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水陆城门

 苏迷 2012-06-11

水 陆 城 门

 

迄今,世界上有两座水城,一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一在中国的苏州。而世界上的水陆城门,除了苏州,哪里还有,不得而知了。古代苏州依水筑城,于是便形成了“通门二八,水道陆衢”的城市格局。春秋末,伍子胥建的苏州城有八座城门,且均为水陆二门并列。充分利用水之利,巧妙构筑八对水陆城门,是古代苏州水城的特色。

苏州水陆城门

    阊门,一座劫后余生的城门,今仍屹然立于城西北。有说,“城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这是阊门名字的由来。还有一说,吴国讨伐楚国,阖闾亲率大军,浩浩荡荡从此门出征,一举挫败楚国,因此,阊门又名破楚门。西晋陆机《吴趋行》诗咏:“阊门势嵯峨,飞阁跨通波”,足够让我们去想像晋时这座水陆城门的恢宏气势和柔美水景观。宋时范成大所撰《吴郡志》云:本朝承平时,门上亦有楼三间,甚宏敞”。元代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阊门重修,清初修建门楼。明清一段时期,阊门曾有完整的水陆城门和瓮城。陆城门护城河上设吊桥,进得城门直通阊门大街(今西中市)。水城门在陆城门以北,跨下塘街河。门外有聚龙桥。阊门的陆城门,南北还设两个童梓门。公元1860年,阊门瓮城毁于太平天国战争。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解决交通狭窄问题,阊门月城被当局拆除。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阊门被改建,仿新建金门罗马建筑式,两边增辟侧门,各宽2.5米,高4米,中门宽9米,高10米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阊门虽嵯峨,却也挡不住“大跃进”的狂潮。狂潮之后,见证和维系阊门历史的,是唯存的一截残壁断垣。五十多年的风雨,半个世纪的守望。 2004年,苏州市政府决定重修阊门,在实施吊桥及阊门陆城门项目时,发现了被湮没的水城门遗址。历时两年,在市政府环古城风貌保护的工程中,阊门得以部分修复。陆门设主侧门,上复建城楼。水门也终于重见天日。修复的水城门,高13米,宽8米,水下部分深6米。经绿化整治、景观配套等项目的实施,阊门又展现了水陆城门并开的历史风貌。

苏州水陆城门

胥门,因了在历史上的功能作用,一度名扬四海。它位于苏州城西,今与伍子胥塑象相伴。《吴地记》记载:“本伍子胥宅,因名”。也有文献记载,胥门又名姑胥门,因姑胥山得名。南宋初,胥门城头上曾建有“雄丽冠三吴”的姑苏台馆。《吴郡志卷七?官宇》对此有较详细的记述:“此门出太湖道也,今水陆二门皆塞,而新姑苏台馆乃据其上”。姑苏馆于宋时绍兴十四年郡守王唤所建,其“体势宏丽,为浙西客馆之最……使者岁再往来此馆,专以奉国信,贵客经由,亦假以舣船……”,姑苏馆是宋元以来官府迎送官员与传递文书的水上驿站,民间称“接官厅”,现胥门和南面一段城墙,及百花洲公园均在其范围。胥门于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因河道直通太湖,为防洪水泛城,不再设水门。清代城开六门,其他各有水门,胥门除外。胥门虽然幸免于大拆城墙的特殊年代,留得一个城门,却也苟延残喘。留存陆门为明清重修,原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增建瓮城,早在民国时期就被拆去。东向城门尚存横额“胥门”二字,也字迹毁损难以辩识。门洞左右残垣长约65米,残高7.2米。2003 年4 月,苏州市政府重修胥门。城门修旧如故,拱门高4.65米,宽3.3米,纵深11.45米。门洞由三道砖砌拱券组成,第二道与第一、三道垂直相交砌筑,结构同盘门陆门内门。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修葺一新的古胥门和百花洲,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尊贵的客人——来自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与会代表。胥门声名更为远扬。
  • 苏州水陆城门

        相门,最早称作匠门,原位于城东。据传,干将在此为阖闾铸剑,故又名干将门。关于相门,《吴门表隐》有“隋时塞”的记载,但《吴地记》有“今陆路废”的记载。由此推测,唐末相门的水门也许还存在。宋代《吴郡志》云:“此门本出海,道通大海,沿松江下沪渎,今废”。鉴于此志,可知南宋时水陆两门已全雍塞。此门于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934~1936年)重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相门被拆除,它的秀美身姿,只能见于三十年代的老照片中了。1980年发掘相门水门考古发现,水门建筑在青灰色的生土层上。基础有纵横交叉的楠木块木及圆木堆筑而成,基础之上放有千斤重的青石门臼,筑有水上门和水下门。水门的木基础,炭十四科学测定为汉代之物。

    苏州水陆城门

     娄门,原位于城东南。因秦时有古左鸟县,据说也有过左鸟门之称。水城门与陆城门各有外、中、内三道,皆设以闸门,内城陆门筑有城楼,防守设置坚固严密。清《重修娄门城墙水关碑》,记载了道光五年(1823年)重修娄门的情况:“河中有横排木椤地干,档中横排巨木,年久皆朽坏;良以土性浮松,非木不能重,可见古人因地制宜之深意。易以木材,且加复石板……”。从中可知古娄门水关构造之一二。大约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娄门的外城、中城陆门及内城陆门上的城楼先被拆除,1958年,内城陆门与三道水门也被拆除。

