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条鳇鱼的司法长征

 gcwl 2012-06-10
 
 

康熙年间,今天的上海市辖区内有个奉贤县,奉贤县有个青村,青村有个王福。王福有天到海边玩,大海波浪推鳇鱼,鳇鱼死在沙滩上,他就拣了几条回家。王福一时吃不完,卖了几条给邻村吴寿。吴寿是个好人,蛮有人情味,提了一条一斤半的鳇鱼就走亲戚了。他亲戚叫许良辅,是个体户,在镇上的步行街贩卖山寨草帽与山寨版博士帽。吴寿把鳇鱼送到店里,许良辅跟他客气了几句,因为忙着跟客户谈生意,就顺手把鱼挂在门钩上。

这条一斤半的鳇鱼,就从这里开始,迈出了漫漫司法长征第一步,在它链接的无穷无尽的司法产业链里,创造出了一价高过一价的执法利润。

许良辅在小街小巷做小生意,不免得罪人,他跟同街面卖盐为生的陈爱少有嫌隙。陈老板路过许老板的店铺,看到门钩上挂了一条鳇鱼,笑了一下,记在心上了。恰好这时,有军警路过,陈爱忙上去给老总敬烟,顺便举报许良辅:某某号某某店铺,老板许良辅严重违反帝国海禁法,政府管不管啊?

原来,明朝立了一部海禁法,寸板不许入海,严格得要死,于护塘外鳞次竖木,并置界牌一面,上书居民过限者枭示,咔嚓一刀,割了.你头,还得你交五毛钱的刀卷费啥的。明朝亡了,这条法律却没陪大明随葬,依然是海禁。在红线之外,如何判断百姓违法?那就看你家有没有鱼鳞鱼气,莫说有鱼,家有藏网者以叛逆论,就是有渔网,都要以叛国论死罪。所以百姓将海禁法呼为死鱼法也不奇怪。中国历史上死鱼法很多,唐朝皇帝姓李,百姓不准吃鲤鱼;明朝皇帝姓朱,百姓不准杀年猪,大清皇帝不姓鱼,连于、余、愚都不沾边,但领导说不准吃鱼就是不准,懒得跟你讲道理,反正你没鱼吃,他就有鱼吃。

王福提了一条死鱼送给许良辅,朝廷就来捉许良辅这条死鱼了。军警本来是要喊人三缺一去斗地主的,既然陈老板密语于兵,自然就改为潜往店中搜去,人赃俱获,抓了现行。那时的士兵纪律观念蛮强,不搞私了,连忙把案情报之守镇王千总。那些战士是好战士,那个局长却不是好局长,是官痞与官匪,他惊堂木拍得啪啪响:许良辅,你晓得你犯了什么法?你说你要怎么处理?王千总这话好像问得太没水平,他是专管司法的,百姓违了啥法他不晓得,要怎么处理他也不晓得,都要去问违法的。别以为这是笑话,那些坐牢的贪官,不是往往都会忏悔都怪我不懂法?这王千总晓得多少法,这倒不晓得,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民吃民靠法吃法,他是非常精通的。他关了许良辅,这样来审,许良辅就懂了:我也不晓得犯了什么法,但我晓得如何处理。许良辅就把几天来的买卖款,又托人喊家人送了一笔钱,交了钱,销了案。

钱法两讫,这事算完了吧?没有。王千总提了许良辅这条死鱼吃了一块,李总兵昵?牛佐贰呢?朱县令呢?村长也还没吃呢。市场管理员是直接领导,闻到鼎锅里有鱼味,却连鱼汤都没得喝,他觉得很不公平。王千总将许良辅放回家,鱼汤给驻军部队吃了,就不把地方政府放在眼里了?总甲(相当于镇长)方五云就上门来了。方镇长说:许良辅,听说你犯了吃鱼法啊,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现在到处都讲普法,你该晓得吧?许良辅说:我已被处理过了,法不二罚,我应没事了吧。方镇长说:好啊,你被处理了,你拿出判决书来看看?许良辅哪拿得出?他交钱给王千总,入的是王千总私囊,并没入国库——没处理单。

许良辅立志要做刁民了,打算抗法,方镇长就将他第二次关起来。许良辅的村长晓得了,赶紧来做劝解人,一面向方镇长说情,一面向许良辅说法,搞起.了司法调解。许良辅晓得,这个村长原来也是提法律篮子的,是国法中介人。办法办法,村长自然有办百姓的法,百姓就没法办了,除了到处叩头、到处送钱外,还有什么办法?许良辅就付了一笔中介费给村长,又送了一笔人情费给镇长,还有其他一干官人,都一一打点了,算了一账,总共费五十余金。那些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陪审员、关他人监的、替他写状子的……都是司法执法链条里的人,连当初到他家来搜索的军警,此时也后悔了,也来向许良辅要脚板费,捆索子的劳务费、误了午餐的误餐费——上粱不正下梁歪,上面的坏了,下面的难保不跟着坏。

许良辅以为安宁了,他高兴得太早了。然索诈者接踵而至、良辅不胜愤恨。想来的确气人,许良辅的这条鱼,不是自己寸板人海捕得的,是亲戚送的,而亲戚也不曾寸板人海,按帝国法律,没犯哪一条啊?他现在连鱼鳞都没吃一片,花费已上百金,换算人民币是两三万元了。他越想越气,发了狠心:我上访去。为了一条鱼上市上省上京,专家见了,得出结论:神经病。但他这个神经病,其发病病灶是那些官员。

许良辅虽做了刁民,但其实还是相信政府的。良辅不胜愤恨,奔控太保梁公。梁公叫梁化风,时任江南提督,算是个好官。好在哪?好在许良辅给他塞了红包后,梁公给这案子定了性——这是冤案(一笔钱,买了说法,到底还是好的嘛)。梁公走司法程序(其实就是司法产业链),发归地方驻军重审。进入了重审,也是要花钱的,诉讼费依然要交,关系费也是省不了,即发六营复鞠,良辅挥金得无恙。六营首长收了钱,于是也变得一身正气,将违法官员打了一顿,而方云五……备责三十板。六营营长一人获得好处,够了。他还惩罚了下面干部呢,当官就是为民做主的,干部形象就这样被重新树立了。

且慢。还没完,这案子还是军方处置,军方赚了一把,地方首长利益何在?发松江府再审,又一轮送钱活动开始了,许良辅是秋菊打官司,不在乎精力与金银,单在乎说法了,太尊张羽明复得良辅之银,于是也给许良辅说法,又各责三十板收监,将下面官员关了起来;又有人不服,又讼……鬼打墙,墙打鬼,官打民,官打官,案子终于了结:是役也,鳇鱼斤半,价银八分,良辅尚没入口,而费银已四百余金”——真是抓司法、促生产,司法链条有多长,司法产值就有多大,司法利润就有多高。几十人守着一条鱼念经,念得起劲,钱财也果然滚滚来。

许良辅打官司,钱吃了亏,人倒是没吃多少亏,而当初敲诈他的两个书记员呢,也卷入案里,却合不得花钱,在这案子里稍沾微利,结果被锁押两月,虽不被资,亦失体面。既然钱不送官,那就只能人坐牢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