击钝器就成为人民防身的唯一选择。但另一方面,钝器需要重量大,才能充分发挥功效。重量越大的武器,对人的体力要求就越高,使用时就越不灵活,而且太重的武器也不能设置长柄,加上沉重而有刃的斧的竞争,打击钝器在历史上只能发挥非常有限的作用。

7078f4926733c3f9f1efa16fcd335bc8.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