苏州水陆城门

 齐门,原位于城北,是一座很有故事的城门。据史书记述,公元前517 年,吴王阖闾败楚后,准备攻打齐国。齐景公畏于日益强大的吴国,送女儿至吴国为人质,嫁与吴国太子波,以求吴齐暂时结盟。齐女年少,思念故土,日夜啼哭,相思成病。为此阖闾令造北门,上置九层飞阁。齐女登阁望乡,故又称“望齐楼”。齐门有三道曲折城门。水城门在内城西侧,上有二层城楼,俗称鼓楼。五十年代,陆门与城楼先遭拆除,1978年,因修建水闸,水城门又被拆。在清理古水门基础时,考古人员对其结构作了详细的记录:“齐门水城门为南北向,在陆城门的西边。它的基础结构是木排为主,木排是置于水门下,河底上,共计有100余根,圆木分三层叠压。中层50根圆木为东西向,由南往北挨铺在生土层上。木长8.35米左右,直径0.28~0.35米,南北全长15.2米。在这50根圆木的东西两头上下各承压着南北向的6根圆木,即上层、下层,圆木规格与中层相似……。三层木用长40厘米、截面为2×2厘米的铁钉加固,使整个木结构无移动之虞。另外在排木南北各树有一排木桩使之更加坚固稳定。后桩长0.90~1.10米,直径0.08~0.12米不等。在中层圆木两端上面对称盘砌四层长1.15米,宽0.9米,厚0.27米的青石,筑成长11.5米,高1.1米的石驳。石驳上面是砖砌水门城墙拱圆结顶,与今盘门环洞水门相同”。(《苏州文物资料选编》第82~83页)

苏州水陆城门

    平门,原位于城北。《吴地记》云:“平门北面,有水陆通毗陵,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号平门”。古平门何时废塞年代不详。民国十七年(1928年),重辟平门,建并列城门两个。门洞高大,但无城楼,有外城河,而无内城河,也不再设水城门。重修的城门在1958年被拆除。

 

    蛇门,据说位于城南。《吴地记》云:“在已地,以属蛇,因号蛇门”。古人用天干地支按顺时针方向来表示方位,“已”指南略偏东方位,蛇门由此得名。另有一说,越国在东南,处“已”方位,吴国“欲东并大越”,故在筑蛇门时,于门首上制作一条木蛇,其首北向,寓意越国臣服于吴。宋初,蛇门被填塞,日久废毁,踪迹全无。其古城址确切位置何在,后人说法不一。

苏州水陆城门

    盘门,苏州人称之“冷水盘门”。正因为它位于偏僻的城西南,才躲过了拆城一劫。盘门曾名蟠门,据说吴王命在城门上刻作木蟠龙为镇物,表示制压越国。此门又因“水陆萦回,徘徊屈曲”,故又称盘门。盘门为迄今保存较完整的古代水陆城门。现存盘门是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又经明清二代续修的历史遗存,由水陆城门、瓮城(月城)、城楼及两侧城垣组成。城墙下部砌筑为青石,水城门洞下部为紫褐色武康石砌。其建筑结构十分科学,水城门傍南,陆城门依北,互相错列配置,平面图视呈曲尺型。陆门和水门各设两道。两道陆门朝东方向,第一道为外城门,门洞宽3米,深7米,第二道为内城门,门洞宽4米,深15米。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按“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的原理设计,两道门不在一直线上,站在第一道门口,看不到第二道门,作用为屏蔽。门洞中间有通天狭道,系放门闸之用。两道陆门之间,为方形瓮城。古有战事,诱敌入瓮城后,前后两道门同时放下,敌军便成“瓮中之鳖”。第二道陆门上方,开有“品”字形小口,是专防敌军火攻的设置,视同消防设施。水门也称作水关。水门的设置同时兼顾了军事防御、交通运输与水流适行的需要。盘门的二重水门,撑以四根粗大石柱拦顶,拱圈均以石材砌筑,石柱基础也全部用石块砌筑。一水道由城内穿越水门朝奔东南与运河连通,门洞内可并行两条小船。两个水门之间有一长方形水瓮城,前后闸门开闭,可控制进出船只。水瓮城设置有洞穴式石通道,守城士兵可从城头下至水道检查过往船只。此水关除了以水御敌的功能外,水城门的水闸可起防洪与泄洪的水利设施作用。

    古代苏州的八门之名,史载不完全一致。唐《吴地记》认为:“门南三里有葑门、赤门…… ,并非八门之数也”。《吴郡图经续记》则认为:无平门、赤门,而有葑门。平门亦名巫门。各家之见,尚待考证。苏州长达2500多年的历史,水陆城门历经沧桑,命运沉浮,但是,不论过去有何名称,不管今天是否存世,它们永远是苏州,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建筑史上的杰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