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娲骨骸?考古学家:我可不敢说

 龙溪舟子 2012-06-10
  山西吉县人祖庙女娲像下发掘出6200年前遗骨

  山西人祖山所发现的明代木盒中的人骨经碳十四测定为6200年前,专家认为人祖山主峰可能曾是古代氏族祭坛,但把骨骸与女娲画等号很“玄”。明代木函包装新石器骨骸,恰恰证明疑古派的古史“层累说”。
山西省吉县“人祖庙遗迹”


  山西省吉县“人祖庙遗迹”的考古清理结果近日被披露,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学家日前考察现场并讨论之后认为,吉县人祖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有专家认为,在人祖庙发现的6200年前“皇帝遗骨”为明代人认为的女娲骨骸。对于把“女娲”与人祖庙发现的人骨画等号,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昨天接受早报专访时认为很“玄”。

  三皇五帝仍只是传说

  据悉,这具成人头骨发现于1984年,人祖庙娲皇宫于当年遭人破坏,时任吉县副县长的原发宪与考古工作者阎金铸等人随即上山考察,并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上墨书写着:“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烧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可见,明代人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因1984年时的发掘条件有限,当事人未能深入研究,仅记下木函上的文字,并将遗骨放还原处,娲皇宫此后几经盗掘,导致遗骨失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在中国历史上的多个“三皇五帝”版本中都被归为“三皇”之一,因此,也被称为“娲皇”。

  最近重新发掘出的人头骨据称经北大碳十四测年为距今6200年前,也有部分专家将此结果结合明代的墨书记录,认为骨骸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期的“娲皇”遗骨。考察现场的多数专家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首先表达的是明朝人认为这里面是“娲皇”遗骨,当然也可能遗骨确实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

  早报记者联系了曾长期在山西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他表示最近并没有听说过这次发掘及相关的研究,但他告诉早报记者:“在中国,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骨很多,未必都要与所谓‘三皇’时期联系起来。所谓‘三皇’、‘五帝’目前看来还都只是传说,都很‘玄’。所以,你问这个是不是女娲的骨骸,这我可不敢说。”

  人祖庙或为

  最早祭祀女娲祭坛

  人祖山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山脉西南部。其主峰位于吉县城东北30公里处,海拔1742.4米。主峰顶端的人祖庙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据悉,临汾市文物局、吉县文管所和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考古部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田建文教授的指导下,从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对人祖庙遗迹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共发现遗物291件(套),遗物分属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时期,其中有战国时期陶豆柄1件、绳纹残筒瓦3件;汉唐时期残筒瓦和瓦当各1件;宋元时期“景德元宝”(1004-1007年)、“崇宁通宝”(1102-1106年)、“宣和通宝”(1119-1125年)铜钱、条砖和瓦当5件;明清时期的发现,大多为琉璃残构件、陶制残构件、瓦当、戥子、瓷碗和“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咸丰通宝”铜钱及“光绪元宝”、“大清铜币”铜圆等,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许多动物骨头。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碳十四测年,人头骨距今6200年;动物骨头距今2100至900年。

  包括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在内的23位专家都认为吉县人祖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其中发现的距今2100至900年的动物骨头或许就是祭祀品的遗骨。有人推测,娲皇宫位于人祖山主峰顶端,最早可能是氏族祭天或祭祖的祭坛,尔后经历代修建,建过享堂,最后演变成为人祖庙。事实上,人祖庙上现存的遗迹,都是几经复修的明清混合建筑。

  尚不足以填补上古史断层

  就人祖山的发现来看,除一例距今6200年的人骨,其余最早为战国时期,因此到目前为止的发现尚无法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填补上古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断层,也无有力证据证明山西吉县人祖山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而其中发现物又不足以证明人祖山区域是中华婚育文明、农耕文明、八卦和古代历法起源地。

  在明朝题字的盒子里发现6200年前的骨头,恰好证明了疑古派关于中国古史神话“层累说”的观点。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报记者获悉居然有专家提议人祖山在未来几年里建设祭祖广场、朝圣天阶和史前人类博物馆,并修复人祖庙和伏羲庙,作为旅游项目。目前,娲皇宫前古称卧云台的巨石上的方、圆两个石窝、棋盘和小柱洞也已经被附会成女娲和伏羲观天测斗、创造八卦、制定历法的证据。记者发现,参与人祖山考古工作的单位中有一家旅游开发公司,至于当地的考古活动是否都与旅游项目挂钩,记者目前尚未获得更多信息。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刘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