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数下降中的人口结构危机
杨支柱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下降至915万人左右,4年累计下降140万;高考录取比例从2008年的57%跃升至2012年的75%以上;从2007年开始,出国留学人数连续4年保持了20%的高速增长,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已达34万。 这则消息近日被广为传播和评论,评论家们普遍对行将到来的高校破产表示忧虑,但是显然夸大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难(这些确实是事实)对于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影响。 如果左右高考报名人数的仅仅是适龄人口和高校教学质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那么1963年出生的人(数量之多空前绝后)参加高考的时候,大约也就是1979年(那时学制短),中国高考人数就达到了顶峰,而不会等到2008年。 高等教育质量、大学生就业难易影响的主要是不同高校之间对生源的争夺能力,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影响甚微。至少在中国大陆,学生之所以考大学,大部分主要不是为了求知,而是拿到一块在社会分配体系中抢占优势地位的敲门砖。高校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就业难对于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影响,远不足以抵消高中毛入学率的上升对增加高考报名人数的影响。 所以高考报名人数的下降意味着18年前出生人口急剧下降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高中毛入学率上升对于增加高考人数的影响。因此,不能说来全国高考人数4年累计下降140万部分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相反应当说,全国高考人数4年累计下降140万远不足以反映18年前出生人口的急剧下降。 对应2009-2012年高中毕业人口的是1997-2000年的小学入学人口。小学入学人口并不能准确反映六、七年前的出生人口,因为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推迟入学和留级现象,人口迁移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重复入学。但是由于每年都存在这种重复,小学入学人数的减少速度却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六、七年前出生人口的减少速度。 根据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查知:1997年,全国小学62.88万所,招生2462.04万人,比上年减少62.62万人;1998年,全国小学60.96万所,招生2201.38万人,比上年减少260.66万人;1999年,全国小学58.23万所,招生2029.53万人,比上年减少171.85万人;2000年,全国小学55.36万所,招生1946.47万人,比上年减少83.06万人。1997-2000年的小学入学人数4年减少578.19万人。把这个数字和2009-2012年大学报名人数减少的140万做一对比,谁是谁的一部分不是很清楚了吗? 去年中职教育遇到招生瓶颈而大肆造假被发现后,媒体告诉我们孩子们读高中的比例增加了。现在大学招生遇到生源危机了,媒体却普遍忘记了去年说过的话。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正视持续几十年的少子化行将带来的人口结构危机? 在用工荒、兵员荒、生源荒出现的同时,1963年出生高峰的女工明年就满50岁可以退休了。再过10年,1963年出生的人就全部退休了,晚5年甚至10年出生的人也部分退休了。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失去,资本外逃将愈演愈烈,到那时才正视人口结构问题就太迟了。 更令人绝望的是,现实中即使是享受政策优惠的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妻要生第二个孩子,也是障碍重重。据2012年6月7日北京晚报网络版《双独家庭为生二胎盖30余个章》一文报道,一对丈夫为北京户口、妻子为外地户口的双独夫妻怀上了第二胎,经过跨省往返户籍地开三级证明、让女方父母重新补办结婚证(原来的结婚证盖章为“**革命委员会”),并召集10多位邻居开听证会,历时半年,盖了30多个公章,才拿到已改名为“生育服务证”的准生证。
|
|
来自: *Blacksmith* >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