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者为何害怕国际板

 渔翁很快乐 2012-06-10

投资者为何害怕国际板

2012年06月06日 14:40:28
分类:未分类

6月2日,媒体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发改委等八部门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市场一直关注的“国际板”已经有了官方定调,中国是否需要搞“国际板”已经无须讨论,推出国际板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不出意外的话(假设没有什么重大利好的情况下),下周一A股会大跌!有人做过统计,只要出现某个金融界的领导人提到“国际板”,则股市就会大跌。这样的事件已经发生了多次,无一例外,何况这次是国务院定调!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应该是预料之中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A股投资者谈“国际板”而色变?问题出在股价上,我国的A股价格一直高于国外成熟市场,因此,一旦很多跨国公司的股票进入我国,A股必然下跌。

说到股价高估,大多数投资者都会愤愤不平:从6000多点跌到2400点,股价还高估?蓝筹股的估值平均只有10倍多,已经创历史新低了!

但遗憾的是,如果只跟我们自己比,股价的确已经跌得很多,估值水平也确实创历史新低,但如果跟成熟市场比较,估值还偏高。尽管蓝筹股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蓝筹股也并没有明显被低估,而占数量70%的非蓝筹股的估价比国际市场高出了很多。

还有人以“肥水不流外人田”为由反对“国际板”,这个理由恰恰说明当前A股价格还是偏高。股票是否偏高,只要看看买卖双方的感受就知道了:如果卖方感觉好,则买方一定是吃亏了。现在,任何一家公司股票上市成功就会搞庆功酒会,发行股票就如中了大彩,显然,对卖股票的有利,投资者从上市公司手里买入股票一定是吃亏的。因此,监管部门认为“罕见的高价发行股票”是有道理的。

既然A股价格偏高,那么,让股价回归到合理的价位就是大趋势,无论是否上“国际板”,股价都会回到它应有的价位。投资者应该看到这个大趋势,否则,股价下跌的后果就会由自己承担。

对于搞“国际板”的意义,我们应该用更长远的眼光来分析,不能局限于股价涨跌这个狭隘的视角。笔者认为,国际板是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必需步骤,也是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